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黛

青黛为中药名,出自《药性论》。为爵床科植物马蓝、蓼科植物蓼蓝或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叶或茎叶经加工制得的干燥粉末、团块或颗粒。在古代青黛被当作颜料,用于印染布匹、画眉等,后来渐渐发现其拥有很好的药效,随即入药。白居易在诗中写道:“小头鞋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用以描写少女清香纯朴、亭亭玉立之风姿。诗中少女用以“点眉”的青黛,也是一味具清热解毒之功效的中药。

中药

青黛

青黛为深蓝色的粉末,体轻,易飞扬;或呈不规则多孔性的团块、颗粒,用手搓捻即成细末。微有草腥气,味淡。取本品少量,用微火灼烧,有紫红色的烟雾产生。

味咸,性寒。归肝经。

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泻火定惊。用于温毒发斑,血热吐衄,胸痛咳血,口疮,痄腮,喉痹,小儿惊痫。

脾胃虚寒者禁服。

药用配伍

擦牙牛黄青黛散

组成为牛黄、青黛,硼砂,朱砂、人中白(煅)、龙骨(煅),冰片。共研细末,先以甘草汤漱口,再上此药。主治青腿牙疳。

——方出自《医抄类编》

清咽滴丸(中成药)

组成为薄荷脑、青黛、冰片、诃子、甘草、人工牛黄。疏风清热,解毒利咽。用于风热喉痹,咽痛,咽干,口渴;或微恶风,发热,咽部红肿,急性咽炎见上述证候者。含服,一次4~6粒,一日3次。孕妇禁服。中药故事故事一《广五行记》记载:唐永徽中,绛州一僧,病噎嗝不下食数年。临终命其徒弟曰:“吾死后,可开吾胸喉,视有何物苦吾如此?”及死,其徒弟依命开视其胸,得一物,形似鱼而有两头,遍体悉似肉鳞。安钵中,跳跃不已。戏投诸味,虽不会食,皆化为水。又投诸毒物,亦皆消化。一僧方作蓝淀,因以投之,即恐惧奔走,须臾化成水。世传淀水能治噎疾,即本于此。今方士或染缸水饮人治噎疾,皆取其杀虫也。蓝淀即蓝靛,为青黛之别名。故事二《本草纲目》载有“家财数百万,募能疗者”的故事:张荐员外在剑南为张延赏判官,忽被斑蜘蛛咬顶上。一宿,咬处二道赤色,细如箸,绕项上,从胸前至心。经二宿,头面肿痛,大如数升碗,肚渐消,几至不救。张公出钱五百万,并荐家产又数百万,募能疗者。忽一人应召,云可治。张公甚不信之,欲验其方。其人云:“不惜方,但疗人性命尔。”遂取大蓝汁一碗,以蜘蛛投之,至汁而死。又取蓝汁加麝香、雄黄,便以蜘蛛投入,遂化为水。张公因甚异之,遂令点汁于患处。两日悉平,作小疮而愈。

特别提示:本文所提药物及方剂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代替处方,中医讲究辩证施药,用药因人因病而异,医院,请医生诊断后,针对个体症状,提出用药方案。

—END—

内容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查询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袁嘉璞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daia.com/qdls/5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