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空斗画眉长唐代女子的眉色与
唐代女子,最注重的妆容,一在眉色,二在高髻。斗眉是女子间的战争,观战的却是男子。眉色与高髻,为大唐女性的诱惑,是大唐社会的审美,为一种盛唐气象。咫尺的欣赏与天涯的绮想,分别在眉色与高髻。高髻高挽是需用蓬松义髻美髦的,而义髻美髦则牵动万里征战烽火。 春光恍眉尖 ●斗眉 女子斗眉,为唐代时尚,犹如后来女子赛的小脚一样,同为一种审美意趣。在唐朝社会风尚,男子心目中,女性最具性感处,不在丰乳肥臀,不在长腿玉颈,不在红唇双眸,竟在一双眉色长短、浓淡、疏密、直曲之上! 乱猿啼处访高唐,路入烟霞草木香。 山色未能忘宋玉,水声犹是哭襄王。 朝朝夜夜阳台下,为雨为云楚国亡。 惆怅庙前多少柳,春来空斗画眉长。 ——薛涛《谒巫山庙》 唐代成都女诗人薛涛确切得知旧时情人元稹已移情别恋时,便主动放弃了与另一位女人“斗眉”战争,写下了这首诗。女人“斗眉”,男人观战。白居易与元稹有专门讨论女人眉色的诗歌《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风流夸堕髻,时世斗啼眉。”解码唐朝女子画眉奥妙所在:两个女子相遇一起的时候,于不动声色之间,已经在相互打量,激烈的较量了,较量的兵器就是双方此时此刻的眉色。双方的容貌美丑,智商高下,仿佛通过各自额上的一双眉色,已经定下了胜负。李商隐有诗《效徐陵体赠更衣》:“楚腰知便宠,宫眉正斗强。” ●画眉 唐朝诗人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眉色,最映中国的古典审美意趣。因为只有画眉,才让作为黄色人种的中国女性五官相对平淡之上有了出其不意的化妆效果。双眉起秀,眉峰横翠,秋水凝态,远山蹙黛。妆眉是唐朝女性的学问。 《全唐诗》中有一首赵鸾鸾《柳眉》,说出了画眉是为了焕发自我精神: 弯弯柳叶愁边戏,湛湛菱花照处频。 妩媚不烦螺子黛,春山画出自精神。 螺子黛,唐代女子画眉的化妆品之一。据冯贽《南部烟花记》载:“炀帝宫中争画长蛾,司宫吏日给螺子黛五斛,出波斯国。”唐代女子画眉的另一种化妆品是青黛。青黛又名靛青,亦称蓝靛,是从植物中提炼的染料,最有名的是波斯青黛。从中亚输入的波斯青黛,最为唐代上层贵妇与宫女们所倾心。李白《对酒》长短句咏:葡萄酒,金叵罗,吴姬十五细马驮。青黛画眉红锦靴,道字不正娇唱歌。玳瑁筵中怀里醉,芙蓉帐底奈君何。白居易也有“青黛点眉眉细长”的诗句。 ●赏眉 女为悦己者容。唐代的男人们也都有深深的恋眉癖,相当于后来宋人迷恋三寸金莲一样,喜欢研究女人的画眉。汉朝文学家刘熙《释名》说:“眉媚也,有妩媚也。”“眉目传情”“眉来眼去”指两性间情绪的暗通。 眉色之上,长短浓淡,横山侧峰,风光无限。唐朝的文人骚客个个都为品赏美眉的专家。唐代女性以画眉为重点的化妆术,有仿效流行的风尚,长安天街里坊流行时尚为“啼妆”“泪妆”,将妆画得如同哭泣一般,当时号称“时世妆”。白居易曾有《时世妆》记录: 时世妆,时世妆,出自城中传四方,时世流行无远近,腮不施朱面无粉,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妍媸黑白失本态,妆成近似含悲啼。 新颖为时尚原则。不过这长安的流行妆,流行到成都街头时,已在一年半载后了。而且成都的女子往往比长安画得更浓黑,夸张得伤心,如丧考妣。 ●叹眉 在唐时,眉样百出,风流百态:有桂叶眉:“桂叶双眉久不描”(江妃《谢赐珍珠》);有长眉:“长眉画了绣帘开”(李商隐《蝶》);有细眉:“眉细恨无明”(李商隐《无题》);有阔眉:“轻鬓丛梳阔眉扫”(张籍《倡女词》)。 白居易喜欢的八字眉:“双眉画作八字低”。这样的八字眉,也叫愁眉,亦称啼眉,哭哭啼啼的八字愁眉,叫人怜香惜玉。 “注口樱桃小,添眉桂叶浓。” (李贺《恼公》) “倭堕低梳髻,连娟细扫眉。” (温庭筠《南歌子》) “深画眉,浅画眉。蝉鬓..云满衣,阳台行雨回。” (白居易《长相思》 长安城流行那种“去眉、开额”的宫妆,把本来面目的真眉毛剃光,然后又将额前的头发剃掉,让发际线上移,使额头变得宽广起来,然后描上飞蛾一样翩翩起舞的短粗浓重的眉影。如今看起来,异常奇特的画眉,在当时却是响彻云霄的时髦。这原本是“高髻、险妆、去眉、开额”的“内家样”的“宫妆”,唐人认为非常性感的眉影,也在民间大为流行。 李商隐《又效江南曲》: 郎船安两桨,侬舸动双桡。 扫黛开宫额,裁裙约楚腰。 乖期方积思,临酒欲拌娇。 莫以采菱唱,欲羡秦台箫。 时尚自宫中开始,终于民间盛大。元稹《有所教》: 莫画长眉画短眉,斜红伤竖莫伤垂。 人人总解争时势,都大须看各自宜。 ●《十眉画》 《西京杂记》载: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卓文君开创了成都眉史。眉黛远山横,为西蜀女子的绝代榜样。据宋人的说法,《十眉画》实出西蜀。苏东坡《眉子砚歌赠胡.》:“君不见,成都画手开十眉,横云却月争新奇。”边缘活跃中央,自汉朝起成都画眉当引领整个大唐时尚。宋代陶谷《清异录?妆节》记述: 莹姐,平康妓也,玉净花明,尤善梳掠,画眉日作一样。唐斯立戏之曰:“西蜀有十眉图,汝眉成癖若是,可作百眉图。更暇以岁年,当率同志为修眉史矣。” 唐代张泌《妆楼记》:“明皇幸蜀,令画工作十眉图,横云、斜月皆其名。”明代杨慎《丹铅续录?十眉图》: 唐明皇令画工画十眉图。一曰鸳鸯眉,又名八字眉;二曰小山眉,又名远山眉;三曰五岳眉;四曰三峰眉;五曰垂珠眉;六曰月棱眉,又名却月眉;七曰分梢眉;八曰涵烟眉;九曰拂云眉,又名横烟眉;十曰倒晕眉。 这就存在一个待考证的问题了:《十眉画》,究竟是唐明皇带到成都来的还是从成都传播到中国四方的? 风流倾翠髻 ●斜髻 歪斜,为发髻风骚的姿态。风行于唐代的“倭堕髻”,源于汉代的堕马髻,共同特色为髻梳得高且歪向一侧。刘禹锡《同乐天和微之深春二十首》有句: 追逐同游伴,平章贵价车。 从来不堕马,故遣髻鬟斜。 唐代女子多有胡风胡俗,喜好骑马出游。并且在出游时,喜爱将发式梳妆或为实心的“倭堕髻”,或为空心的“堕马鬟”。不管怎样,在达达和响的行进之间,总是惹人注目,呈现出一种不对称之美,而且也让白脖颈亮了出来: 雪发羞垂倭堕鬟,绣囊畏并茱萸结。 ——司空曙《长林令卫象饧丝结歌》 扇掩将雏曲,钗承堕马鬟。 ——姚崇《句》 又或俏皮: 二八蛾眉梳堕马,美酒清歌曲房下。 ——李颀《缓歌行》 再或慵懒: 宝钗新梳倭堕髻,锦带交垂连理襦。 ——计景先《折柳篇》 这样的诱人的韵致,看似随意,实际上是精心刻意而为的,就连服饰的搭配也是了下功夫的。如果,女人梳妆这样斜在一侧的发式,再有轻曼的音乐回环,那定另有一番风致: 何处琵琶弦似语,谁家堕髻如云。 ——白居易《寄微之》 如今,我们依旧能从张萱的名画《虢国夫人游春图》里,直观欣赏唐代女子倭堕髻。女子的高头大马骑游与倭马髻的风流歪斜俏丽,显然为西域胡风胡俗的影响。细观之下,我们会蓦然发现审美意趣古今迥然不同。 ●高髻 高髻,虽在汉代出现,却在唐代普及。