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皇二代rdquo们是如
北京青春痘医院那家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ys/210117/8598820.html彼时的历史是一部家天下的帝王史。既然“家天下”,继承者们,也就是所谓的“皇二代”这个话题自然被历朝评论者津津乐道。如何在众多竞争者中,顺利地从老子的手里继承权力?得到王位之后,又改如何想方设法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呢?作者张佳玮通过对古今中外诸多著名“皇二代”上位史的梳理,为我们展现了这些继承者们在争夺权力过程中的腥风血雨与是是非非。 在中国做“皇二代”,生活殊为不易。首要障碍:你得活得下来。盖因开国皇帝多艰苦,自顾不暇,经常顾不到儿子,急了还拿儿子当沙袋和安全气囊。比如刘邦彭城之战,为了逃命,生把刘盈一个未来汉天子往车底下扔;阿斗在当阳长坂亏了赵云救出,民间传说还挨了爸爸一摔;曹操的大儿子曹昂就比较不顺,硬生生折在宛城,成全了曹丕。 活下来了,也很不易:你得接得上位子。李世民当日玄武门之变,杀兄弟不提,逼父亲的传闻也不绝于耳,但倘不下杀手,李建成、李元吉未必放他得过。赵光义接了哥哥的位子,至今斧声烛影,大家忙着考证柱斧究竟是否戳得死人。孙策一死,张昭第一时间扶孙权上马出去巡视——得赶紧让大家知道孙权才是正统啊。 ▲唐太宗李世民 接了位子,也不太平:谁知道大家听不听你的?汉文帝被推选为皇帝时,自己都不敢信,迟疑良久,就怕入朝吃亏;怎么吃亏呢?项梁立楚怀王,自己是楚国实际的王牌,但他在定陶一死,楚怀王个牧羊傀儡,立刻动手——趁项氏力弱,让宋义当家,项羽反而为其下。所以项羽果断出手,以下犯上杀了宋义,再完成巨鹿之战,成了诸侯联盟上将军,既可说是激于一时豪气,也可说是自保——政治斗争里一时失了势,很容易就被按住了。 古人也非不聪明,这个道理,其实早早就明白了。管仲当年搞“葵丘之盟”,成全了齐桓公春秋首霸,顺便也立了最早的国际间公约。《春秋谷梁传·僖公九年》道:“毋雍泉,毋讫籴,毋易树子,毋以妾为妻,毋使妇人于国事”。 按这五条,雍泉事关水源,讫籴事关粮食,都是民生大事,大家说清挺好;后面三条,不换太子、不立小老婆、不让妻妾干政,就比较私密了。那位问了:管仲恁也多事,都管到君王卧室里了!都按你这么样,后世的宫斗戏还拍不拍了?然而细想来,帝王家事,都是政治。虽然这几条早在公元前七世纪就成了共识,但后世不也没能解决这些吗?当日曹操问贾诩立谁为太子好,贾诩装糊涂,只隐约说想起了刘表和袁绍父子的事儿——这二位都是立了幼子,结果颠覆基业——让曹操定了立长子曹丕的心思。区区三国不到百年,类似立嗣事件就给罗贯中那么多骗稿费题材。 ▲魏文帝曹丕 这里就不免得说一句了:当日秦二世胡亥,算是地道“皇二代”。跟赵高闹矛盾到最后,终于阎乐前来弑君。秦二世跟他还讨价还价: “吾愿得一郡为王。”被拒绝。 “愿为万户侯。”被拒绝。 “愿与妻子为黔首,比诸公子。”——当个平民老百姓总可以吧?