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癌症的最佳食疗你知道有哪些吗 http://www.bdfyy999.com/bdf/yufangbaojian/shiliaodaguan/m/22141.html

解表药中的清热泻火药

中药:栀子

栀子为常用中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

别名:山栀子、红栀子、黄栀子。

来源:为茜草科常绿灌木栀子树的干燥成熟果实,多野生,现已大量栽培。

产地:主产于湖南、浙江、江西、福建、江苏以及广西、四川等省。

性状鉴别:本品呈球形或椭圆形,长1.5~4.5厘米,直径约1~2厘米。表面橙黄色或暗红色,淡褐色或褐色,果皮薄而革质,略有光泽,通常有6条隆起的翅状纵棱(背缝线),纵棱间多数有明显的纵行脉纹一条(腹缝线)。顶端有宿存花萼裂片6个以上,多碎断。基部突尖或渐尖,有果柄痕。破开后,果皮内壁淡黄色或黄白色。种子多数,聚成类圆形的团块状,橙红色或橙黄色。种子扁圆形不规则状如辣椒的种子,浸入水中被染成黄色。气微,味微苦酸。以色红、圆形,子仁饱满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栀子甙、番红花甙、栀子黄色素。

药理作用:1、解热。抑制发热中枢,作用略似黄芩、黄连,但效力稍弱。

2、去黄疸。有利胆作用,能增进胆汁分泌。实验证明,对结扎输胆管后的动物,栀子可抑制其胆红素在血中升高,作用的有效成分藏红花素藏红花酸。栀子液能引起胆囊收缩。

3、止血。炒黑成炭(山栀炭)后,有止血作用。

4、抗菌。体外试验对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等有抑制作用。

5、镇静。对于由热性病引起的脑部充血和神经兴奋而造成的心烦、失眠有治疗作用。实验证明,栀子流浸膏对小白鼠有镇静作用。

6、降压。动物实验能降低血压。

此外,动物实验证实本品对腹水瘤细胞,有抑制作用。

炮制:生用,清炒或炒焦。

性味:苦寒。

归经:入心、肝、肺、胃经。

功能:清热降火,除烦利尿,凉血解毒。

主治:热病心烦,黄疸,血淋,小便不利,吐衄下血,疮疡热毒。

临床应用:1、用于治疗湿热黄疸(急性传染性肝炎、血清性肝炎等)。历代中医均以栀子为治疗发黄的主药。现代实验性证实其主要作用为去黄疸。常配以茵陈蒿;配熊胆退黄更快。

2、用于治疗烧伤感染,有发热、烦热、烦渴、烦躁等热度症状,可用栀子清火解毒,但须配黄柏、生地、连翘等,并重用黄芪托毒,减少毒素吸收。方如加味四顺清凉饮。

3、用于治疗咳血、鼻衄兼有湿热证候者。用山栀炭(黑山栀),须与其它凉血止血药同用,方如咳血方。

4、用于治疗多种炎症。有肝热证候者(目赤肿痛、多泪、口苦口干、心中烦热、夜睡不安)更适宜,用栀子可以清肝热(消炎、镇静)。如流行性结膜炎(红眼病),用栀子9g,菊花9g,甘草3g,水煎服。治肾盂炎、尿道炎之小便不利,用栀子9g、甘草9g,可利小便。

5、用于治疗跌打扭伤、挫伤。以生栀子研末,用面粉、鸡蛋清(蛋白)调匀、湿敷肿处。

此外,栀子还有其它用途。如治痔疮热痛,用黑山栀研末,以凡士林调匀后,局部涂抹可以止痛。

注意:1、栀豉汤可治热病后心烦失眠。前人的经验有谓生栀子服后容易涌吐(炒栀子则无此弊),其实如果患者原来已觉胸闷有痰,服后确能涌吐,吐后反觉舒畅;但原来无胸闷胸堵者,服栀豉汤后一般不会吐。

2、虚汗便溏者忌用栀子。

用量:3~9g。

处方举例:1、加味四顺清凉饮:生栀子9g、连翘15g、防风9g、当归18g、赤芍9g、羌活6g、生甘草9g、生黄芪45g、生地15g、黄柏9g,水煎服,治烧伤后感染发热。

2、咳血方《丹溪心法》,黑山栀9g、青黛粉3g(冲)、瓜蒌仁12g、海浮石9g、诃子2.4g,水煎服,治肺热咳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daia.com/qdzz/4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