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布斯说过:

StayHungry,StayFoolish。

这位大学没有毕业的苹果创始人,应邀在斯坦福大学毕业生典礼上发表演讲。

这是他演讲中说的最后一句话,也是最重要的一句话。

这句话老在我脑海萦绕。

因为,最近一周,遇到三个似乎Foolish的人。

这三个人却打动了我。

老边的卡那洼其

老边,姓边,名疆,年逾花甲的云南汉子。

老边父亲当年是驻扎在云南边陲的部队军官。老边当年就在滇缅边界出生,父亲手捧这小生命坐车一路颠簸到昆明,故取名边疆。

而今,他在大理苍山山脚,无为寺前,正在打造中国最有品味的养生酒店:大理Kanawaci(卡那洼其)养生酒店。

据说,卡那洼其这块地,就是年前大理国的帝王古刹所在地。

当年大理古国,前后多年有10位帝王,包括段誉等在此削发为僧,拜佛理政。

而无为寺里供奉着药师佛,掌管着天下安康。

Kanawaci,是印尼语,水边之城,是印尼力宝集团在雅加达打造的华人领地。

而今,力宝主席李文正老先生想在中国投资康养酒店,就选择了这块风水宝地。这个投资的项目,也寄托了这位知名海外华人与故土的情怀。

老先生将这份情怀委托给老边。老边用云南人特有的那份厚道不负托付。

别人做酒店,最多2-3年就竣工。可老边为了做这个项目,从12年签约,至今已经7年了,仍未交付。

因为他设计就用了3年。

为了设计,老边跑遍了世界各地,亲自去住过和体验过世界上多个各式各样的知名养生度假酒店!

他收罗了这些酒店的所有资料,多个酒店,每个酒店都整理出厚厚的一本资料,有多份资料摞起来比两层楼还高!

他想找出有利于项目的每一个细节,小到一个牙刷,一双酒店客人所用的拖鞋。

他邀请由世界酒店设计排名第一位的美国WATG进行建筑设计;

而小体量别墅由Harvard研究生设计师团队承担;酒店公馆部分室内外由台湾设计师程绍正韬先生主持设计。

设计方面也是世界级的高手;酒店、公寓内装设计由亚洲著名团队CCD操刀,项目监造团队是聘请资深的中国最大型地产集团的总工、总监担任。

做地产的人都清楚,容积率就是利润的代名词。

卡那洼其项目,政府批准的容积率是1.2,他却只做到0.48!

别人都觉得老边傻,哪有这样做地产的?

站在酒店的任何一个角度看上去,你感觉看不到太多的建筑,但是地下却有1平方米的建筑,这个叫做“负建筑”。”

选择往地下做建筑,就是不想给苍山自然环境带来太多的建筑干扰。

老边目的就是“去建筑化”、“去地产化”。

“以后,卡那洼其这个酒店里的餐厅只做养生餐食。这在全中国的酒店中首开先河。”

老边告诉我,他黑黝黝的脸庞透露出坚定的神色。

在上海去黄山的高铁上,我抽空看完了电影Youth(年轻气盛)。

影片讲述的是两位老人在阿尔卑斯山脚下的一家酒店度假时发生的故事。

关于生命、年轻、衰老和情谊的故事。

里面有这样一句台词,我觉得很适合老边。

“聪明的人没有品味。(intellectualshavenotaste)”

这个云南汉子,面色黝黑,衣着普通,而且已经不那么年轻了,却做着好有品味的事业。

要有品味,想必是用笨功夫。

什么叫品味?

俞敏洪曾这样分析过笨和聪明的关系:

“从北京到天津,聪明的人一定会向东走,在几个小时后就能够到达天津。

愚笨的人可能会向西走,几年以后绕地球一圈走到了天津,但笨人并不一定吃亏,因为这几年中他实际上已经游历了全世界的山山水水,经历了人世间的风风雨雨;在万里苍茫之后再来看天津,其色彩和深度绝非几个小时后到达天津的人能够相比。”

