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扬州瘦马”到“故相下堂妾”

被卖至归家院的那年,她仅有5岁。

我早已记不起自己5岁时在做些什么,但必定也是有父母倚仗,衣食无忧的。

归家院,归家院,而她却再也无法归家了。

其时红遍江南的名妓徐佛,赋予了她姓名—杨媛。从此她的人生驶入了新的河段,至于河床或宽或窄,河水或缓或急,却不由得她来分辨了。

归家院里,尽是衣香鬓影,吴侬软语。7岁时,她开始学习各种技艺,读书认字、品茶、下棋、跳舞,为的却是取悦各色男子。

“扬州瘦马”,与马无关,却道尽了古代无数身世凄苦女子的血泪。她们如同弱小的马匹一般,被他人凌辱摧残,如货物般,被人品评挑选,予取予求。

她不爱那些莺莺燕燕的诗句,却为岳飞的“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激动不已,为花木兰、梁红玉巾帼英雄的形象赞叹不已。

也许,从那时起,便注定她不会如自己那些姐妹般屈服妥协于命运,她要把握自己的人生。

崇祯五年,她成为吴江故相周登道的小妾。此时周已60来岁了,而柳如是年仅14。

巨大的年龄差距横亘在两人之间,自然谈不上是爱情。但周毕竟待她很好,却也因此引发了周大夫人的怨恨。

在周伤寒病倒时,周大夫人设计诬陷她与小厮有染,她终是被逐出府。

人生的风帆不得不驶入又一个岔路口。

她为自己取名杨影怜,孤影繁华落,自是影怜人。从此,她要掌好自己人生的风帆。

明月愁心两相映,一支素影独堪怜

她再次重返归家院,并以“故相下堂妾”为名号,引得男子络绎不绝,欲成为其座上宾。

便在此时,她在云间大学士陈继儒75岁寿辰宴上,与云间三公子之一的宋辕文相遇。

宋为云间三子之一,博学多才,且年轻俊秀,又对她一往情深,两人的相恋似是理所当然。

相恋时,自是有一番缠绵情意。泛舟湖上,饮酒作诗,美好似乎总嫌太短。

宋母因她青楼女子的身份,不愿儿子与她一起。宋辕文亦生性懦弱,两边都舍弃不下,彷徨犹豫。

与宋相比,她虽是女子,对待情感却更为果断决绝。他既负了她,她又何苦为这样没有担当的男子郁郁伤怀。

于是有了白龙潭上那令人震撼的一幕。她看着面前曾爱过的男子此刻怯懦恐惧的面容,冷笑着举起倭刀,砍在了那把凤梧琴上,七根琴弦俱断。从此两无瓜葛。

爱情里,似乎总是如此,一个人爱的姿态越卑微,另一个人就越是不在意。无论是低到尘埃里的张爱玲,还是被历史遗忘的梅兰芳的原配夫人王明华。

吴江地区遣散流妓的命令,使她不得不离开这个有过欢喜也有过痛楚的地方。松江,成为她又一个新的开始。

在这里,同样是云间三子之一的陈子龙,用他的悉心照料、温柔抚慰,拨开了她内心的云翳。

她为他作《男洛神赋》,他效张敞为她画青黛眉。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她原以为总算觅得良人,但命运从来覆雨翻云。

其时,陈子龙早已有了妻子张氏。在他赴京赶考后,张氏费尽心机,下毒,为陈子龙纳妾、大闹小红楼,如是种种,柳如是终是选择黯然身退。既是不愿陈子龙为她背上“违背慈命,忤逆不孝“的骂名,也是自己不愿陷入日日与张氏勾心斗角的境地。

我叹息柳如是波折的命运,几番情感纠缠,都未得善了。也并不憎恨张氏的种种行径,毕竟没有哪个女子会希望自己所爱为他人倾心。

只是心疼那些如柳如是一般的女子,生活在动荡飘零的时代不是她们的错,被卖入青楼身世不由自己不是她们的错,在错的时间错的地点爱上错的人同样不是她们的错。只因为被命运强加的青楼女子的身份,便注定无法如寻常女子般,相夫教子,安度余生。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她再次选择离开,一路南下至苏州。

此时,她已有21岁,再次为自己易名,姓柳,字隐,名如是,取自南宋词人辛弃疾的《贺新郎》“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在好友草衣道人的居所里,她邂逅了生命中最后一个男人—东南文宗钱谦益。一句“最是西泠寒食路,桃花得气美人中”令钱大为激赏,并和诗曰:草衣家住断桥东,好句清如湖上风。近日西泠夸柳隐,桃花得气美人中。