据沈从文先生研究:“唐代妇女发髻,初唐稍后,身份较高的贵族妇女已一变隋代的平云式单纯,向上高耸,作成种种不同发展”。当时社会女性高髻流行,甚至引起天可汗唐太宗李世民与近臣历史学家令狐德.有过一番争讨论:帝尝问:“丈夫冠,妇人髻,比高大,何邪?”德.对曰:“冠髻在首,君之象也。晋之将亡,君弱臣强,故江左士女,衣小而裳大。宋武帝受命,君德尊严,衣裳随亦变改,此事近事也。”帝然之。这说明服饰的呈现与社会的变迁相关。 高髻流行既然得到皇家的首肯,高髻也从上层的宫中流行于下层的民间,当然,这样的流行是一定要环绕青楼歌妓女子的,或者换句话说,在社会风尚上,青楼歌妓是联系宫女与村女的津梁。刘禹锡《赠李司空妓》有句:“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万楚《茱萸女》: 山阴柳家女,九日采茱萸。 复得东邻伴,双为陌上姝。 插枝著高髻,结子置长裾。 并且,还从首善之区流行到边塞。岑参《敦煌太守后庭歌》有记述: 城头月出星满天,曲房置酒张锦筵。 美人红妆色正鲜,侧重高髻插金钗。 对于这样的社会审美时尚的发生与接受,正如陆龟蒙《古态》评述: 古态日渐薄,新妆心更劳。 城中皆一尺,非妾髻鬟高。 高髻作用既增加了女子的高度,也引人将目光投射在女子面容。因此,男子有高冠,女子有高髻。 ●义髻 事实上,在唐代如此的高髻,需要多么茂密头发。如果没有自然生长,那怎么办?自然就需要假发的装饰。沈从文先生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指出:“到开元、天宝年间,则因流行假发义髻,更显得蓬蓬松松。”大唐贞观之治,在整个社会逐步走向繁荣的同时,唐朝妇女也开始逐渐追求更高的发髻,其形式也日益丰富。经过武则天、中宗时代的动荡后,唐朝的物质文化史进入“蓬松义髻”时代。《新唐书?五行志一》记载:天宝初,贵族及士民好为胡服胡帽,妇人则簪步摇钗,衿袖窄小。杨贵妃常以假鬓为首饰,而好服黄裙。时人为之语曰:“义髻抛河里,黄裙逐水流。”显然,“假鬓”“义髻”,也就是假发。佩戴假发功用是为了头上可以装饰更多的首饰,以与服装形成一种雍容华贵搭配。整个大唐帝国从宫廷至民间开始竞相追求富贵奢靡的生活,贵族妇女们在衣着上追求小袖、长裙、蓬蓬松松的高髻。随着戴假发、梳高髻,插头饰渐为一种社会时尚。对于唐代开元、天宝年间贵妇的形象,人们如今依旧能够从。 传世的《簪花仕女图》《捣练图》《虢国夫人游春图》和敦煌壁画中仔细观赏。罗虬《比红儿诗》有句:“几抛云髻恨金墉,泪洗花颤百战中。”杜牧《为人题赠二首》有句:“和簪抛凤髻,将泪入鸳衾。”这里的“抛”,便是“抛掉”“取下”的意思。反过来说明作为审美的道具,“假鬓”“义髻”的佩戴,对于每个女人也是一种“累”,亦可以视为女性作为社会角色的“代面”或“假面具”,亦如今日的高跟鞋。 延伸阅读 《唐诗:诗人与文化》 作者:谢天开著 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 出版年:年1月 3月8日 春回大地,美丽绽放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weiziz.com/qdzz/2730.html
- 上一篇文章: 茶食丨夏月浮萍白荷青黛,这些都是可以吃
- 下一篇文章: 茶食丨夏月浮萍白荷青黛,这些都是可以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