从北京到天津,东行坐高铁,很快,这是个聪明的选项,但这个不叫有品味。

不走捷径,西行绕地球一圈,万里苍茫行,看似很笨,但这才叫品味。

真正懂旅行的人,叫驴友,真是恰当。

愚园路上的愚和遇

在法桐摇曳的上海愚园路上,汉庭酒店旁边,有个街边小小茶堂。

很不好找。因为它没有招牌。

导航到附近,四处寻觅不得,弄堂保安告知,酒店左边好像那边有个茶庄,但口气似乎也不肯定。

果然,左边有个开间不大的铺子,藏在几片灰白色的麻布帘子之后。

穿过石子、条石、绿植散布的茶庄前小花园,掀开垂下的麻布帘子,迎面是一扇小小的旧木门,门内里面很静、灯光昏暗。

脱鞋拾木阶而下,进入这个一百多平的小空间,有种说不出的奇幻感,仿佛进入南疆喀什老城维族人的旧泥巴房子,又似乎如同陕北的窑洞。

四周墙壁都是黄泥敷就,墙上空空如也,除了满眼的黄泥,实在没有什么可以看到的。

泥墙上有排洞,洞里有烛光。

墙壁上方堆积着厚厚的黑褐色的草,主人说,这是从西藏一根根采集来的的鞭马草,散发出独特干草的气息。

茶堂中随意摆放着主人精心收集来的旧物件,木桌、灯盏、铜壶、铁壶、花瓶、功夫杯、陈年老茶------件件价格不菲,而且都是故事。

即使来客本自陌生,草席上席地相对而坐,面对一张老茶台,举头却瞥见一片昏黄的灯光,斜射到泥墙上,如同夕阳穿过天窗而来,布撒一些温暖在这安静的空间里。

在若有若无的背景音乐衬托下,一呆就是几个小时,一任小窗外行人憧憧影影而过,自不知时光的流逝。

主人是个85后的年轻人,为了和设计师一起创造这小小空间,光设计师的费用就花了30多万,前后总共投入多万,可几乎不对外营业,所以也没有招牌。

主人只是想为自己创造一个发呆的空间。

偶尔有路人好奇,叩开木门询问,想进来一探究竟,却总是被告知改天再来。

据说在寸土寸金的上海滩,这样的玩法,许多人觉得这个茶堂的主人有点不可思议。

按照主人的话说:这是一个爱自己的地方。

“我以后也不打算营业,就是想在这里,遇见一些有缘的朋友。”

既然无店招,我姑且为它取名:

愚。

愚园路上,怎么能没有一个叫“愚”的空间?

我觉得,愚和遇是相通的。

“禺”本意为:山之角落(两边一夹角)。后引申指“(道路)不通达”。

即使从字面上看,禺+心=愚,不就是心之上的相遇?

只有愚才能遇。

聪明人之间只是聚。

这不是为聪明人准备的地方。聪明人来了肯定呆不住。

但只要沉下心来,却可以在这个小小的角落,首先遇见你自己,然后遇见想见的一切。

愚,不易。

只因愚,须用心,非用脑。

相遇,更不容易。

需两个未曾谋面的“愚”人,各自出发,在那角落相见,那就是相遇了。

这世界上,没有人是准备好的。

带着一颗没有准备的心,在拐角遇到,是不期而至。

真正的初恋,不都是笨笨的相遇?

如此笨,才难忘。

老杜的乡绅别院

因为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10年前,老杜从华为行政总裁的位置上不得不退休。

他选择了隐归田园。和夫人一起,在离故乡公里的黄山西溪南做起了现代乡绅。

老杜学的是通信技术专业,他是华为第一代交换机项目的参与者,担任华为高管多年,而今却成为一个“乡绅”。

当我们到达老杜他的清溪涵月乡绅别院时,老杜和夫人热情迎了上来。老杜身着布衣,头发花白,黝黑的面庞,带着微笑,整个就是农夫的模样,但骨子里却透出儒雅淡定。

这个位于黄山脚下的现代农耕庄园,占地40亩。

老杜是安徽人。10年的乡村生活,让他面色黝黑,如农夫一般。之前让他不得不离开华为和深圳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神奇地好了。

