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仙科普耳屎有用,没事别掏
你是如何对待耳屎的? 爱掏不掏很随意? 可有人却为此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不久前,一名5岁的小男孩掏颗耳屎,竟花了元! 据悉,这耳屎是小男孩打出生起就开始积攒的“陈年老垢”,相当顽固,硬度堪比水泥,直至“东窗事发”引发中耳炎,才不得不通过麻醉手术取出。 碍眼的耳屎,是不是一定要掏呢? 耳屎是废物?不,它能保护耳朵有人隔三差五就要捣一下耳朵,才感觉舒爽;也有人为了美好形象,容不下耳朵里的一点异物。 但中医院耳外科主任陈穗俊指出,耳屎不是废物,不用天天掏。 我们俗称的耳屎,医学上称为耵聍。它是由外耳道分泌物混合灰尘、皮屑形成的。 陈穗俊介绍,耳屎分为干性和油性两类,与遗传因素有关。干性耳屎比较干燥,呈淡黄色,薄片状;而油性耳屎通常为团状,较为黏稠,如油脂,也称为“油耳”。 耳屎能黏住进入耳道的灰尘等物质,还能和耳道壁上的耳毛一起,抵御外部的细菌侵袭,防止感染,能阻止小飞虫进入耳道深部。 换言之,耳屎还有清洁、保护耳朵的使命。 随它去,耳屎能自净还有人打出生起就从没掏过耳屎,照样眼不见心不烦。这样行吗? “从理论上来讲,正常情况下,人是不用掏耳朵的。”陈穗俊说。 陈穗俊指出,健康的外耳道本身就有自排自洁的功能,耳道内的耵聍还可借咀嚼、张口、说话、吃饭等下颌运动自行排出。 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耳屎的产生和排出是动态平衡的状态,并不会长满耳朵、堵塞耳道。“如无耳部不适的症状,尽量不要去掏耳朵,随它去。”陈穗俊说。 这些症状提醒您:该掏了!为何文章开头所述的小男孩,会积攒出“陈年老垢”呢? 陈穗俊表示,这是耵聍栓塞。 耵聍栓塞,是指耳屎分泌过多,聚集成团,阻塞外耳道,引起耳痛、听力下降等症状。只有出现这种情况才需要及时将耳屎掏出。 但也不建议自己掏,或者上理发店、足浴按摩店让别人掏,医院请医生帮忙。 另外,有一些长在外耳道的团状物,看起来像耵聍栓塞,但其实是外耳道胆脂瘤,这需要专科医生进一步检查确诊再做处理。 掏耳方法不对,反伤耳“如果过于较真,一味去掏耳朵,反而会弄巧成拙。” 陈穗俊提醒,反复掏耳朵会破坏耳道皮肤自然屏障,不当的掏耳还可能会引起外耳道炎,导致耳朵疼痛、瘙痒、流脓,严重的甚至会听力下降。 “有人喜欢拿大的棉签或者挖耳勺掏耳朵,这样有可能不仅掏不出耳屎,还会将它们往里推,令耳屎无法自行排出,甚至导致耵聍栓塞。” 陈穗俊建议,如果耳屎确实生长过快,在家自行清理耳道时,最好使用软质的小棉棒,在外耳道处轻轻旋转,且深度不宜超过2厘米。 医学指导陈穗俊 科室:耳鼻喉科 职称:主任医师 简介:中医院耳鼻喉科耳外科主任,临床技能培训中心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八年制全程导师。 主要专业研究方向:耳整形外科、侧颅底外科及耳显微外科。在小耳畸形的综合治疗及听觉植入外科方面达国内领先水平。在中耳炎听力重建、面神经疾患的外科治疗、中耳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以及各种侧颅底手术方面达广东省内领先水平。 出诊时间: 文章来源:《中国家庭医生》杂志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daia.com/qdxw/8844.html
- 上一篇文章: 阳台多肉难上色,选对品种是关键,我推荐这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