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早期症状 http://m.39.net/pf/a_4577569.html

“三月杜鹃映霞明,奢香故里好风景”,阳春三月正是故乡杜鹃花开得最盛的时候。漫山遍野的映山红如火如荼,绵延百里,壮美之极。毕节地区一直流传着一句话:“大方黔西一枝花”,我是大方人,从来都与有荣焉。

其实,在我心里,故乡最美的地方不是百里杜鹃,而是乡下外婆的家。一栋青砖黑瓦的老房,门前小河淌,屋后花果香!房前屋后几丛绿竹,桃花、杏花娇艳欲滴,远山青黛,宛如世外桃源。那是我们姐妹儿时的乐园、天堂。每当杏儿桃子成熟,我就会和妹妹们一起上树摘果,集市贩卖,挣得零花钱吃烙锅。现在外婆早已搬进城里和舅舅们一起生活,儿时的乐园只能在梦里依稀可见了。

大方的表妹打电话来,说大方的奢香古镇修好了,叫我们赶紧回去聚聚,顺便游览一下。是啊,现在只有工作、家庭是重心,加上父母也搬来和我们同住,只有公里的家乡,我硬是一年难得去一次。若不是表妹的邀约,我还真是很久没有到贵州宣慰府旧址去瞻仰一下奢香夫人的雕像了,那可是一代伟大的彝族女政治家、巾帼英雄。她是大方人民乃至贵州人民的骄傲,更是我从小的精神偶像。无论是我在外求学历经困苦,亦或是在工作中遭遇挫折,每当想起故乡的她,便又重新汲取了力量,有了战胜困难的勇气。

于是,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回乡。从省城贵阳出发,走高速公路,大约一个半小时就可以到达大方县城。这样的速度,在几年前还难以想象呢!人们常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其实,黔道尤胜蜀道难啊。遥想古代,贵州还是瘴疠肆虐,不通人烟的蛮荒之地。“夜郎万里道,西上令人老。”唐代诗仙李白因误入永王李璘幕府,事败被长流夜郎时,在悲观绝望中写下了这样的诗句。五百多年前,明朝著名思想家王阳明也被贬谪到夜郎,一路“扳援崖壁,行万峰之顶”,面对万山丛岭而发出慨叹:“连峰际天兮,飞鸟不通。”苍山如海,磅礴巍峨的乌蒙山在诗歌里令无数人赞美,在现实里却是令人无奈的阻隔。也正是交通的阻塞,大方地区一直是相对贫穷落后的地区。当年,通往大方最快的路还是贵毕公路。可是穿梭于崇山峻岭间的两车道的贵毕公路时常堵车,往往五六个小时也到不了贵阳。还记得,我结婚的时候,接亲的车队被堵在了贵毕路上,既不能掉头回去走别的路(因为新娘子出门不能走回头路,不吉利),又担心一直堵车误了进门的吉时,真是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幸好,交警及时赶到,疏通了道路,这场远距离接亲才得以顺利完成。如今,交通瓶颈的突破,也直接带动了大方县的快速发展,旅游经济更是取得突飞猛进的成果,我也早想到支嘎阿鲁湖、九洞天等美景去游览一番呢!

踏上大方县城这熟悉的土地,记忆的闸门瞬间打开,往事一幕幕如放电影般在眼前闪过。小时候,家里很穷,穿的是亲戚们的旧衣裳,总是显得不合时宜、不合身的;吃的永远都是咸菜、玉米馍馍,在县城的学校里读书,难免被有的同学瞧不起。所以我只能努力学习,这样才能走出大山。尽管放学有做不完的家务,周末和放假还要帮父母做一些小生意,挣下一学期的学费。好在从小学到高中,我都是班级里的尖子生,大概这也是我骄傲的资本吧。每当我读明代文学家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读到“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时,常常有知音共鸣的感觉。后来,我从大方最好的高中—大方一中毕业,考上了哈尔滨商业大学。再后来,到了公路养护段,开始了公路养护生涯。真正体验了养路人战高温、斗严寒,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夏天防汛抢险,冬天道路除冰,顶风冒雨的生活。作为一个公路人,我也亲眼见证了贵州公路取得巨大成就。相比过去走的是“老盐巴路”,靠的是人挑马驮的历史,贵州公路的变化令人惊叹。青山绿水间,公路如绸缎般蜿蜒,苗乡侗寨间,一辆辆汽车川流不息。县县通高速、县乡干线路,村村硬化路,构筑起整个贵州四通八达的交通网,“马岭河边雨打蕉,坝陵桥上观古道”,贵州的公路成为最美丽的公路,大山再也不能阻隔人们走出去的步伐,深谷再也不是无法跨越的鸿沟。作为亲历者和建设者,我由衷的感到骄傲和自豪。再后来,在公路系统改制改革之际,我放弃了编制,进入了公路建设养护公司,做了会计。别人都说我太冒险了,但年轻的时候不拼搏一番,又更待何时呢?骨子里,我还是有大方人倔强不服输的劲头在呢,奢香夫人的后人也应该有这样的气质吧。

