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从不缺钱,永远是少年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余光中《寻李白》 最近李白又火了。 有人提问: 李白一辈子没怎么工作过,整日游山玩水,他的钱从哪儿来? 一个网友的回答很有意思: 其实一句诗就能解决你的疑惑,出自李白的《古朗月行》, 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寻常人家的孩子,有几个能见过白玉盘的? 一看就家境殷实,财力雄厚。 ▲李白醉酒绘画作者-范曾李白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实在是个很特别的存在。 他游山玩水、饮酒作诗,却从来没有“缺钱”的烦恼;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行路难》 他浪迹天涯、快意江湖,却心中仍存着抱负,壮志凌云: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上李邕》 他一心求官、四处干谒,却也狂傲不羁,让权贵难堪: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杜甫《饮中八仙歌》 他到死都是轻狂浪漫的,像一个英姿勃发的少年。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游天姥吟留别》 所以我们说李白是“仙”,是诗仙,是酒仙,是剑仙,是谪仙。 他的一切都是那么浪漫自在,又充满矛盾。 谁让他是李白。 01 含着“金钥匙”出生 李白的身世是个谜。 有人考证说,李白的祖先居住在西域的碎叶城。 这里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贸易往来相当发达,家里积累了不少财富。 李白对于父辈和家庭,一直讳莫如深。 《新唐书》说李白是西凉太祖李暠的九世孙,属李唐宗室,因先祖获罪流放,始终不敢明示家谱。或许确因如此,李父一生从商,从未涉政。 ▲李白醉酒绘画作者-范曾李白还有个别称,叫“李十二”。 因为他是家中第十二个孩子。 普通人养几个孩子就压力很大了,而李家有至少十二个孩子,可见这个家庭是相当富有。 李白小时候跟着父亲,从西域千里迢迢,来到四川。 在这里的青莲乡买了一块地,又租出去,自己靠着收租生活,很是滋润。 所以李白又号“青莲居士”。 用今天的话说,李白是个典型的富二代。 也有人说李白是个“败家”的富二代,整日喝酒作乐,但事实并不那么简单。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02 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 不同于其他兄弟继承父亲的衣钵,在各地行商。 李白的心里,有一片更大的天下。 “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 乃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上安州裴长史书》 24岁的李白,带着一支笔,一把剑,朝着他的理想进发了。 他渴望比肩管仲、晏婴,谋帝王之术,做辅弼之臣,“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 也许是碍于商贾子弟的不得科考的身份,也许是那份不愿与天下寒士分羹的傲气,李白选择了第三条路:干谒。 就是拿“诗”做礼物,给地方官员,以求得一官半职。 在“献赋”这件事上,他做的极为彻底,不管对象是谁,哪怕是中下层的官僚,他也把诗送给人家,甚至我们很难通过历史的材料,考证他到底送给了哪些人。 若说李白“行贿”,他又只是送诗,从未送过膝盖。 李白有李白的傲慢,权贵自然也有权贵的偏见,所以他投出的这些诗,大多时候都没有回音。 他没放弃,这条路,一走就是十余年。 ▲李白的《上阳台贴》 这段时间,他结识了孟浩然,迎娶了前宰相许圉师的孙女。 这段时间,他少年英才,雄姿勃发。 这段时间,他走过巍峨的高山,走过华彩的城池,他一路繁花相送,他一路纵马长歌,写下一首首千古的诗篇: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峨眉山月歌》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赠孟浩然之广陵》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这段时间,四处游历,四海为家,走到哪儿,有兄弟的资助,还有夫人的支持,也不愁吃喝。 但相对于世俗的财富,他更渴望才子的名声,光耀门庭,施展抱负。 03 理想的破灭 他做到了。 公元年,是李唐历史的一道分割线。 这一年,唐玄宗的年号从“开元”改为“天宝”,也是这一年,唐玄宗从一个励精图治的明主,变成了宠信奸佞的昏君。 偏偏就是在这一年,李白走进了朝堂。 “明皇闻其名,召见以为翰林供奉。” 那一年,李白长安看花,风光无限,唐玄宗唐玄宗降辇步迎,以七宝床赐食于前,还亲手为他调羹。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南陵别儿童入京》 李白自信满满,他觉得自己的抱负即将施展,雄心即将实现。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何当破月氏,然后方高枕。 ——《塞下曲·其六》 何等荣耀,何等豪迈! 但现实却无比残酷——“翰林供奉”的职务,不过是皇帝的一个秘书,只负责歌功颂德。 对治国典籍研究的再深刻,也比不上为妃子写一句“云想衣裳花想容”。 一只想在长安展翅的鲲鹏,却只能沦为笼里的金丝雀。 40多岁的李白,在理想达成的这一年,却感到了巨大的狼狈和无边的孤独。 数十年为客,未尝一日低颜色。 ——任华《寄李白》 让他低眉顺眼,奉承讨好?他做不到。 他开始用自己的方式来反抗:放浪形骸,醉酒填词,意兴所至,叫贵妃捧砚,力士脱靴。