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中药有讲究
中药疗效与煎煮方式密切相关,今日科普教你正确煮药方法。煎药工具有讲究煎药器皿宜选择砂锅、瓦罐(受热均匀、化学性质稳定)。忌用铁、铝、铜等金属器皿。药物中所含鞣制、苷类物质会与铁、铜发生反应,生成鞣制盐类,降低药物疗效、甚至改变药性,服用后非但不能起到治疗效果,甚至可能加重病情。 加水量有讲究 中药加水量受饮片质地、剂量、火候、煎药时间等因素影响。一般第一煎加水量高出药面2-3cm,第二煎加水量与药面齐平。加水量也应根据药物性质及方剂类型灵活应用,如质轻药材加水量宜多;质重饮片加水量宜少;矿物药、滋补类药物煎煮时间长加水量宜多;解表剂煎煮时间短加水量少;小儿内服汤剂可适当减少加水量。煎煮时间有讲究 煎煮前用水浸泡一段时间,既有利于有效成分充分溶出,又可缩短煎煮时间,避免因煎煮时间过长而耗损与破坏部分有效成分。一般药物可用冷水浸泡30分钟,并适当搅拌;以果实、种子为主的药可浸泡1小时;夏天气温高,浸泡时间需相应缩短,以免腐败变质。中药饮片通常都是去除杂质后经加工、炮制、干燥后制成,可直接用于临床。如果药材中有少量泥沙,用水冲洗一下即可,切忌浸洗(水洗可使中药里的水溶性有效成分流失,从而降低药效),如青黛粉、葶苈子等粉末状或细小颗粒状药材,水洗会使药物流失;炙甘草、胆南星、酒大黄等在制作过程中加入蜜、酒、胆汁等辅料,辅料易溶于水,水洗易致部分辅料丢失。通常每剂中药一般煎煮2次,质地厚重药和滋补药剂可煎3次,中药煎煮完毕后立即滤出,将药液合并均匀,分次服用。不同药物煎煮时间各不相同 一般药物:先用武火煎煮,煮沸5min后改用文火煎煮20~30min,滤出药液,药渣加开水煮第二煎,二煎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煎15~20min。解表药、清热药、芳香化湿药、行气药等质地轻或含芳香性成分较多药物:煎煮时间适当缩短,头煎煮沸后再煎10~15min,二煎煮沸后5~10min。补虚药、矿物药及根茎类等质地厚重坚实、不易挥发的药物:煎煮时间适当延长,头煎煮沸后,再煎40~50min;二煎则再煎30~40min。 注意:煎煮时间从药液煮沸后开始计算。 “另包”煎煮有讲究 部分药物因其性质、性能、临床用途不同,所需煎煮时间也不同,处方中会写脚注标明,以便配方时另包及煎煮时参考。煎糊后不宜再加水煮服对于煎干尚未煎糊的药物,重新加适量水,稍煮片刻,仍可服用。但中药汤剂煎糊后,不能再加水煮服。炮制药品与生品性味功能不同,临床应用也不同,有时需用生品,有时需用炒制品,有时需用炒炭品。如果将药煎糊,相当于将药物炒制或炒炭,从而减低或改变药性,不但不能得到应有的疗效,反而会损害人体。如解表药荆芥,煎糊以后变成荆芥炭,失去解表作用,反而产生止血效能。因此,对于煎糊药液,宜立即倒掉,洗净药锅,重新换新药加水煎煮。今日科普就酱~BestWishes?刘考拉?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daia.com/qdls/5532.html
- 上一篇文章: 退伍的军人们注意了,凭退伍证能领取这三种
- 下一篇文章: 健康中药煎糊了可以加水继续煮吗关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