阎乐懒得跟他废话了,直接动手杀了。这就是皇二代必须面对的问题:这一行,处理得不好,就是杀身之祸。 欧洲诸国,称帝的少。中世纪后,列国王室互相嫁娶,身份驳杂,难以计数,所以讨论此问题,还得上溯。《西洋世界军事史》作者富勒先生以为,帝国乃是个东方概念。西方诸国,称个王,组个联盟,就罢了,比如左冷禅早年,是个五岳剑派联盟的盟主,就是欧洲套路;等他野心大了,要五岳并派,自己当五岳掌门,那就是要称帝了。欧洲什么时候出了个五岳掌门呢?答:亚历山大大帝,这就算是欧洲千古一帝了。但如果追根溯源,虽然亚历山大拓地万里,纵横捭阖,天下无敌,但细说起来,其实他也算是皇二代。因为一般公认,马其顿的基业,算是他父亲腓力二世打下来的。 ▲亚历山大大帝 且说腓力二世这马其顿王位,来得也不算正。少年时他在底比斯当人质,仿佛燕太子丹。幸而他运气好,在那里遇到名将伊巴米农达,授了不少内功心法;回得国来,等兄长佩尔蒂卡斯三世过世,侄儿阿敏塔斯四世登基,立刻废了侄儿,自立为王。 登基八年后,腓力二世的王后,伊庇鲁斯公主奥林匹亚丝,生了个儿子。当此子出生时,奥林匹亚丝梦见雷电,腓力二世梦见自己用狮子封印了奥林匹亚丝的阴道——这类事儿搁中国史传里,自然是霞光满天,异香满室:这位少爷,就是亚历山大。当然,当日腓力二世不知道这小子会统治世界,只满心觉得奥林匹亚丝个性专横独断又神秘,按普鲁塔克说法,她还爱跟蛇一起睡,谁受得了?亚历山大十九岁那年,腓力二世跟奥林匹亚丝离婚,娶了马其顿豪门阿塔卢斯的侄女克里奥帕特拉——多年后埃及艳后就起这名儿。大婚之日,国舅爷阿塔卢斯太得意了,说:“马其顿王室将会有一个合法的继承人。” 这话的意思:亚历山大的老娘奥林匹亚丝已成废妃,他自己虽还坐着继承人之位,但位置不稳;假若克里奥帕特拉生个儿子,势必就得成为马其顿未来国王。 一年之后,腓力二世被保镖保萨尼亚斯刺杀。此事至今是悬案。亚里士多德认为保萨尼亚斯得罪了腓力的岳父阿塔罗斯,之后的史学家则推演出保萨尼亚斯跟腓力是同性之爱,这是场情杀。查士丁以得利标准,认为奥林匹亚丝不能脱掉干系——甚至可能事关亚历山大。 但等等,我们回到皇二代亚历山大自己。他做了什么? 腓力二世一死,亚历山大立刻通过减税赢得马其顿军队的效忠,历史会记录下他那不朽的军事行动:启动军队,迂回色萨利守军侧翼,逼迫色萨利同盟奉他为盟主;然后直进温泉关,逼得德尔斐同盟承认他是腓力的继承人;科林斯邦联大会立刻选他为最高统帅,继承腓力的地位。然后他又在多瑙河和伊里利亚完成两次战役,稳定西部和北部,再南下平定雅典的蠢动。 但是,他还干了些别的: 就在腓力二世的葬礼不久,亚历山大处死了国舅爷阿塔卢斯,放任老娘奥林匹亚丝杀掉了克里奥帕特拉和她的儿子。亚历山大再处死阿敏塔斯——就是他父亲的侄儿、父亲的前任马其顿国王——如此就处决了一切有可能跟他争夺继承权的人。这些迅速的清洗,加上他后续华丽的军事行动,让他急速稳定了手头的权力。至于之后征服东地中海和远征亚洲,已然是如臂使指、水到渠成了。哦,对了:他甚至还想出法子解决了父亲遇刺问题——亚历山大认定保萨尼亚斯是波斯派来的卧底,如此东征波斯便师出有名。 