老杜说,之前是亩。我们主要是自己住,后来觉得太大了,就退回去60亩。够了。

别院是典型得徽南建筑风格,白墙黑瓦下,蔷薇花此时开得正艳。

院子中间湛蓝的游泳池里,倒影着房子剪影。30多间客房,都是砖木结构,里面的装饰简朴大方,设备却非常现代。

我们到时,正值中午,老杜和夫人在溪边的松鼠餐厅户外招待我们午餐。

之所以得此名,是因每到秋天,松鼠会在餐厅里面的木梁上跳跃。

餐厅外面,遮阳伞下摆放着几张长桌。餐桌上花瓶里,蔷薇盛开着。

沿岸是流淌的溪流。溪边都是枝繁叶茂的大树,溪对面就是一片油菜地。

不远处的厨房外面,吊挂老杜自己腌渍的两个大火腿。

火腿下面是碾米的谷仓和磨盘。

餐桌上摆放着几样蔬菜,都是老杜自己种植的蔬菜。连大米和菜油都是自己产的。

我最喜欢那道“薄荷炒鸡蛋”。

老杜指指溪边:

“就是这边采的薄荷。”

餐桌上,我问老杜,什么是现代乡绅的精神?

他说:“就是三自经。自然、自律、自在”。

老杜慢慢地道来:

“我这里不允许抽烟。也不能大声喧哗。上次黄山市委书记过来,忘记掐掉烟头。也马上出去扔掉。”

有些不搭调的客人他是拒绝入住。

“上个月,有一群哈雷摩托的发烧友,想来我这里住,他们都有钱,又喜欢收藏雪茄。我告诉他们:我们不是一路货,拒绝了。”

老杜说话很缓慢,有时略微显得木讷。

午餐结束后,老杜慢悠悠地带我们在庄园四处参观。

晚春的田野上,到处都是浓绿。

远处天际线是青黛的黄山诸峰。一路是菜地、油菜、稻田、树林里的鸡鸭鹅、田野里的山羊、桃树、古亭、河流。

他带我们去参观农舍的堆肥处。有的堆肥处还插着测试的仪表。

他来到堆肥的棚子里,随手抓起一把有机肥料,让我们闻一闻:

“一点不臭,有泥土的芳香。”

“好的堆肥是香的。”他补充道。

我闻了,的确是泥土芳香。

老杜种蔬菜、种油菜、都是在草地里种菜,他从不翻土。他说,这样不会水土流失。

园子里都是极致生态化,建了蚯蚓塔给蚯蚓生息、捕苍蝇给蜘蛛食,看见蛇也不打。

老杜带我们在田野中生食野菜、红莓,还蹲下来给我们介绍几种特别的植物,它们自身的根去松土。这叫农耕法种的“根种”。以根养根。

老杜依然慢悠悠地说:

“可以不夸张地说,我现在是顶级的农业专家。我和世界上许多农业顶级专家都常常交流。现在,农业有关大学常请我去讲课。”

自从10年前,来到这田野做农夫以来,他从头开始,研究各种农业耕作放法,探索人与自然相处的各种流派,包括英国芬德霍恩的生态村理念。

他提出现代乡绅的生活方式。

我忽然想到老杜的老东家任正非。

他在回顾他当年创办华为时,也就是没有其他办法,懵懵懂懂选择了通讯业这一行,根本不懂这一行业的残酷。

他说,如果当时聪明一点,就不会选择通信这一行业。等到有点明白,但已经没有办法回头。

任正非说:

“华为的成功密码就是坚定不移20多年只对准通信领域这个‘城墙口’冲锋。”

在华为财报开篇也有类似的描述:

“华为30年坚持聚焦在主航道,抵制一切诱惑;坚持不走捷径,拒绝机会主义,踏踏实实,长期投入,厚积薄发;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艰苦奋斗,坚持自我批判。”

老杜10年来也是对着城墙口冲锋,只不过这城墙口换成了土地、肥料、油菜!

老杜啊老杜,你对得起你在华为号的工号!

晚上,老杜陪我们到活动室打桌球。

快要结束时,我还想探究老杜的生活状态,老杜还是徐徐道来:

“在正确的道路上散步,这就是我的理想状态。”

散步,散步,他这散步,一散就是10年。

可能未来还有一个又一个10年。

我忽然想到一句话:灵魂的移动是缓慢的

怎么来评价这样一个灵魂呢?

同行的文旅大咖包子,在去黄山机场的路上,对老杜有个评价:

“他是已经接近自我实现的状态。”









































北京治疗白癜风花多少钱
哪家看白癜风的医院较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weiziz.com/qdry/4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