灯心草

大家可能都有过心情烦闷、夜间失眠的情况吧,那我们今天的主角灯心草就派上了用处。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可爱的灯心草吧!

名称渊源

相传在广东信宜灯心塘有个良家妇女陈氏,父亲是远近闻名的医生,谁家有人生病,有求必应,药到病除,无治不愈的。

有对夫妻喜添一女儿,可是出生不久小女儿不哭也不动,继而双目紧闭,口角流水,心跳微弱,面色苍白,已经不省人事了。陈氏知道后拿上了细长白软的草药,医治几天后小女儿渐渐恢复。

后来,不知哪个顽皮鬼竟拾起弃落的白色草药,拿回家试作灯点点灯,灯光明亮。由于它可以作灯点,又因它是陈氏医生从她家乡信宜灯心塘带来的,于是灯心草这个名字从此就叫开了。

我们来深刻了解一下我们今天的主角吧!

灯心草,中药名。为灯心草科灯心草属植物灯心草的干燥茎髓。具有利尿通淋,清心降火的功效。主治利尿通淋,心烦失眠。

中药介绍

生理特性:

本品呈细圆柱形,长达px,直径0.1~7.5px。表面白色或淡黄白色,有细纵纹。体轻,质软,略有弹性,易拉断,断面白色。气微,味淡。煎服,1~3g。

入药部位:植物的干燥茎髓,抽芯或晾干切碎入药。

性味:味甘、淡,性微寒。

归经:归心、肺、小肠经。

功效:清心火,利小便。

主治:用于心烦失眠,利尿通淋。

相关配伍:

1、用于衄血不止:灯心一两为末,入丹砂一钱,米饮每服二钱。(《圣济总录》)

2、用于清热利尿,小便不利,淋沥涩痛之证:与木通、瞿麦、车前子等同用,如八正散。(《和剂方局》)

禁忌:

气虚小便不禁者忌服。

相关论述:

1、《本草纲目》:降心火,止血通气,散肿止渴。

2、《开宝本草》:五淋,生煮服之。败席煮服,更良。

看看我们主角最适合在哪里生活吧!

生长习性分布于全世界温暖地区,中国江苏,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夏末至秋季采收。适宜生长在河边,池旁,水沟边,稻田旁,草地上,沼泽湿处。

灯心草

作为中医药的学子们知道它如何炮制吗?跟我一起来看看吧!

炮制方法

宋代有烧炭(《证类》)炮制法。明代有浆研粉碎法(《纲目》)。清代增加了焖罐煅炭法(《钩元》)、朱砂染制法(《经纬》)。

1.灯心草: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扎成小把,剪成4~6厘米段。

配伍作用:常与木通、车前子、海金沙等同用,能清热利尿通淋,可用于湿热下注膀胱而致的小便淋沥涩痛,尿频尿赤。

2.灯心炭:取净灯心草,扎成小把,置煅药锅内,上扣一口径较小的锅,接合处用盐泥封固,在盖锅上压一重物,并贴以白纸条或放数粒大米,以武火加热,煅至纸条或大米呈焦黄色时熄火,待锅凉透后,取出。

配伍作用:常与冰片共研细末,吹喉,能清热解毒利咽,治风热喉痹。若为走马喉痹,则配伍壁钱(烧炭)、枯矾等分,共研细末,吹喉。

3.青黛拌灯心:取灯心段,置盆内,喷淋清水少许、微润,加青黛粉,撒布均匀,并随时翻动,至表面挂匀青黛为度,取出晾干。灯心草每10千克用青黛1.5千克。

配伍作用:常与大蓟、小蓟、白茅根等同用,能清热利尿,凉血止血,可治下焦湿热损伤膀胱血络而致的尿中夹血,甚则尿血等。

终于到了最期待的食物环节了!!

食用方法

灯心草苦瓜汤功效:清心降火。适用于夏季风热上攻所引起的目赤肿痛、眼眵增多、口干心烦、小便黄赤等,对皮肤热痱、湿疹也有效。材料:苦瓜克,灯心草5扎,食盐适量。做法:1、苦瓜去瓤洗净后切成块状。2、将苦瓜块与灯心草一起放进沙锅内,用适量清水煎煮,加食盐调味便可。灯心草粥功效:脾调养,治小儿遗尿。清热泻脾。适用于小儿流涎、口舌生疮、烦躁不宁。原料:粳米30克,灯心草6克,栀子3克,熟石膏粉(食用)10克做法:先煎石膏、山栀子、灯心草,久煎取汁去渣,加入粳米共煮成粥。

本期的灯心草就到这里了,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知识,我们下期再见吧!

学校融媒体中心制作本期编辑:王钰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daia.com/qdpz/8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