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丈量南运河

沿着南运河行走,不是简约的堪舆,也不是单纯的徒步丈量,而是追寻遥远的记忆、漂泊的符号和魂牵梦萦的情愫。对运河的好奇源自文学梦之初,大约在冬季。日暮时分和衣倚在靠近窗户的一处,仿佛一切都已停止,除了光阴一点一点地挪移,此时心魂纯净得了无声响,可以是围炉默读,也可以掩卷沉思,思绪在刘绍棠的《运河的桨声》《柳蒲人家》《渔火》里游弋,生发出对运河的美好向往,倘若有落雪,定是悄无声息的,及至打开屋门一片银装素裹,才觉出冷,呼出的气息转化为清新的吐纳。

南运河原为古老河道,谓之御河、大河。南起于山东省德州市的四女寺枢纽节制闸,流经吴桥、东光、泊头、南皮、沧县、青县至天津三岔河口与子牙河交汇后入海河,全长公里。千百年来地流淌,滋润着一座座城市与芸芸众生,涵养着平原风情与一方人文,塑造出流经之地的运河人独有的性格,如《运河号子》样宏旷响亮,若沧州汉子般爽朗豪迈。图为南皮境内大运河景色

我一直在想,世间的一根曲线能牵出绝世风景的,只能是河流。南运河便以其九曲十八弯的侠道柔肠,孕育出博大精深的沧海文化和运河儿女的万般柔情,润泽着两岸子孙生生世世的干涸心田,任由发芽、成长、茂盛。“运河沧州慢”是说南运河弯多,眼看着近在咫尺的两地,却要绕很大的弯,才能到达,这弯,便是南运河的魅力和精华所在。对南运河曲折的河道,曾有这样一段描述:从高处看,南运河处处都是弯,这些弯正是古人在开凿时为解决河水落差而设置的。古人用智慧平衡了地势与水势的冲突,减缓往来行船在此复杂地段中“堵船”的压力。众多弯道,是自然和人工合力塑就,它们的存在,可以有效减小河道高度落差,保证行船更平稳,同时消解水势,减少堤坝受力。和盘山公路、‘之’字形铁路的设计有异曲同工之妙。眼下要领略这“弯”的神奇,是可以选择航拍的。如果你有一台视角足够大、足够清晰的航拍机,能够从滨海小城一路向南飞到鲁北古驿德州,沿河近多公里的河道上,近百个“Ω”形的“大弯”一路交错排布,九曲回肠,跌宕起伏,何等壮观!这弯竟是一幅布满神奇的哲思画卷:点与线、曲与直、圆与缺的简明构图,青黛、翠绿、黄赭的任意点缀,呈现出绝妙的南运河风水。

图为大运湾公园,呈“Ω”形

有人说,打捞一段旧的时光,收敛支离破碎的片羽,是可以叫醒一条河流的。走在堆满秋意的路上,驻足,可见水流越来越细,有的地方已几近干涸,偏偏又有那么一丝精气神在支撑着,让河流不至于断了气脉。猜想那尚在的气息定会是沿途百姓赋予的神奇?毕竟庄户人家和河流是经年相守的,交织和缠绕自不可少,彼此的魂灵已深入骨髓,或许可叫作相濡以沫吧。东西码头是因运河从中间穿过而形成的村落,左边属东光县,右边为阜城地,倘若不是沉船的发掘,这两个村子只能沉寂于尘嚣之中。然而,一条沉船的宋金瓷器重见天日,整匝的葵花碗、荷花碟、天青盘彩晕炫目,也唤起了码头村人对运河涛声的遥远记忆。

图为作者张春景参加百家网媒游沧州活动

直到在吴桥县大第九村的博物馆见到了那些带有运河符号的出土物件,如网、橹、梭,乃至簑衣、斗笠,尤其那尊向天而歌的石鱼,令人心胸远放、一任游心随风。有些时候,我们一边穿越在陌生的吸引力,一边咀嚼回味着一抹远去的况味,一切都是不可预期,一切又似在意料之中,把心沉在泥土里,去领悟天地八荒的苍茫,去抚摸河流委婉的脉动,缓行中慢步思忖,如同走进希望之域。去捷地访碑是个飘着小雨的日子。捷地之名,最早见于《明世宗实录》,因地处九河下梢,时常发生洪灾,得名“绝堤”,其后逐渐谐音,演变为“捷地”。分洪闸南端的堤岸有槐且柳,风起曼舞,添了些许生气。脚下,是一块块巨大的青色条石,用来固定条石的铆钉锈迹斑斑,脱落处尽显沧桑。闸墩之间的铁质闸门紧闭,两侧的河道内水流如溪。在一户人家的院内终于得见那幢乾隆御碑,虽是若许经年尘埃掩面,竟不失风范,只能就近打了两桶水,寻一拖把轻拭浮尘方见御碑风采。

吴桥博物馆传说乾隆帝下江南,路过此地时,睡眠正醒,问随臣刘墉到了什么地方?刘墉不敢说这是捷地,唯恐触犯龙颜,便信口说:这是醒龙镇。乾隆大悦,下船观看分水河闸,并亲笔作诗题词彰显帝王爱民之心。今人借势营造“三园”“三廊”成为一方之盛,徜徉其间,不免感慨系之。曾经浙商的竹货、茶品,苏商的丝绸,徽商的药材,晋商的染布……在浑雄豪迈的船工号子里,千帆竞橹、桨声灯影的漕运盛景,恍然盈目。从喧嚣到沉寂不仅仅是一条河的宿命,只有曲折的人生方能真正地透彻生命。倘若看倦了世情,走倦了风物,不如坐下来观禅洗心,灵魂深处的东西,总是安静的,是月光下铺就的一地幽兰,是一种过尽千帆的淡定,是生命中最真的底色,是岁月中最美的留白。丈量南运河,游走在自己最喜欢的风景里,心安,心怡,豁然,爽朗,是从骨子里一点一点沁染出来的喜欢,品赏积淀了百年的古风雅韵。伫立岸边与大河短暂对视,仿佛她是读懂了我的,而我呢,也仿佛在这苍凉的河床中看到了那个潜在自我的未来。于是,心间在这一刻便有了通透。

图:张春景、微博网友福忠

文:张春景

原标题:《丈量南运河》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daia.com/qdxw/12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