喏:这就是一个典型欧洲皇二代所该做的——用经济利益搞定军队,迅速解决其他潜在继承人,然后用明快的军事行动压服潜在不服者,确定正统地位。当然,这些还远远不够,英国若干学者相信,亚历山大持续不断的征伐以及不断纳入新的雇佣兵,甚至解散老兵,都是为了弱化父亲的核心部众——即所谓“国王的伙伴们”——的话语权,并树立自己的威望。简单说,越打仗,他威望越高,军队里的老人们就越得听他的。二代们都得靠不朽长征来奠定威望,这也不新鲜——李世民和赵光义都做过类似的事儿。 亚历山大后又一个算是皇二代的,乃是屋大维。他老人家名义上是罗马帝国第一人,开朝之祖,但实际上也接近皇二代:因为凯撒平了庞培,打了七大战役后,已经奠定了基业;哪怕他功业垂成,被布鲁图斯们刺杀时,其实也已无碍大局:所谓“凯撒之后,罗马已永无可能重回共和制”是也,只是看接任者是谁了。 ▲ 盖乌斯·屋大维·图里努斯 屋大维亲爹本是马其顿总督,老娘阿提娅是朱利乌斯·凯撒的侄女。凯撒领养了屋大维,指定其为继承人。凯撒一死,安东尼本是他军队二当家:跟凯撒南征北战,讨平过庞培,功勋卓著,相比于十八岁的屋大维,地位显然。然而,屋大维聪明: 他首先拒绝了母亲的劝告,不放弃凯撒的继承权,开始了伟大的政治冒险。他先不断强调自己是凯撒的儿子,是凯撒正统继承人,甚至自称盖·朱利乌斯,省去屋大维,显得“咱才是凯撒真儿子”。他到达罗马,率先发难,斥责安东尼不惩处刺杀凯撒的凶手,先声夺人;半年后,他亲自到坎帕尼亚,用每人五百德拉克马的价格,招募到三千人,而且哄走了安东尼的两个军团。他的计划极其聪明而狡猾:先利用布鲁图斯,削弱安东尼;然后与安东尼结盟,干掉布鲁图斯和卡修斯。终于,安东尼被迫接受同盟,与屋大维和李必达一起成立“后三头同盟”。腓力比大战,布鲁图斯自杀。剩下的,屋大维就需要搞掉安东尼了。 他的做法: 让安东尼掌管埃及,成为罗马疆域东方的主人,然后指控他要把罗马出卖给埃及艳后克里奥帕特拉。当这项指控成立时,安东尼自然就失去了继承凯撒大统的地位,成了个埃及人;而这个指控更微妙的细节是:克里奥帕特拉有一个和凯撒生的儿子,即凯撒里昂,屋大维借罗马与埃及的对立,轻易地使凯撒的这个儿子也成了敌人。此后亚克兴海战过去,安东尼和克里奥帕特拉先后自尽,屋大维占领埃及后第一件事,就是杀死凯撒里昂——从此,他就是凯撒名正言顺的第一继承人了。 亚历山大和屋大维当然是不同的两个人物,但在成为皇二代后,他们的所作所为其实有共同处:拼命抢夺正统地位;给一切潜在继承人挂上反派的帽子,终于杀死一切潜在继承人;利用外部矛盾(亚历山大利用了波斯对希腊的压力,屋大维利用了布鲁图斯和安东尼的矛盾)巩固自身力量;攥紧军权。甚至他们经历的危险也很类似:亚历山大父母离婚时,他一度得跟老妈一起回到姥姥家,就为了一旦自己继承人位置不保好避祸;凯撒一死,屋大维的继父和老娘则哄他放弃继承权,也是知道这条路注定血迹斑斑,太危险了。 如亚历山大和屋大维这样,属于一帝传一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所以得上台就灭其他继承人,搞大一统。