她仰慕他的才学,他亦深爱她的才华风姿。

虽然彼时钱谦益已近花甲,而她尚容颜明媚。但爱足以跨越一切年龄、身份、家世的鸿沟。

当时朝廷有规定,青楼女子脱籍从良嫁人,只能在夜晚迎娶。他却不顾众人阻拦,以正妻之礼娶她进门,让她能同寻常女子一般光明正大地嫁给自己所爱。

影片里,两人坐在迎娶的画舫内,任凭两岸人的嘲讽、讥笑,任凭他们砸来的石块、菜帮子。

她问他:

你不怕我出身青楼,辱没门楣?

你不怕庭院深深,家族是非?

你不怕世道险恶,人言可畏?

钱谦益只轻轻携着她的手说:“我不怕。“

他为她建我闻室,如是我闻。

他对她说:“不想写诗不想读书不想操琴,你就听风晒云看太阳。“

他是众人仰慕的东南文宗,他早已不再是年轻俊秀的翩翩公子,却为她做尽了浪漫温柔事。

海内如今传战斗,田横墓下益堪愁

彼时,国家时局日益动荡,吏治腐败,东厂、西厂太监专权,大明王朝已是风雨飘摇。

公元年三月十九,李自成大顺军攻破北京,崇祯皇帝在景山自缢。

四月,八旗入关,明王朝覆灭。

八月十五,弘光帝继位南京,钱谦益出任礼部尚书。

不久,清兵南下,弘光小朝廷亦行将灭亡。

便在这朝代更替、人人惶惶的时刻,柳如是显示出了一个女子的铮铮铁骨、拳拳赤诚。

清军兵临城下之时,钱谦益和其他官员决定献城。柳如是劝他一同投水殉国,认为只有如此方能既保全了全城百姓不受屠戮,又能保全贞节不致为后世辱骂。

只是钱谦益终究选择苟活。他说:“要活下去,带着更多人活下去才更重要呀!”

处在历史漩涡里的人,或许觉得钱是懦弱,贪生怕死。可站在那段历史之外的我们,若以“朝代之更替如四季之轮回、荣枯之天道”的态度来看,钱的行为又未尝不是一种对黎民的保全,毕竟“大明可亡,天下不能亡。”

所以我并不认为两人有对错之分,他们只是各自做了自己认为对的事罢了。

我敬佩柳如是的爱国赤城,敬佩她敢决绝赴死,敬佩她虽为女子却比许多男子更为傲骨铮铮,却也谅解钱谦益的苟活态度,为天下计。

此去柳花如梦里,向来烟月是愁端

顺治四年,钱谦益因黄毓祺反清案被捕入狱。

此后,柳如是四处奔走,救出了钱谦益。

她不愿丈夫为后人唾弃,于是鼓励他与尚在抵抗的郑成功、张煌言等人联系。并与钱谦益一道卖掉珍藏多年的藏书,资助抗清义军。

但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明朝覆灭,终为定论。几番挫败,郑成功终究放弃反清,去往台湾。

此后,两人相守在钱谦益为柳如是所建的红豆山庄里,红颜白发,两相携手,互慰平生。

年,钱谦益忧愤离世。

乡里族人聚众欲夺其房产,为保护钱家产业,她用一条缕帛结项自尽。

或许,这便是所谓的生死相随、同尘与灰吧!

回溯柳氏一生,为命运拨弄流落风尘时,她不随俗浮沉,不与世妥协,奋力掌控自己人生的风帆;在爱情里,她当深情时且深情,当决绝时亦决绝,听从己心;面对王朝覆灭,她铮铮铁骨敢为国赴死不输男儿……这便是柳如是,一个惊艳了后世无数目光的传奇女子,也应如是。

最后,便以电影里的这段旁白作结吧:

自从赤条条地被抛入红尘

经历了那么多人

那么多事

那么多岔路口

那么多无奈

我才明白

我们永远无法理解发生在我们生命中的所有事

后来,我用尽一生的时间

只为擦净六根所沾染的灰尘

只为心无挂碍

重返宁静

作者简介:叶寒,喜欢文字,愿用它支撑自己的生活与灵魂。

往期·撷录

(扫描







































北京好白癜风专科医院
著名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weiziz.com/qdry/4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