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少逸口糜口腔糜烂之外治法讲记
山东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318885.html 口糜(口腔糜烂)之外治法讲记 柳少逸 口糜,口腔科病证名。系指口舌糜烂的一种病症。发生于口腔肌膜和舌面,溃烂成点状或融合成片如糜粥样,有特殊气味,称“口糜”,其糜点色白又称“白口疮”。发生在婴儿时,口疮内粘膜白屑满布,形状似鹅口,故称“鹅口疮”,亦名“雪口”。本病可发生在口腔的任何部位,一般多发于舌、颊、软腭、口底。大凡成人发生此病多较婴儿为重。最早的文献,首见于《黄帝内经》,如《素问·气厥论》云:“膀胱移热于小肠,鬲肠不便,上为口糜。”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之口腔念珠菌病,或为球菌感染性口炎。 。。。。。。 宜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祛腐生肌,首先清洁口腔。 可用《包氏喉证家宝》青药:制矾1g,百草霜0.3g,灯草灰0.3g,粉甘草末1g,薄荷1g,梅片0.3g,研为细末。撒患处,日撒5~6次。 亦可选用《景岳全书》绿云散:黄柏、青黛。或《寿世保元》牛黄散:牛黄、冰片、朱砂、雄黄、青黛、牙硝、黄连、黄柏、硼砂,吹患处。 方解:青药:方出自《包氏喉证家宝》。“配成青色”,故名。枯矾味酸涩气寒,功于解毒医疡;冰片辛散苦泄,芳香走窜,外用功于宣毒止痛,防腐水肿;百草霜味淡微辛,具消肿止血之功,故可用口舌诸疮;灯心甘淡微寒,寒能清热,淡可渗利,故具清泻心火之功,烧存性,可消肿敛疮止血;薄荷味辛性凉,其气芳香,轻清凉散,善清上焦热邪,故为口舌、咽喉肿痛之用药;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药性。故包三述谓此方“消痰、清热、解毒、却风”,“最为神爽,乃第一紧要药”。 绿云散:方出自《景岳全书》,药用青黛味咸性寒,具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之功,为解毒医疮之用药,外用有吸湿之效,不论内服外用,为湿疮、湿疹、口舌咽喉溃疡之要药;黄柏苦寒沉降,长于泻肾家浮游之火,可导三焦之热邪从下焦而解,外用以其清热燥湿之功,佐青黛而为解毒医疮之治方。 牛黄散:方出自《寿世保元》,内寓冰硼散、雄柏散二方之效。方中牛黄味苦性凉,以其清热解毒之功,而为小儿胎毒、痈肿疔疮、咽喉烂肿、牙疳口疮、口糜牙宣之要药;佐以青黛、黄连、黄柏,增其清热解毒之功;冰片、硼砂、朱砂、牙硝(即芒硝)四药,乃《外科正宗》之冰硼散,以其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为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外治之方。雄黄外用有解毒消肿之功。其与黄柏、冰片相伍名雄柏散,亦清热解毒、消腐燥湿之外治方药。故牛黄散乃口腔溃疡外治之良方。 本文节选自柳少逸著《口腔病中医临床讲记》,题目是编者加的。 复健王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daia.com/qdry/5031.html
- 上一篇文章: 痔疮发作,真的只能手术吗可以试试这几个用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