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这般狂妄,朝堂如何容得下他? 不到两年,李白上疏请还山,唐玄宗也顺水推舟“赐金放还”。 这是一笔很大的财富,算是对他的恩宠。 但李白并不在乎这些,离开的那一天,他倔强地对着长安城高声放歌: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其一》 从此,大唐少了一位壮志满满的求官者,多了一位放浪形骸的诗仙。 ▲李白赏月 04 纵横天地外 离开长安的李白,开始了又一次漫长的游历。 他寻访仙山名士,与杜甫、高适等人结交同游,留下了无数华彩辞章。 与杜甫分别后,他思念之情如水涌来: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沙丘城下寄杜甫》 好友王昌龄被贬,他充满不舍与遗憾: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他梦游天姥山,感叹道世事无常: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梦游天姥吟留别》 他再到秋浦地,连写十七首诗: 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 ——《秋浦歌·其一》 他到宣州与故人告别,登上谢朓楼感慨: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这段时间,他结识了第二任妻子宗氏,她是前宰相宗楚客的孙女,一直仰慕于他。 宗氏有一次看到李白把诗写在酒馆的墙上,便千金买壁,成就一段佳话。 这段时间,他结识了许多好友,汪伦就是其中之一。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 他延续了以往的习惯:终日与酒为伴,喝的大醉,只想回避现实,忘却凡尘烦恼。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将进酒》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行路难》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 求而不得,放手又不能,只能喝酒。 但他心里清楚的很,酒并不能消愁,酒醒之后,愁云依旧万里凝: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他在理智与情感间徘徊,颓废与潇洒中挣扎。 他把内心的矛盾已到极致,但仍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干净,纯粹。 05 藐视一切苦难 这样的日子没过多久,安史之乱席卷了李唐江山。 唐玄宗逃至四川,太子自立为帝,驻守江西的永王李璘打着平定叛乱的旗号,从江陵起兵了。 这时候李白已隐居于庐山屏风叠,却还关心时政,一心想要报效国家: 抚剑夜吟啸,雄心日千里。 ——《赠张相镐·其二》 这时候永王突然到访,几度相邀,他的雄心被点燃了,欣然前往。 谁曾想,这不过是一场夺权的闹剧。 不到五个月,李璘兵败身亡,李白以“附逆”罪入狱,虽然免死,却被流放夜郎。 此时的李白,已年近花甲,曾经的一切,好像一场繁华大梦。 他跌入了谷底,身上没有多余的钱财,身边没有亲朋好友可以扶持。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抢出换美酒”这样的大手笔,再也不见。 曾经的挚友高适是关押他的将领,此时却只想装作素不相识。 幸好,两年之后,天下大赦。 再看李白,沧桑已然不见,立马又变回了那个阳光少年: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曾经的苦难算得了什么? 只要船跑的够快,悲痛就追不上我。 这种“快”,不仅是重获自由后的畅快,更是藐视一切苦难的快意。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临终歌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罗曼·罗兰说过一句很著名的话: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李白就是这样一个英雄,无论人生多艰,我自仰天大笑。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之后的日子,李白抱恙在身,却依旧潇洒,依旧浪漫,依旧喝酒,依旧舞剑,直到死去的那一天。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临终歌》 05 永远是少年 有人提问:知乎上有人问:为什么杜甫被称为“老杜”,李白没有被称为“老李”? 一个高赞回答很有意思:杜甫未曾年轻,李白从未老去。 李白以一己之力,融汇磅礴激烈的万千气象,上天入地,纵横古今。 他凭借强悍的生命力,从悲剧中挣脱出来,响彻天地,耀眼明媚。 自卑与自负,荣耀与挫败,浪漫与轻狂,功利与无求,多少极端在他身上淋漓展现。 他踏浪而来,酒醉入江,抱月而归。 ▲李白醉吟图两千年的中国文学史,“少年”何其之多,但李白只有一个。 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霜雪满头,却依然年轻。 所以千百年过去,我们依然深爱着李白。 因为他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灵魂,是我们内心中决不妥协的倔强和坚持,是中国人至高形式的浪漫。 谁让他是李白。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daia.com/qdtx/11197.html
- 上一篇文章: 欢喜甜宠古言文推荐,快看尚书大人易折腰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