成吉思汗这样的便不同些:他老人家归天时,诸汗国已经分立,术赤、察合台、窝阔台们各管各的,但还是架不住有内斗:当日窝阔台成为蒙古大汗前,拖雷监国一年,后来窝阔台得了天下,拖雷就莫名其妙的死了——话说当日窝阔台生病,巫师大忽悠,说得有家庭成员牺牲,才能治愈窝阔台;拖雷饮下被诅咒的饮料后死亡,窝阔台病霍然痊愈。稍微了解点蒙古内部巫师地位的,便晓得这里面猫腻甚多,就差把“鸩杀”二字写进史书了。 话说公元年,法兰克王克洛维驾崩时,按当时传统,四个儿子瓜分其国。四王子克洛泰尔时年十五岁,但野心颇大。他的做法:五二四年,二哥克洛多米尔在讨伐勃艮第人时战死,克洛泰尔便占了二嫂贡迪奥克,又带着三哥希尔德贝尔,对付克洛多米尔三个儿子——也就是他的那三个侄子:弄死两个侄子,逼最后一个侄子克劳德出家;再联合大哥三哥,瓜分了二哥的领地奥尔良王国。又三十一年后,克洛泰尔的大哥早已过世,克洛泰尔干掉了自己的侄孙,吞了兰斯国;又三年后,三哥希尔德贝尔终于去世,克洛泰尔便吞并了巴黎王国——事隔四十七年,终于完美干掉自己的三位兄长,统一了法兰克王国。这做法其实颇得奥古斯都的精髓——拉一派,打一派,慢慢蚕食。当然,屋大维还做不出霸占嫂子来获得正统继承地位这么卑劣的勾当来。如此这般:日耳曼人的“父死,儿子们平分其地”制度,导致了诸多皇二代们的互相攻伐;所以有时儿子生得少,反而是好事。公元七六八年,加洛林王朝创始人丕平驾崩,俩儿子,一个卡洛曼,在苏瓦松登基;一个查理,在努瓦永登基。三年之后,卡洛曼一去世,查理舒舒服服并吞了弟弟的国土——然后就开始当他的查理曼大帝了。多轻松啊。 ▲查理曼大帝 欧洲中世纪进入封建领主制后,皇二代们打仗的压力变小了些,但经济和外交压力增大。阿彻·琼斯认为中世纪打仗大家流行重骑兵,导致只有贵族打得起仗了——这不,骑士们对砍,不求砍死,只求落马逮人骗赎金吗?打仗既需要费思量,更多小贵族都喜欢作壁上观。于是皇二代们很辛苦:赶上父亲神武、自己争气,那么令行禁止,诸领地的伯爵也会乖乖派兵前来效忠,打起仗来也威风;一旦手握兵权不足,则爸爸过世,自己虽有继承人名分,倘若没钱没兵,诸位贵族就会袖手旁观,嘴上唯唯诺诺肯帮忙,实际不出一个兵。忏悔者爱德华当年在英国复辟了韦塞克斯王朝,但他老人家一过世,继承人哈罗德就很尴尬。当时征服者威廉谋划渡海而来拿英格兰的权力时,哈罗德根本无法组织人力:英格兰认为他不具有王室血统,北方的诸侯莫卡和埃德温都不承认哈罗德的王权,逼得哈罗德娶了莫卡的妹妹,才成为英格兰国王。饶是如此,民兵分散在英格兰各地,打仗不易征集,还都是步兵。结果黑斯廷斯一战,英国人大败给诺曼人,韦塞克斯王朝二代而折。哈罗德也没法子:不是他不努力,实在是英格兰被割得太散,诸侯都裂土封疆,最后大家不方便啊! 如是,中世纪的欧洲,皇二代们的苦恼就不再是杀兄弟、抢正统,而是收权收租子,让豪强地主都听话——在中国,这叫削藩。《巴黎圣母院》里写路易十一咬牙切齿,“总有一天,全法国只有一个法国,只有一个绞刑架,只有一个上帝”,就是吃了封建割据的大亏。皇二代们毫无尊严,时不常还给人当下手,真乃是斯文扫地,伦理丧尽啊。所以皇二代们,其实都很期望有个好爹。