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法是指中草药的内服和外用方法。

外用法一般用于外科、伤科、以及眼耳口腔等疾病,应用方法很多,如灸法、敷药法、洗浴法、吹喉法、点眼法、温烫法、坐药法等。内服法有汤、丸、散、膏、露、酒等区别,适应范围较广。由于内服法的“汤”剂,在临床应用上最为广泛,而且它的服用法对于药物的功效、病情的需要都有着重要的关系,所以下面着重介绍“汤”剂的服用法。

“汤”剂的服用法,又可分为煎药法和服药法,前者是在将药物煎煮成汤药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后者是在服药时必须注意的方面。

煎药法

1

用水

以清净而无杂质的河水、井水以及自来水为宜。入煎以前最好先用冷水将药物淹设并略高一些,浸泡半小时后再煎。

2

火候

需要根据药物性质而定。如气味芳香、容易挥发的花叶类药物,一般须武火急煎,煮一、二沸,即可服用,否则煎煮过久,可能丧失药效;如滋腻质重,不易出汁的根或根茎一类药物,一般须文火久煎,否则没有煮透,浪费药材。

3

时间

一般药物煎煮20~30分钟。但是对于一些矿石贝壳类药物,如石膏、磁石、赭石、生龙骨、生牡蛎等不易出汁的,就需要先用水煎15~20分钟,然后再加其他药物同煎。另外,还有一些含挥发油的芳香药物,如砂仁、藿香等久煎容易丧失药效的,就应该在一煎时,药物将要煎好出锅前5分钟时,再放入。

其他有些粉末或含淀粉较多的种子类药物,应该“包煎”,即用布包起来煎煮,以免烧焦或使药汁浑浊,如青黛、蒲黄、车前子等;有些贵重药物需要“另煎”如人参;“烊化”如阿胶等;有些药物不必煎煮,如芒硝、川贝母粉、羚羊角粉等,只要将药汁冲入溶化后即可服用。

服药法

1

服药量

一般每天1剂;病情严重的,如急性病、高热等,可以考虑每天服2剂;至于慢性疾病,也可1剂分2天服用,或隔1天服1剂。每剂药物一般煎2次,有些补药也可以煎3次。每次煎成药汁~毫升,可以分头煎、二煎分服,也可将二次煎的药汁混合后分2~3次服用。

2

服药时间

一般每天服药2次,上午1次、下午1次,吃饭后1小时左右服用较好。治疗失眠的中药下午1次、临睡前1次,但也有认为病在上焦的适宜于饭后服,病在下焦的适宜于饭前服。至于驱虫药最好在清晨空腹时服用,治疗急性病症就随时可服,不要拘泥规定时间。

3

服药温度

一般应该在药液温而不凉的时候饮服。但对于寒性病症则需要热服,对于热性病症则需要冷服;真热假寒的病症,用寒性药物而宜于温服,真寒假热的病症用温热药而宜于冷服。如果服用进补的药后,出现口干、口渴、鼻出热气等“上火”症状,也可再次服药时,将药的温度降低一些,可以缓解“上火”症状。

上述内容为一般常见情况,在临床中还应遵医嘱煎药服药。

我们以原版中医恭候在这里

期待您的到来

医院

医院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团结湖北路2号

(东三环长虹桥往南50米路东)

乘车路线

地铁10号线团结湖站C出口

(公交长虹桥或团结湖站)

预约电话

-

上午08:00~12:00

下午13:30~17:00

垂询电话

-(咨询)

-(预约)

门诊时间

07:30~21:00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daia.com/qdls/5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