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华严寺,古寺流烟暮色影腾冲文旅
腊月。似乎,已经很深很深。但来自樟木的香气,却萦回缭绕不断。 一早,穿过南方小城的喧哗,顺着一条青黛石头与深灰瓦片交融的巷子,转角苍翠的堆簇中,冉冉之升的阳光,被古树切割成束束光柱。抚摸脸庞,暖和得让人心跳,这里便是华严古寺。 华严寺位于腾越街道满邑社区,寺宇坐东向西。华严寺为腾冲名刹,“华严”源自佛教经典《华严经》取“慈悲之华,必结庄严之果”之教义。 及至寺前沿石踏步上,排百年古樟。左侧樟木下石刻“華嚴寺”之书,是民国廿五年李根源先生所隶。右侧树下立文物保护及华严寺起源石碑。华严寺相传始创于蒙诏(唐代南诏时期),明天顺四年()千户蔺愈修之,后住僧心鉴亦屡修葺,毁于兵。清光绪间,绮罗富商李含馨捐巨资重修,后多次修缮。年11月14日被列为腾冲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没有钟声的寺庙不是寺庙。没有钟声的安静不是安静。在冥幻之中,突听木杵一下一下,撞击梵钟,弥音震耳。在屋顶、树梢间、心胸里、散去,荡开,远逝。 顺中轴线行进,是一栋抬梁式单檐硬山顶建筑,便是天王殿。天王殿檐下悬宣统三年林绍年书、李根源立“華嚴古剎”匾额1块,殿内悬清光绪二十二年李含馨立“玄功廣”匾额1块。天王殿内供奉的是弥勒佛、四大天王和韦陀。中间供奉的弥勒佛佛身彩金,面容祥慈善目。寓“豁达乐观”之意,笑口常开,豁达洒脱,诸事皆付笑谈之中,与世无争,淡泊名利,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分列两旁的为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在佛法教义中,“持”就是要行持中道,不走极端;“增长”是说要天天追求进步,努力增长智慧;“广目”就是让人多看,多学;“多闻”引申为要舍人之短、取人之长。以上这些意义和传统文化所阐述中庸之道相互对应。弥勒佛后方是韦陀,为中国寺院中主要的护法天神。 殿外,天是如此的湛蓝,那种蓝冲击着我的视觉感官——清澈而透亮,蓝得令人唏嘘不已,蓝得那么直射人魂魄!冷空气中浸透着些许的润湿与透明感,让我的身心得以从里到外透彻而纯净的感化。 天王殿后为观音殿,抬梁式单檐歇山顶建筑。观音殿供奉着千手观音。传说有一位妙庄王,生了3个女儿名妙因、妙缘、妙善。女儿都到了出嫁的年龄,大女、二女高高兴兴嫁出去了,三女儿妙善死也不肯出嫁,执意出家。庄王大怒,把妙善赶出王宫。妙善就到深山修行,成为香山仙长。后来庄王得了重病,危在旦夕,需要亲人的一只手、一只眼来作药引子。大姐、二姐都不肯作出牺牲,只有出家修行的妙善献出了自己的手和眼,救了父亲的命。佛祖被其孝心感动,便赏她一千只手,一千只眼,使之成为千手千眼的观世音。 旁侧有休息区域。虽然略小,但香客、游人如织。不论何种口语,何种装扮,均幻入旖旎的风光和古迹里,欲罢不能!阳光和煦地笼罩了整个寺院,洒在屋顶,飘进花丛,也浸入我的心里。 大雄宝殿和玉皇殿屋脊高甍凌空,勾心斗角,其明袱、雀替、藻井均以浮雕彩绘,金碧交辉,塑像造型宝相庄严,慈悲肃穆,法相金身,明净琉璃。 游耍完毕,已近黄昏。 咚咚的庄严鼓声,沿着乳白暮霭从殿内飘来。香客、游人已然散去,那白墙红门的佛寺在绿树掩映下格外清寂。阵阵鼓声随着我步伐的挪移而愈加舒张,一颗浮躁喧嚣的心,就在声声暮鼓里沉寂下去,继而清宁四溢。 茶毕。谈到人生,禅师拈花一笑曰,“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当勤精进,如救头然,但念无常,慎勿放逸。”这正是说人的生命在一天天过去,寿命一天天减少,就像逐渐干涸的水流中的鱼一样。应该勤奋精进,有紧迫感,时时修正自己的观念,不可以懒散安逸! 夜暮,雾越来越浓。我想伸手去摸,却什么也没有。雾沾到身上,飞到脸上,已然看不清方向,但我找到了归家的那盏灯。 文图:周宏武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daia.com/qdxw/12610.html
- 上一篇文章: 书迷热搜穿成炮灰女配在选秀综艺封神为
- 下一篇文章: 除了女主变身黑莲花,延禧宫略还有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