腓特烈二世登基坐殿后,一改乃父许多制度,成为欧洲史上最伟大军事家之一,成为大帝,的确了不起;但如果没有他父亲近乎野蛮的励精图治,给他留下了大堆财富供他造,留下一个相对还算统一的普鲁士让他折腾,他怕也轻松不到哪里去。 欧洲皇二代里,拿破仑三世是个很微妙的例子。当年他叔叔拿破仑·波拿巴一代天骄,虽然在莱比锡和滑铁卢被命运摧折,老死圣赫勒拿岛,但法国人对帝政时代常怀感情。虽然波旁王朝和七月王朝你来我往,大家还是对拿破仑的光荣念念不忘。拿破仑三世——没称帝前叫做夏尔·路易·拿破仑·波拿巴——两次企图造反,两次未遂;赶着一八四八年欧洲革命,共和国建立,参选总统,还真当选了: ▲拿破仑三世 当日他怎么当选的呢?答:波旁王朝等遗老觉得他不差,“至少不是极端分子”;资本家觉得他的经济主张有趣;最可爱的是农民阶层对他的支持,理由:“他名字里有拿破仑·波拿巴!”他也确实明白了自己的地位,所以当总统时,自称为“王子总统”——很明显,路易·拿破仑先生,把“拿破仑”这张牌打到了极限。 但仅仅这些,还不足以让他称帝:打从查理一世被英国人民干掉后,大家就知道,国王和皇帝的真正敌人,是议会。一八五〇年,法国议会限制普选权,规定总统任期缩短为三年。路易·拿破仑抓住机会,抨击议会。终于,一八五一年十二月二日,也就是拿破仑一世登基四十七周年,他搞了政变。议会基本被废,一八五二年的公投里百分之九十七的人支持他称帝。于是,在叔伯称帝四十八周年时,他称帝了:拿破仑三世。 虽然最后倒台的方式不太光彩——色当会战被活捉,成全了俾斯麦的梦想,让普鲁士人成为欧洲顶尖强国——但拿破仑三世上台的经历,倒值得一切皇二代借鉴。本来他也就类似于刘备,一个中山靖王之后孝景帝玄孙,汉室苗裔,但因为把“拿破仑”这张牌打到光芒万丈,终于复辟成功。他获得的遗老和农民支持,让人无法不想到半个世纪后,北京城里那喜剧般的张勋复辟。事实证明,不只是中国人迷恋着帝国的荣光,经过大革命洗礼的法国人民亦复如此。 这就是皇二代们的历程:在上古时代,他们需要屠杀其他继承人,靠武力和外交权谋干掉一切潜在对手;在封建时代,他们需要削藩收权,巩固自己的权威;而围绕这一切不变的,是他们的拼爹手段——亚历山大需要腓力二世,奥古斯都需要凯撒这个姓氏,克洛泰尔需要娶嫂子来确认土地的合法使用权,哈罗德需要结婚来确认英格兰国王的威权,路易·拿破仑则把拿破仑这个姓氏运用到了极致。在这些故事里,皇二代进行着另一种拼爹。爹的名字不一定意味着金钱,还意味着威名荣光和继承权——当然也意味着危险与厄运。说到底,我们现在能记住的皇二代,都是玄武门血案的幸存者;而更多的皇二代,比如被亚历山大杀死的兄弟、被奥古斯都处理掉的凯撒利昂、早早死掉成全了查理的卡洛曼们,都只能感叹:做皇二代真是高危职业,成王败寇,莫此为甚啊。 以上文字选自《竹间·继承者们》 《竹间·继承者们》 -End- 编辑:赵勇力.09.05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daia.com/qdzz/9287.html
- 上一篇文章: 红白玫瑰上
- 下一篇文章: 乔治middot克利孟梭欧洲战争与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