“虎踞龙盘今胜昔,翻天覆地慨而慨”,我想,用这两句来形容大方县城的变化应该是极恰当的了。昔日的小县城焕发出新时代的活力和光芒。宣慰府、莲花塘、顺德民族风情街、西城门这些景点让大方更加的漂亮。特别是网红景点奢香古镇,早已红遍大江南北。

奢香古镇名称来源于奢香夫人。大方县是古彝圣地,是奢香夫人的故里。古镇最有名的莫过于古彝梯田了,也成为游客必到之地。人们来这里不仅可以领略古镇风情,更能够感受古彝文化,了解奢香夫人。

奢香夫人出生于四川永宁,是四川彝族土司奢氏的女儿,名副其实的土司公主;她成年后嫁给了彝族土司、贵州宣慰使陇赞·蔼翠。别看她只是一位年轻的彝族女子,却具有杰出的政治才能,婚后经常辅佐丈夫处理政事。后来,蔼翠病逝,他们的儿子年纪尚小,无法理政,于是年仅23岁的奢香承担起重任,摄理了贵州宣慰使一职。她积极加强和明朝的关系,帮助明朝军队进入云南消灭元朝残余势力,为促进国家统一做出了积极贡献。

但是,明洪武十七年,明朝派了马晔任贵州都指挥。他对贵州少数民族有很深的偏见,经常借机杀戮彝族人民。用今天的眼光看,他应该是一个极端的民族主义分子了。他一心想剿灭贵州当地土司力量,但又没有兴兵的借口,于是心生毒计。奢香夫人为了加征赋税的事情找他理论,他却乘机把奢香夫人抓到了贵阳,还当众进行鞭笞,企图以此来激怒彝族兵造反。果然,奢香夫人属下四十八个部落的首领,对马晔的所作所为忍无可忍,决定带兵反抗明朝,为奢香夫人复仇。但奢香夫人却深明大义,忍辱负重,当众揭露了马晔逼反彝族军民的险恶用心,极力安抚彝族军民不要上当,从而避免了一场殃及贵州各族人民的战祸。后来,奢香夫人到南京当面向朱元璋揭露了马晔的罪行。朱元璋大怒,将马晔召回南京治罪,同时,封奢香夫人为“顺德夫人”。经此一事,明朝和西南地区的联系更加紧密,西南地区也更加稳定了。奢香夫人还开辟了两条驿道,长达里,驿道纵横贵州,打开了与四川、云南和湖南的通道,为贵州建省和维护祖国统一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对比明朝末年发生的历时17年、死伤近百万人的“奢安之乱”,奢香夫人真的称得上是一位伟大的女英雄了!几百年来,奢香夫人一定注视着她的后人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繁衍生息。而她坚毅果敢,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深明大义也感召着夜郎故地的各族人民。今天,贵州各族人民团结在一起,共同为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再也没有民族的分裂与隔阂,这也是告慰奢香夫人最好的方式了吧!

“奢香故里云风清,鸭池大桥把客迎。”大方的发展是祖国繁荣强盛的缩影,交通的发达是改革开放带来的红利,故乡和我,连同我的祖国都还年轻,都在奔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daia.com/qdxw/10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