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点风 http://pf.39.net/bdfyy/

芳香中药

牛黄

牛黄是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牛科动物牛胆囊的胆结石。在胆囊中产生的称"胆黄"或"蛋黄",在胆管中产生的称"管黄",在肝管中产生的称"肝黄"。

简介

牛黄完整者多呈卵形,质轻,表面呈黄红色至棕黄色,有些表面挂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习称"乌金衣",有的粗糙,具疣状突起,有的具龟裂纹。中医学认为牛黄气清香,味微苦而后甜,性凉。可用于解热、解毒、定惊。内服治高热神志昏迷、癫狂、小儿惊风、抽搐等症,外用治咽喉肿痛、口疮痈肿、尿毒症。天然牛黄很珍贵,国际上的价格要高于黄金,大部分使用的是人工牛黄。

西医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a.镇静作用

b.抗惊厥作用

c.解热作用

2.抗炎作用

3.对呼吸系统的作用实验表明:胆酸、去氧胆酸有明显的镇咳作用和祛痰作用。

4.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动物实验表明:牛黄能明显增强离体蛙心、豚鼠心脏及猫心乳头肌的心肌收缩力,同时心率增加,但对冠状血管则使之收缩。

5.对消化系统的作用牛黄水提取液mg/kg给大鼠口服,能显著增加其胆汁分泌。

6.对血液系统的作用牛黄能显著促进红细胞生成。

7.其他作用牛黄和人工牛黄能显著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牛磺酸可明显增加催乳素分泌及促黄体生成素释放。

炮制方法

牛黄: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研成细粉。

性味归经

味甘,凉,归心、肝经。

功效主治

清心,豁痰,开窍,凉肝,息风,解毒。

用于热病神昏,中风痰迷,惊痫抽搐,癫痫发狂,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痈肿疔疮。

临床应用

1.用于温热病及小儿惊风之壮热神昏,惊厥抽搐等症。

2.用于温热病热入心包,中风,惊风,疯痛等痰热豪蔽心窍所致之神昏、口噤、痰鸣等症。

3.用于咽喉肿痛,溃烂及痈疽疗毒等热毒壅滞郁结之证。

4.用于高热烦燥,神昏谵语及惊痫抽搐等症。

5.用于咽喉肿痛腐烂、各种热毒疮痈。

6.牛黄配以麝香、天竺黄、全蝎、钩藤,则豁痰开窍、清热镇痉;配黄连、黄芩、栀子、郁金、朱砂,则清热解毒、开窍安神;配青黛、珍珠、人指甲、象牙屑、冰片,则清热解毒、消肿定痛。

中毒急救

牛黄使用过多可导致中毒,表现为胃肠活动增加、腹泻,骨骼肌活动增加,搐搦、痉挛,严重时则抑制。血压下降、心律失常、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最后病人呈半昏迷或昏迷状态,终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解救方法:

1.早期应催吐、洗胃,然后服通用解毒剂。

2.给予中枢兴奋剂,对抗其中枢抑制作用。

3.血压下降可在静脉输液中加入升压药。

4.腹痛腹泻严重时,可口服颠茄片或皮下注射硫酸阿托品。必要时重复应用。

5.牛黄中所含牛黄酸,对心脏有兴奋作用,对血管稍有舒张作用,为防止"不整脉"的出现,可预先肌肉注射或口服利血平。

6.其他对症治疗。

7.茶叶15克,五味子9克,人参6克(先煎),甘草4.5克,水煎服,连服2~3剂。

8.半边莲15克,樟木6克(后下),厚朴9克,石斛12克,麦冬9克,加水煎煮2次,合并煎液,分2次服,每4小时1次。

参考文献:

[1]白山岭,赵映前.牛黄的药理作用及其用于抗肝损伤作用的研究进展[J].湖北中医杂志,,33(05):65-67.

[2]祝之友.牛黄的中药鉴别专用术语[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16(18):.

[3]李喜平,张程亮,刘东.牛黄的现代研究(四):药理作用[J].医药导报,,36(04):-.

[4]张程亮,向东,刘东.牛黄的现代研究(一):回顾与展望[J].医药导报,,36(01):1-8.

图片、部分文字来源于网络(侵删)

策划/殷佩浩

审核/殷佩浩

责任编辑/袁沁

医瘤课堂

扫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daia.com/qdzz/5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