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QQ群 http://www.guanxxg.com/news/roll/1561233.html

潋潋不忘

太白的一生游历过很多的名川古迹,足迹几乎遍布了大半个中国,在没有飞机火车的时代,靠双脚和马等原始工具走过了祖国的大部分地区,可谓是最初的,旅游达人啊~

《蜀道难》-四川广元剑阁县

李白在二十四五岁的时候游历在川渝一带,游历过很多地方的名川大山,在今四川广元市的剑阁县,李白见到了堪称奇迹的古蜀道。

没有去过的人恐怕是想都想不出来,这是何等的壮丽,在感叹自然的鬼斧神工的同时,又为先辈们的工匠精神所折服。

在近乎九十度的崖壁上开凿出路,“道极狭,仅通人。”三国时期,从天府之国运粮到关中,就是从这里,这是今天的我们难以想象的。

《峨眉山月歌》-四川峨眉山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读来有景,有情。似乎也能感受到当时的情境。

《望庐山瀑布》-江西庐山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受道家思想影响很深,他的诗句里总是充满了瑰丽的想象和夸张。今天来看,三千尺,确实是很夸张了。

还记得去年7月份还是什么时候,有网友拍到了庐山瀑布,真正印证了“飞流直下三千尺”,李白诚不欺吾等啊!

说不定千年前的李白就是站在相似的位置观赏的瀑布,李白不是夸张,或许只是讲看到的描述了出来。千年前的祖国就是这么的壮美!

大多数人只知道描写庐山的这首,确不知道另一首《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这首诗也是出自李白之笔。你所不知道的庐山,竟然还有“白波九道流雪山”的壮丽。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秀出南斗旁,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障凌苍苍。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这是李白流放夜郎遇赦回来的次年,从汉口来到江西。诗中既有庐山的秀丽雄奇,更是李白自我的写照,狂放不羁的性格。但那时诗人已经历尽磨难,始终不愿向折磨他的现实低头。

《登金陵凤凰台》-南京江宁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这首诗是他被“赐金放还”后的游历过程所作,今天的南京,也就是古时候的金陵,是一个繁华富庶之地,也是在红楼梦中出现很多次的地名。

关于凤凰台的名字由来,还有一个故事,据《江南通志》载:“凤凰台在江宁府城内之西南隅,犹有陂陀,尚可登览。宋元嘉十六年,有三鸟翔集山间,文彩五色,状如孔雀,音声谐和,众鸟群附,时人谓之凤凰。起台于山,谓之凤凰山,里曰凤凰里。”

《梦游天姥吟留别》-浙江杭州天目山

这首出现在高二语文教材中的必备诗词,是李白在追寻谢灵运的脚步,进入天目山的时候创作的,至今仍然记忆犹新。

是李太白的文风,豪迈,自信,潇洒,又忧愁。

《独坐敬亭山》-安徽宣城敬亭山

李白来到了敬亭山,他一个人爬上了敬亭山,独自坐在山上,没有了以往的豪情壮志,此刻的他看着天边的鸟和云,这些静默的大山一直是这样的支持和慰藉着自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宣州谢胱楼饯别校书叔云》-安徽宣城谢朓楼

与敬亭山同个地方的谢朓楼,李白在这里送别一位李云的亲友,饮酒作别,再次印证了杜甫的那句名言“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至今“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等佳句仍被广为传诵。

《早发白帝城》-重庆奉节瞿塘峡

公元年,安史之乱平息,向唐肃宗再次自荐的李白没有得到回应,他从宋若思的幕府中辞职而去。途中,在宿松山(今安徽境内)病倒了。

病重他还不忘找人向朝廷引荐自己,或许是最后的倔强和不屈服让他仍然坚持于此,但是最后却得了一个“流放夜郎”的旨意。夜郎在今天的贵州一带。此时的他已经57岁了。

在他到了今天的重庆奉节的瞿塘峡的时候,朝廷大赦天下,他不用被流放了。当时的欣喜之情,跃然纸上。“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他迫切的想要回去,回到家人身边。

有时候也想像李白这样,仗剑走天涯,到了一个地方觉着好了就停下来,多住几年。旅行真的是能开阔心胸,见多了就识广了。

读懂了李白,才读懂了他的诗。

整理不易,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daia.com/qdxw/12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