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花开
治疗皮肤病最专业的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ys/131228/4318882.html本文为作者授权发表,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文:郑明晓,字愚之,号云溪山人,年生,原藉浙江瑞安,迁居温州,浙江诗词与楹联学会会员,喜山水旅游,著有《云溪山人诗词》、《云溪山人游记》。 小时候印象最早最深的花,就是杜鹃花了,杜鹃花的品种很多,江南山区最多的就是映山红,我们浙南一带管它叫“山朵花”。小时候最高兴的是去外婆家,外婆家是个小山村,离我家有一小时的脚程。那时我还没上学,一到外婆家,就缠着比我仅大两岁小舅,不是东家往西家,就是这山往那山,春天里自然是上山摘“山朵花”,秋天里就摘山果子吃,有时偶尔也吃一点“山朵花”,也象吃山果子一样把嘴巴吃得紫紫的,那时候的孩子野,大人管不住。小时候印象最深的就是电影《闪闪的红星》了,小主人公潘冬子英姿飒爽地走在开满映山红的山岗,冬子妈哼唱“岭上开遍哟映山红”。那时山里乡下,家家烧柴火,杜鹃也和其他灌木待遇一样,花一谢,就被山民割掉当柴火了,或者没到花谢就割掉作柴烧柴火了。好在杜鹃生命力极强,来春又从根茬处长出新枝,春风吹又开。 我一直认为杜鹃花为绿灌木,生得矮小,直到有一年重阳节登三清山,看到数丈高的千年杜鹃,才知自己浅薄,为此还写过一首《三清山之千年杜鹃》:树生千载已不易,花活千年应入仙。待到杜鹃烂漫季,还来一睹绝尘颜。其实杜鹃还有更大的,产于云南的大树杜鹃,树高达20-25米,可谓花中之王了。 我看过最矮小的杜鹃花是在太白山,杜鹃花盛开时有如花毯,绿油油的翠叶间开满了鲜花,花色鲜艳,红色、白色、兰色、紫色,这里一片,那里一堆,目不暇接,品种有太白杜鹃、秀雅杜鹃、密枝杜鹃、金背杜鹃等,我不能辨别,只觉得花特别好看而且可爱,这些矮小的杜鹃好象漂亮可爱的小女孩,有着鲜嫩的脸蛋,活泼天使般的笑容。太白山的杜鹃花主要分布在海拨米上下,米上下也有,天圆地方往小文公庙、大文公庙附近一带就有成片的杜鹃,主要是紫色小杜鹃,为此我曾写过《次韵李太白登太白峰》一诗:久慕太白峰,而今始登攀。举杖驾云雾,乘风上天关。杜鹃连松林,奇峰入云间。日没群星灿,日出小众山。回首拨仙台,明月照我还。成片的杜鹃林把太白山点缀成仙山。 特地登山看杜鹃花有过两次,都是随“妩媚青山”群去的。一次去遂昌高坪,那天下雨,迷雾遮山,看不清花,不过雾里看花,着实另有一番风味的。我一路走,一路哼着白乐天的《花非花》词:“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走着吟着,不觉吟成次韵一词:“花非花,雾非雾。伴我来,随吾去。花开云径望如无,梦里婵娟归底处”,归来后还写了《五月十一日高坪山顶观杜鹃花》一律:“烟雨蒙蒙花径遮,远山混沌近笼纱。子规啼血唤故国,山客开花来我家。不与红颜争艳妒,只为青岫吐奇葩。人间烂漫随春去,山顶野花红似霞。” 子规啼血是人们最熟知不过的典故,在花鸟传说中,杜鹃花与杜鹃鸟传说最为凄婉,也最接地气。《史书-蜀王本纪》,言蜀王望帝(或曰杜宇)禅位后化为杜鹃鸟,至春则啼,滴血则为杜鹃花,声声啼叫是对恋人呼唤,也有一种说法是叫唤他的子民春耕布谷。历代诗词不凡咏杜鹃的名诗,李白《宣城见杜鹃花》是最体现杜鹃凄婉神韵,“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李商隐无题诗“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也化用了这个典故。 