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史军

年生于广东揭阳老东龙,广东画院(第三届、第四届广东青年画院)画家、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策划委员会副秘书长、广东青联文艺界别委员会(广东省青年文艺家协会)委员、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画廊艺术总监。

曾获第二届广东岭南美术大展(中国画)金奖、广东青年美术大展银奖、第三届广东青年画院学术奖(最高奖)、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广东省美术作品展览优秀奖(最高奖),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中国画作品展),系列作品被“中共中央党校、广州国家档案馆、中国美术家协会、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广东画院、53当代美术馆、广东省宋庆龄基金会”等机构收藏。

陈史军《一纸青花-明》cm×cm纸本水墨年

己丑春月

瓷器水墨十年

十年兜转终又回来

近一年的有关瓷器主题的系列水墨画作在画室铺陈开来,似曾相识

跟九七年在汕头的第一个油画展三年前在广州美院的水墨系列是同一线索

“瓷器”与“中国”

英文中同为一词——China

在世界眼中,含蓄淡雅,高贵温润的瓷器代表中国以及神秘的东方文化

瓷器无言

其形状纹理都在细述被创造的时代其工艺、民俗、人文、政治

细品瓷每每心动

因此有了画瓷念头

瓷在宣纸上独立存在,自有其份量

宣纸设色毛笔墨水

呈现或古朴或华美

陈史军《一纸青花-元》cm×cm纸本水墨年

庚寅元月

表明态度

中国画,有深厚的传统文化理论以及伦理,越靠近越心虚以及虚心

“毕恭毕敬地把玩”是我的态度

想一画一,我对某物的印象是什么就画什么遵从内心

画面仅存一片残片,这样行不行够不够撑得起么?

台湾作家舒治国这话深得我心:“家徒四壁的思想很美”“我们不自信,所以我们堆东西。”

在这虚的世界里我们能更纯粹更空灵么?一目所有只有一物能够么?

陈史军《一纸青花-明》cm×cm纸本水墨年

己丑春月

物件印象---我看它

对物性的着迷,是我一直的毛病。

我与物相对两无言,这样感觉很好。如果对着是人,那会尴尬。

我觉得它是什么,它是怎样。将我觉得的它画出来,这是我俩的交流方式。

瓷系列中瓷独立孤立地存在宣纸上,体现物本身美感

或者说表达画者眼中此物的状态

就呆在这,安静地

有其自身的“物性”

陈史军《器物图上川岛出土》纸本水墨cm×cm×年

壬辰春末

提笔前,把玩

再走上川岛

在岛上拜访残片藏者,学者有之,渔民有之。

有用六七十年代报纸包着,有用麻袋装着,倾而倒出,残片又被残了一些。藏者说是,小时候有事没事走在海边就捡点,捡点。

有啖茶间,已将台山青花历史道尽。藏一片是一个绘本故事。

至此,感觉以青花瓷片为素材作画,把玩尤为重要,需要感受其体温,端详其纹理,釉色浓淡冷暖。

岛上人讲,台风过后沙滩会有些从海里被卷上来的瓷残片,往往有“料”。这说法新奇,非“身在此山中”之人说不出来。

读台山瓷文化研究者黄薇、黄清华两位学者文章,而后沟通,获益。

陈史军《一纸青花》cm×cm纸本水墨年

二零一四甲午

随意自在至美

最近常以一类青花细碗为参考物,因其“入画”。此趟对此知更多,此类粗瓷被称“渣胎碗”,胎粗糙,色青灰。景德镇俗称“灰可器”,始于宋代。

是以作坊内下脚废料手工拉胚而成

型多不规整,表面字草、纹饰脱形信手而为。

回来看相关书籍,发现“对于缀画满型的青花纹样”有另一说法,“渣胎碗画面最早是阿拉伯字母,因引进的土耳其颜料‘穆罕默德普蓝’,于是色泽青黛古朴庄重”

知晓也就释了我的疑,原先只是觉得型色纹皆自如随性,与我的审美契合,所以偏爱。原来因是随意之作,匠们也少了拘谨,于是画意更浓。

陈史军《一纸青花ZL》纸本水墨cm×cm年

赞赏

长按







































北京看白癜风最专业的医院
北京白癫风医院治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daia.com/qdtx/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