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认命中药综合最后一期内含中药
回顾 先来看看你的上期学习情况 问题:含对乙酰氨基酚成分的中药在服用时应注意() 选项: A.不能与巴比妥类西药合用,可引起肝毒性 B.长期大量应用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 C.服用过量可引起低血糖 D.服药期间不得从事驾驶车辆、登高作业等工作 正确答案:A.B 投票 本期小测试 李俊梅资深双证执业药师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章节 第11章中药不良反应 第一节药物不良反应概述 考点1:药物不良反应概念 药品不良反应定义: 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 严重药品不良反应: 导致死亡;危及生命;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导致显著的或者永久的人体伤残或者器官功能的损伤;导致住院或者住院时间延长。 中药不良反应: 内容包括副作用、毒性作用、过敏反应、后遗效应、依赖性、特异反应性、致癌作用等。 考点2:不良反应分类 01 病因学分类 与药物剂量有关的中药不良反应: 苦杏仁,当大剂量服用时,呼吸中枢麻痹常为氰化物中毒致死的原因。 与药物剂量无关的中药不良反应: 如青黛 (1)特异质反应 (2)变态反应,亦称药物过敏反应,与药物的药理作用无关。 02 病理学分类 功能性改变 器质性改变 第二节 中药不良反应常见的临床表现 中药不良反应以皮肤及其附属损害最常见 考点1:肝、肾损害中毒表现 肝损害: 纳差、乏力、恶心、厌油腻,皮肤、巩膜黄染、尿黄等,胆红素升高、转氨酶升高,肝炎病毒检验全阴性。 肾损害: 肾功能急剧下降,氮质代谢废物积聚和电解质紊乱。 第三节 引起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因素 考点1:药物和使用的因素 品种混乱 炮制不当,如苍耳子,入药需炒黄去刺 剂量过大,如肉桂过量会发生血尿 疗程过长 辨证不准 配伍失度 考点2:机体因素 生理因素: (1)特殊人群(2)性别 遗传因素: (1)个体差异(2)种族不同 第四节医疗用毒性中药的 中毒反应和基本救治原则 考点1:乌头类药物 01 乌头类药物和 含乌头类药物的中成药 中药材: 川乌、草乌、附子、雪上一枝蒿等 中成药: 追风丸、追风透骨丸、三七伤药片、附子理中丸、金匮肾气丸、木瓜丸、小金丸、风湿骨痛胶囊、祛风止痛片、祛风舒筋丸、正天丸、右归丸等 02 中毒机理 主要有毒成分为乌头碱。一般中毒量为0.2mg,致死量为2~4mg。 03 中毒解救 清除毒物,在无惊厥及严重心律失常情况下,反复催吐、洗胃。 肌注阿托品0.5~1.0mg,根据病情可注射数次。如未见症状改善或出现阿托品毒性反应,可改用利多卡因静注或静滴。 对呼吸衰竭、昏迷及休克等垂危病人,酌情对症治疗。 绿豆、甘草、生姜、蜂蜜等煎汤内服。 考点2:马钱子及含马钱子的中成药 01 含马钱子中成药: 九分散、山药丸、舒筋丸、疏风定痛丸、伤科七味片等 02 中毒机制: 含番木鳖碱(士的宁) 03 中毒表现: 士的宁惊厥、痉挛 04 中毒解救: 保持安静,避免声音、光线刺激,吸氧。 清除毒物,洗胃、导泻。 对症治疗,痉挛时静注苯巴比妥钠0.2~0.3g。 肉桂煎汤或甘草煎汤服。 考点3:蟾酥及含蟾酥中成药 01 含蟾酥中成药: 六神丸、六应丸、喉症丸、梅花点舌丸、麝香保心丸、麝香通心滴丸等 02 中毒机制: 强心苷(蟾酥毒素) 03 中毒解救: 清除毒物。服用蛋清、牛奶保护胃黏膜并大量饮水或浓茶。 注射阿托品,服用颠茄合剂。 甘草、绿豆煎汤饮用,或生姜捣汁、鲜芦根捣汁内服。 考点4:雄黄及含雄黄的中成药 01 含雄黄的中成药 (含牛黄的都含雄黄) 牛黄解毒丸(片)、六神丸、喉症丸、安宫牛黄丸、牛黄清心丸、牛黄镇惊丸、牛黄抱龙丸、追风丸、牛黄醒消丸、紫金锭(散)、三品一条枪等 02 中毒机制: 含二硫化二砷(As2S2) 03 中毒表现: 口腔咽喉烧灼感、口中有金属味。各种出血。 04 中毒解救: 清除毒物。服用蛋清、牛奶、豆浆、药用炭等吸附毒物,保护黏膜,应用二巯基丙醇类。 纠正水液代谢和电解质紊乱,抗休克、肾透析等对症治疗。 甘草、绿豆煎汤饮。 考点5:含朱砂、轻粉、红粉的中成药 01 含朱砂、轻粉、红粉的中成药 牛黄清心丸、牛黄抱龙丸、抱龙丸、朱砂安神丸、天王补心丸、安神补脑丸、苏合香丸、人参再造丸、安宫牛黄丸、牛黄千金散、牛黄镇惊丸、紫雪、梅花点舌丸、紫金锭(散)、磁朱丸、更衣丸、复方芦荟胶囊。 02 中毒机制: 含汞,属汞中毒 03 中毒表现: 口中有金属味、流涎 04 中毒解救: 清除毒物。服用蛋清、牛奶等。用二巯基丙醇类、硫代硫酸钠等解毒。 纠正水液代谢和电解质紊乱,抗休克、肾透析等对症治疗。 甘草、绿豆煎汤饮,或以土茯苓煎汤饮 第五节常见中药品种的不良反应 考点1:中药饮片的不良反应 01 香加皮 不良反应表现: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 可能机制:含强心苷化合物,选择性的作用于心脏。 02 蓖麻子 不良反应表现:蓖麻毒素经呼吸道吸入、消化道摄入和肌内注射均可致人中毒,潜伏期一般为4~8小时。 临床表现:消化系统,口麻、咽部烧灼感;呼吸、循环系统;网状内皮系统;血液、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四肢麻木等;有时有过敏。 