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甲草,见过吗能治咽喉肿痛目赤肿毒缠
白癜风有什么药 http://pf.39.net/bdfyy/bdfyw/180412/6162073.html 佛甲草 来源产地 为景天科植物佛甲草的茎叶。 鲜用随采;或夏、秋两季,拔出全株,洗净,放开水中烫一下,捞起,晒干或炕干。 生于低山阴湿处或山坡、山谷岩石缝中。 分布于中南及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别名火烧草、火焰草、佛指甲、半支连、铁指甲、狗牙半支、龙水草、回生草、禾雀舌、万年草、午时花、金枪药、狗牙瓣、小佛指甲、尖叶佛甲单、枉开口、鼠牙半枝莲、猪牙齿、土三七、养鸡草、关叶小石指甲。 佛甲草多年生肉质草本,高10-20cm。全株无毛。根多分枝,须根状。茎纤细倾卧,着地部分节节生根。叶3-4片轮生,少数对生或互生;近无柄;叶片条形至披针形,质肥厚,长2-2.5cm,宽约2mm,先端钝尖,基部有短距。 聚伞花序,顶生,有2-3分枝;花细小,疏生,无梗;萼片5,线状披针形,不等长,长1.5-7mm;花瓣5,黄色,长圆状披针形,长4-6mm,先端急尖,基部渐狭;雄蕊10,2轮,均较花瓣短;鳞片5,宽楔形至四方形,上端截形或微缺;心皮5,开展,长4-6mm。 蓇葖果,成熟时呈五角星状。种子细小,卵圆形,具小乳状突起。花期5-6月,果期7-8月。 性味功效 《中药大辞典》 味酸,性凉,微毒。 清热,消肿,解毒。治咽喉肿痛,痈肿,疔疮,丹毒,烫伤,蛇咬伤,黄疸,痢疾。 《中华本草》 甘;淡;寒 清热解毒;利湿;止血。主咽喉肿痛;目赤肿毒;热毒痈肿;疔疮;丹毒;缠腰火丹;烫火伤;毒蛇咬伤;黄疸;湿热泻痢;便血;崩漏;外伤出血;扁平疣 心;肺;肝;脾经 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捣汁含漱、点眼。内服:煎汤,9-15g,鲜品20-30g;或捣汁。 太极本草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daia.com/qdxw/9045.html
- 上一篇文章: 草佛甲草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