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与中国传统颜料天青色等烟雨
来源:北京市朝阳区将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吴自芳 中国传统色彩缤纷绚丽,意境优美,文化寓意深厚。在不同色度、不同冷暖的变化中,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色。中国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朝,其中包含诸多让人耳熟能详的传世佳作。这些作品的呈现,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就是颜料,中国传统颜料的原材料主要来源于自然界的植物、矿物、动物等,例如藤黄、朱砂、蛤粉,既是国画颜料,同时又是中药,中国传统书画颜料和中医药的关系,可以说是同源相生,密不可分。 中医阴阳五行木、火、土、金、水,分别代表着东、南、中、西、北这五个方位,对应五色为青、赤、黄、白、黑。此五色,在先秦时期被儒家归类为五正色,此基础上将“青”赋予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之中“仁”的象征含义。“仁”作为儒家思想中重要的品性之一,被中国人保留至今而“青色”也跟随着“仁”在思想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而在《说文解字》和刘熙的《释名》之中“青”又分别被解释为“青,东方色也”,象征着坚强、希望、古朴和庄重,不论器物还是书画作品,青色常作为“主角’,在我国古代社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青色用在国画中,呈现中国画特有的素净、雅致氛围。 中国传统颜料中与中药有关的青色有群青、和花青。花青色为中国画里最常用的青色之一,色调安静沉稳,用以画枝叶、山石、水波等。用蓼蓝或菘蓝的叶子制成蓝靛,再提炼出来的青色颜料,蓝绿色或藏蓝色。 “花青”属植物性颜料,是由它与中药中的青黛同一来源,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蓝靛》载:"南人掘地做坑,以蓝浸水一宿,入石灰搅至千下,澄去水,则青黑色。亦可干收,用染青碧。其搅起浮沫,掠出阴干,谓之靛花,即青黛。为爵床科植物马蓝、蓼科植物蓼蓝、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叶或茎叶经加工制得的干燥粉末、团块或颗粒。性咸、寒咸,归肝经。具有清热,凉血,解毒功效。用于温毒发斑,胸痛咳血,口疮,痄腮,喉痹,小儿惊痫。青黛不仅可以内服入汤剂和中成药,还可以外用,例如中成药:“口腔溃疡散”,具有清热敛疮、消溃止痛的作用。 “群青”属于矿物质颜料,天然群青因古代产自西域,又名“回青、藏青”,为硅酸盐类方钠族矿石“青金石”别名“天青石”。颜色是一种纯度很高的蓝色,具有很强的视觉穿透性,我国古代很早就把它作为彩绘用的蓝色颜料,色彩鲜明,千年不脱色,这也是矿物质颜料的优势。著名的敦煌莫高窟、千佛洞、清代的壁画、彩塑上均可见它的身影,因画作佛像颇多,在国画颜料中,又名“佛青”。 清代四品官员的官帽顶珠就是用青金石制成的。青金石在青海省藏药炮制规范(年版)有收录记载,功效清热解毒,用于皮肤瘙痒,麻风病等。但要注意,药用非成品,需经中药炮制后,在医生指导下才能安全使用。这也体现了,中药炮制是中医理论思想的体现,是中药质量安全的保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daia.com/qdtx/8595.html
- 上一篇文章: 太全了味中药药性记忆口诀
- 下一篇文章: 中药治疗脸部过敏,皮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