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像唐朝的地方

雨林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长安

大唐长安,

更是激发了无数人的想象。

大气、包容、唯美、浪漫、气象万千……

唐长安城,它本身已成为IP和符号。

它,是无数人向往之时,

也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穿越所在

(华灯次第的唐长安城,来源/《妖猫传》)

就在这几天,万众瞩目的西商大会

在西安再次举行。

多位知名的企业家都来了。

万商云集、万客来访,可谓是群贤毕至。

“进了永宁门,就是西安人”

这,就让人想起唐长安城的包容开放。

(永宁门入城仪式,来源/曲江新区)

这次西商大会的主要举办地,

在千余年历史的曲江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曲水流觞、雁塔题名……

无数美丽的故事传说,都发生在这里

这里,是中国最像唐长安城的地方

(超长曲江全景图预警,摄影/

文心雕龙)

//诞生//

号称“八百里秦川”的关中平原,

它其实并非纯粹的平原。

我们需要刷新对西安基本地理格局的认知

它一半山地,一半平原。

从唐长安城向南,一直直到终南山,

就有曲江、少陵塬、樊川和神禾塬等地貌。

(西安及关中地形图,来源/网络)

”一马平川“,是西安给人的印象。

如波浪般起伏的美感,貌似与西安无缘。

其实,曲江有着独特的地貌

拥有引渠、蓄水、造园和栽植等最佳的地形。

所以,就有了西安最美的“天上街市”。

(曲江的曲折地貌,摄影/聂海峰)

秦时这里为天然池沼,称为“隑洲”,

建有著名离宫——宜春宫。

汉朝时期,因水波浩渺,池岸曲折。

“形似广陵之江”,故名“曲江”。

隋时成为皇家园林胜地,改称“芙蓉池”。

唐长安城,世界最大的国际都会

面积是汉长安城2.4倍,明清北京城1.4倍

曲江,成为长安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兴庆宫有直达芙蓉园的夹城(长米,宽50米)

(曲江在唐长安城的位置,来源/网络)

唐时,开始大规模营建曲江

凿黄渠、辟御苑、筑夹城、筑新开门,

唐玄宗在皇家禁苑修建了紫云楼、彩霞亭、

水殿、山楼、蓬莱山等建筑,

经过扩建,芙蓉园内宫殿连绵,楼亭起伏。

至此,曲江园林达到最高境界。

成为水域千亩、名冠京华的游赏胜地。

堪称“中国第一个公共园林”。

曲江流饮、雁塔题名、杏园关宴等典故,

更使曲江声名远播,文脉流长。

(曲江池复原图,来源/网络)

//归唐//

中国很多的古老城市,千年已往,

绝大多数都已灰飞烟灭。

西安主城区,绝大部分在唐长安城基址。

归唐,是精神和灵魂回归。

如今,最像唐朝的地方就是曲江。

盛唐,雍容、自信、乐观。

唐代画家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是其代表。

它描绘了天宝十一年(年)

杨玉环的三姊虢国夫人及其眷从盛装出游。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横看《虢国夫人游春图》,唐朝画家张萱)

建筑,是人类文明的载体。

长安城王朝更迭无数,但古迹处处。

曲江,拥有多个唐朝古迹

最有代表的就是世界文化遗产——唐大雁塔。

建于公元年,距今年。

玄奘为由天竺带回的经卷佛像

最初五层,后加至九层,今为七层。

相当于如今二十层高楼,在当时难以想象。

“俯瞰平岗山海阔,仰瞻秦岭路迢遥。”

(历代大雁塔剖面图,

新疆梁涛)

大雁塔北广场,亚洲最大的矩阵喷泉广场

成为古都西安的“会客厅”。

世界文化遗产下,成为户外公演的圣地。

(大雁塔北广场的户外公演,来源/曲江新区)

毗邻大雁塔的大慈恩寺遗址公园

在唐大慈恩寺遗址上修建。

每到秋日,落叶纷飞的银杏林成为绝美景色。

(大慈恩寺遗址公园秋景,摄影/聂海峰)

大唐芙蓉园,西安摄影师最爱之一。

它仿唐代皇家园林重建,

中国首个盛唐风貌的皇家园林式主题公园,

占地约一千亩,水域约三百亩。

紫云楼、仕女馆、御宴宫、凤鸣九天剧院等

构成中国最大的仿唐皇家建筑群。

至此,唐都长安盛唐气象方显。

由张锦秋先生担纲总体规划和建筑设计。

(水波潋滟的大唐芙蓉园,摄影/魏志峰)

值得一提,是曲江池遗址公园

它再现曲江“青林重复,绿水弥漫”山水格局

这个免费的唐文化公园,

是西安跑步者的“天堂”和胜地,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这是杜甫写曲江风景的诗词。

可以说,它已成为曲江最美的风景之一。

(曲江池遗址公园,摄影/文心雕龙)

目前,唐城墙遗址保存最完好的地段

一是高新区唐延路,二是曲江

新开门,从兴庆宫直通曲江。

(新开门遗址俯瞰照片,摄影/西大街游民)

寒窑,是王宝钏、薛平贵爱情故事地

秦腔名剧——《五典坡》,唱的就是这个故事

(寒窑遗址公园,图/寒窑







































北京比较好白癜风专科医院
北京中科医院亲身经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weiziz.com/qdzz/2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