可能机制:抑制蛋白合成。 03 雷公藤 不良反应表现:雷公藤具有通经络的作用,广泛。在生殖系统可表现为精子产生和成熟发生障碍。 04 黄药子 不良反应表现:肝脏毒性 中毒解救:应用保肝药如葡醛内酯、维生素C、消炎利胆和降低转氨酶的药物等。 05 吴茱萸 不良反应表现:肝脏毒性 中毒解救:黄连煮水服。 06 鸦胆子 不良反应表现:胃肠道充血、双肾刺痛。 07 白矾 不良反应表现:硫酸铝钾中毒。 08 胆矾 不良反应表现:硫酸铝中毒,粪便多呈蓝绿色,口中有特殊金属味。 09 蜈蚣 中毒解救: (1)被蜈蚣咬伤后,立即用火罐拔出毒液,并迅速用3%氨水或5%~10%碳酸氢钠液或用肥皂水清洗伤口。 (2)半边莲、白花蛇舌草适量,捣烂外敷。 10 细辛 不良反应表现:呼吸中枢完全麻痹而致死。对肺脏的病理损伤最为严重。 11 苍耳子 不良反应表现:肝脏中毒。 12 苦杏仁 不良反应表现:呼吸麻痹而致死。 13 罂粟壳 不良反应表现:主要成分是吗啡、可待因、罂粟碱等,表现为昏睡或昏迷,抽搐,呼吸浅表,瞳孔极度缩小呈针尖样,血压下降等。 考点2:中成药的不良反应 01 壮骨关节丸 不良反应表现:皮疹、瘙痒,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胃痛,血压升高,肝损害。 可能机制:含强心苷化合物,选择性的作用于心脏。 02 克银丸 不良反应表现:有肝损害、剥脱性皮炎 03 白蚀丸 不良反应表现:肝损害。 04 痣血胶囊 不良反应表现:肝损害为主,腹痛、皮疹、过敏样反应、头晕、头痛。 05 鼻炎宁颗粒 不良反应表现:过敏性休克、全身过敏反应、皮疹。 06 雷公藤制剂 不良反应表现:广泛,严重者有肝肾功能异常。 07 维C银翘片 不良反应表现:皮肤及附属器损害。 用药指导: (1)维C银翘片含马来酸氯苯那敏、对乙酰氨基酚、维生素C,过敏体质者慎用。 (2)用药期间不得饮酒或含有酒精的饮料; (3)肝、肾功能受损者慎用;膀胱颈梗阻、甲状腺功能亢进、青光眼、高血压和前列腺肥大者慎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服药期间不得驾驶机、车、船,不得从事高空作业、机械作业及操作精密仪器。 08 珍菊降压片 用药指导: (1)含盐酸可乐定及氢氯噻嗪。 (2)防止撤药反应。 09 复方青黛丸(胶丸、胶囊、片) 不良反应表现:肝损害及胃肠出血。 用药指导: (1)出现肝脏生化指标异常、便血及腹泻等,应立即停药。 (2)孕妇和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肝脏生化指标异常、消化性溃疡、白细胞低者禁用。 考点3:中药注射液的不良反应: 主要为过敏反应 01 清开灵注射液 不良反应表现:以各种类型过敏反应为主。 02 双黄连注射剂 不良反应表现:过敏性休克,呼吸系统损害,皮肤及其附件损害。 03 参麦注射液 不良反应表现:过敏反应如心慌、气短、呼吸困难。 04 莲必治注射液 不良反应表现:急性肾功能损害、过敏样反应等。 05 生脉注射液 不良反应表现:过敏性休克、呼吸系统及心血管系统。 06 脉络宁注射液 不良反应表现:过敏样反应、心血管系统损害。 07 喜炎平注射液 不良反应表现:过敏样反应等。 用药指导:对穿心莲类药物过敏者及孕妇禁用。 08 红花注射液 不良反应表现:呼吸困难、胸闷、过敏样反应、过敏性休克、寒战、发热,心悸等。 用药指导:凝血功能不正常及有眼底出血的糖尿病患者禁用,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禁用。 第六节中药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 考点1: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方法 自愿呈报系统:覆盖面大,检测范围广,时间长,简单易行。 集中监测系统 (1)医院监测:针对性强、准确性高。 (2)重点药物监测:新药和进口药。 记录联结。 记录应用。 考点2: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报告范围 01 新药监测内的药品: 所有不良反应。 02 进口药品: (1)首次获批进口之日起5年内,所有不良反应; (2)满5年的,报告新的和严重的不良反应。 考点3: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程序 报告程序实行逐级、定期报告制度。必要时可越级报告。 考点4: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 01 因果关系分析评估: 无法评估、待评估、可能无关、可能、很可能、肯定六级。 02 评价原则: (1)用药时间与可疑不良反应出现的时间有无先后关系。 (2)可疑不良反应是否符合该药品已知的不良反应类型。 (3)停药或降低剂量后,是否减轻或消失。 (4)再次使用药品是否再次出现同样反应。 (5)可疑不良反应是否可用患者的并用药的作用、患者病情的进展等来解释。 祝大家取得好成绩~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weiziz.com/qdzz/4616.html
- 上一篇文章: 味中药功效与主治汇总表格版上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