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的费用 http://m.39.net/pf/a_5059033.html

倾听老成都的声音

作者:庄德琴指导教师:张文碧

一座亘古不变的城,流淌着一世长流的锦江。它随着时光流逝,沉淀历史的芳华。它倾听着文人雅士传世的诗歌,领略着润物细无声的雨雪。那是一座宁静、富饶、开满芙蓉花的城市——成都。

老成都的声音,回响在芙蓉花里。那时的成都尚栽满十万芙蓉,锦江河畔,和风吹遍,风起云涌,花开花落。芙蓉花的气息,细微而芬芳,残存着砚台上匀净的研墨声响。多少文人雅客洗净笔墨,抒写缱绻的风景。那锦江水面上漂浮着一叶叶扁舟,是它,孕育了千千万万成都人。渐明处,夜色里繁华盛丽的城,江边闲庭信步的游人,掩映在万千灯火与芙蓉花影里;街头巷尾依旧充斥着叫卖的喧嚣。这,是一种窸窸窣窣绽放的声音,是一种细琐柔软的生命过程。成都的声音自有它深长繁冗的温柔。

老成都的声音,叩响在盖碗茶里。一盏青花瓷,十里茶香。那时的成都大街小巷尽是茶馆,廊檐屋角都是铃铎般细腻清脆的瓷碗碰撞的声音。茶馆里高朋满座,老茶客可以一呆就是一天,一天里的讯息都在络绎不绝的茶馆里递送。茶馆是一个顶好的自由地方,那些高谈阔论的声音,那些翻动报纸的声音,那些学生写字时笔划过书卷的声音在沙沙作响。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那一盏一盏碧绿的盖碗茶,倒映着成都人的悠闲与自在。那是一种平和流淌的声音,那是洗尽铅华、用时光沉淀的民族文化。成都的声音自有它宁静怡然的恬淡。

老成都的声音,唱响在梨园行里。那时,中国人尚且将听戏作为一种雅致的消遣。然而,于成都,川戏是一种艺术。变脸、喷火、四川高腔,博得满堂喝彩。花旦华丽繁复的头面闪烁着珠宝的光彩。悠扬的乐声总是会余音绕梁——戏台上锣鼓喧嚣,铮铮乐声中是家喻户晓的唱段——《柳荫记》、《玉簪记》、《红梅记》……似乎永远也唱不厌。那是一种繁华绚丽的跳跃之声,一种风风韵韵的凝固美感。成都的声音自有它大开大合的气势。

时光荏苒,现今成都万千高楼林立,街道上车水马龙。路标线,指引着成都人的前进方向;红绿灯,起伏着成都人的生命律动。亘古不变的,在锦里,在武侯祠,在青羊宫,在宽窄巷子……永远回荡着老成都的声音。

漫步在青黛色的廊檐底下,眺望这座还残存着历史古迹的城市。我想挥笔,描下满城烟雨;我想俯身,聆听芙蓉花开;我想穿越时空,一赏“海棠十万株,盛丽天下无”的一江繁华……

那是时光也带不走的地方,那是一座宁静、富饶、开满芙蓉花的城市成都——这座“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走近作者

庄德琴,九年级一班学生。平日不苟言笑,唯习武修性,愿能在文山书海中长途跋涉,恣意生活,诗意栖居!

同学眼中的她,温文尔雅,端庄大方。她是同学心中的榜样,她是班级的引领者。在稿田里种植纯真与善良,收割美好与光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daia.com/qdzz/5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