另一次去磐安高姥山,那是个大晴天,车到山下已近中午了,太阳正晒,山路沿溪,溪流潺潺,有树竹遮阴倒还凉快。路旁溪边偶见些杜鹃花,零星点缀于绿丛中,直到高姥娘娘庙前,才看见稍呈规模的杜鹃花,庙右一石亭,亭旁有石道直矗通往花山,道旁杜鹃簇拥,在艳阳的高照下,红艳一片。花山呈梁状,山岗平坦,路两侧的杜鹃花围拥而来,花更多了,色更艳了。我慢了下来,徜徉于花道,拿着相机,时走时拍,山坪高处有一亭,居高而望,近山青黛,远山淡渺,红花与蓝天云日相辉映,红的更红,白的更白,蓝的更蓝。花艳映晴空,杜鹃花大胆热烈奔放,在烈日下一览无遗,与在雾天里看的朦胧美浑然不同。 出亭后没多久,看到一大片更红更艳的杜鹃林,杜鹃爬满了山坡,游人塞满山道,踯躅穿梭往来,路旁有一双层木看台,看台上挤满了看花的人,花繁人闹。过看台再前行,已经看不到同行的群友踪影了,估计他们已经返程了,本想往下走一小段即回,可是越往下花越奇,这里杜鹃夹道,松鹃相间,青青的松树,红红的杜鹃,松高于出杜鹃,伟岸苍劲,松花满枝,花倚于松下,阿娜多姿,笑得开心灿烂,如天真烂漫的少女。人面杜鹃相映红,花为谁而笑,为松或是为我?我为花而迷,时漫步于花道,时从花下低头而过,花道上时有情侣携手,是花羡人还是人羡花,我不得而知之。杜鹃花的情人是谁?是花旁的青松吗?杜鹃埋首青山,默默无闻,“不与红颜争艳妒,只为青岫吐奇葩”,确令人折服叹息。这是我迄今看到过最灿烂的杜鹃花,满山的杜鹃啊,灿烂如霞。 咏杜鹃花的诗虽多,但把杜鹃花写得最烂漫的莫过于白乐天,白乐天爱杜鹃,犹如陶五柳爱菊,林和靖爱梅,周敦颐爱莲,他是历代咏杜花最多,也是写得最好的诗人之一,他把杜鹃比作花中西施:“花中此物似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而且他还移栽,“九江三月杜鹃来,一声催得一枝开。江城上佐闲无事,山下劚得厅前栽(《山石榴寄元九》)”,“小树山榴近砌栽,半含红萼带花。争知司马夫人妒,移到庭前便不开(《戏问山山石榴》)”,“忠州州里今日花,庐山山头去时树。已怜根损斩新栽,还喜花开依旧数(《喜山石榴花开》)”,“艳天宜小院,修短称低廊。本是山头物,今为砌下芳(《山石榴十二韵》)”,他走到哪,便把杜鹃花移植到哪,白乐天可能是最早移植杜鹃花成功而且有诗文记录的人了,这是杜鹃花的荣幸。 下山的路我走得很快,直到追上落队的四位女孩,才慢下步来与她们同行,听她们说,她们只走到高姥娘娘庙后就没有上去了,没看成杜鹃花,我真为她们惋惜。 美不自美,因人而彰,把杜鹃花写得最美还是白乐天《山石榴寄元九》,思之再三,还是把此诗录下作结: 山石榴,一名山踯躅,一名杜鹃花,杜鹃啼时花扑扑。 九江三月杜鹃来,一声催得一枝开。 江城上佐闲无事,山下劚得厅前栽。 烂熳一阑十八树,根株有数花无数。 千房万叶一时新,嫩紫殷红鲜麹尘。 泪痕裛损燕支脸,剪刀裁破红绡巾。 谪仙初堕愁在世,姹女新嫁娇泥春。 日射血珠将滴地,风翻火焰欲烧人。 闲折两枝持在手,细看不似人间有。 花中此物似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 奇芳绝艳别者谁,通州迁客元拾遗。 拾遗初贬江陵去,去时正值青春暮。 商山秦岭愁杀君,山石榴花红夹路。 题诗报我何所云,苦云色似石榴裙。 当时丛畔唯思我,今日阑前只忆君。 忆君不见坐销落,日西风起红纷纷。 注:加水印的图片为温州旅游体验师金晓飞摄,未加水印的图片源于当地旅游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daia.com/qdpz/8440.html
- 上一篇文章: 醉里特约middot马国福专栏缓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