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患者QQ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376.html
                            

每一条巷子都是城市的记录者和见证者。千帆过尽,时光荏苒,即使岁月流逝,风月变换,纵然巷子里的许多老物件早已不在,但我们与过去这巷子里的人还有着某些穿越时空的交叠。我们在不同时间走过同一条路,踏过同一片土地,看过同一片天空。

01

斗转星移:越来越年轻的虎门巷

虎门巷,位于云岩区,自友谊路起,至陕西路止,长约米的巷子两旁多是商铺和居民住宅。虎门巷年建成,据今已有83年历史。

年2月4日,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日本的飞机轰炸着贵阳,为疏散百姓,在新东门与洪边门间增辟一处虎门,老虎巷和虎门之间形成道路,遂名虎门巷。

~年,为拓展市区范围,优化提升城区交通,依照贵州省政府第次会议决定,撤除贵阳城墙,虎门消失,而虎门巷做为贵阳老街名一直沿用至今。

《百年云岩影像记忆》中对虎门巷有一段生动的描写,文章中那个年代的虎门巷仿佛跃然于纸上。

“巷子的路面,是青石铺成的,一下雨,路面亮亮的,墙根也湿润,长了青苔。巷子两边的木楼,多是一楼一底。屋檐错错落落,屋顶则是一律的青黛。知名人士、贵州参事赵惠民家就住在虎门巷16号,赵家院子有一个诺大的花园。房屋里都是木地板,客房的木窗是向上撑的那种,中间是木雕镂空的图案。晚上,听得到夜雨滴落在瓦檐上声音。点点滴滴的,随着风,紧一阵,慢一阵,听着雨声入睡,是很安然的。”

随着城市发展,虎门巷不仅没有岁月的沉重感反而变得越来越年轻。乘坐18路公交车到达和平路站往前走几步,两旁商铺中间看起来不太显眼的小巷就是如今的虎门巷。

抬头望去,“虎门巷”三个大字映入眼帘,牌坊的样式显得格外潮流,黄、红、蓝撞色拼接图案上写着“国风坊市”等字样,门罩却是古色古香的中式传统风格,四角的青瓦檐红白相间,与撞色风的设计形成巨大反差,组成了极具现代感和历史感的门头牌坊,像极了耄耋老人和弱冠少年。

走进虎门巷,一整排灯笼,红的格外耀眼,来往行人的脸上也被印得红红的,似害羞的姑娘红了脸那般。白天的虎门巷是安静的,没有缤纷的行人,坐在街边荫凉下不禁让人产生睡意,午后偶尔有闲聊的商户与居民,还有晒着太阳的小猫。

巷子两旁是地道的市井小吃,各色各样的门牌、种类繁多的门店让人眼花缭乱,夜晚行走在巷子,那些霓虹灯像极了香港街头的大排档,竟让人有一种置身港片的错乱感。巷子里的餐饮店多半都是贵州特色,羊肉米线、坨坨肉、清水烫……他们和虎门巷一起生长着。

02

虎门巷:梦开始的地方

在虎门巷中段,有一家温馨的小店——职人猪排,老板是台湾人,误打误撞来到这里开店,一做就做了六年。

当时张老板受到好友的邀约来到贵阳,乘坐公车到虎门巷附近歇脚,慵懒的巷子里有各种烤肉、小吃店似在跟他招手。

“并不是非贵阳不可,这条小巷子的活力和烟火气冲击到当时人生处于不顺阶段的我,正好我看到有店面在转让,这才萌生出重新出发的想法,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不是我选择了虎门巷,而是虎门巷选择了我,我才是那个被选中的人。”

开店之初也遇到诸多不顺,但在张老板看来那些其实也是客人鼓励自己前进的一种方式。如今,职人猪排也开了分店,而位于虎门巷这家店址,张老板坚定的说从来没有想过要搬,“有句闽南话叫‘起家厝’,厝是矮房子的意思。第一个东西开始的时候,往往是不起眼的,可我每每看到虎门巷这家店,它就像一粒种子,我在这里有很多很多的回忆。”

或许对多数人而言,虎门巷只是一条普通的热闹的巷子,但对于张老板而言,他的开始在虎门巷,他的理想和梦想也在这里。“我一直觉得这条巷子里的商户并不是一个竞争的关系,更像是一种协作关系,希望大家生意都更好一点,让这条巷子热热闹闹的,我们也共同把这条巷子越做越有氛围。”

03

巷有新生:新型社区温馨家园

继续往巷子深处走,余家巷就在道路的右边。相较于虎门巷而言,余家巷更狭窄一些,巷子两旁有很多民房被爬墙虎藏住,与路边的小酒馆、咖啡店形成独特的街景,给悠远的巷子带来一丝浪漫的气息。

顺着巷子没走几步就看到一处写着“新型社区温馨家园”的老小区,据贵阳市云岩区普陀路街道和平社区居民委员会党支部书记宋玉英介绍,过去虎门巷的环境比较脏乱,有很多老旧城区的通病,尤其是煤棚较多,年政府对煤棚进行整体拆除,社区引导居民栽花种草,共同整治环境卫生。

“近年来,社区带领居民积极响应‘一圈两场三改’的政策,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提升,住在巷子里的居民们也获得了更好的幸福感。”宋玉英说道。

夜幕降临,巷子开始热闹起来,空气中弥漫着商铺里传来的饭菜香,绚丽的灯光、霓虹的灯牌、商户的叫卖声,来往嘈杂的人群赋予了这条巷子独有的人间烟火气......

原标题:《贵阳故事(十八)|虎门巷:但得人间烟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daia.com/qdzz/11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