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在成都逛街,城市现代、人口众多、美女成群、美食遍地,巴适得很。

一路花草茂盛、气候怡然,宽窄巷是一定要去的,那是吃喝玩乐烟花地。

宽窄巷老墙都镶上了老物件,像浮雕一样,特有怀旧感,还保护了老墙。

有的老墙做了浮雕马,像是“马良神笔”一样,神马跃跃欲试,要蹦出墙来。

“哈哈镜”太有趣了,童年回忆,那时大商城都有“哈哈镜”,照着就不走了。

这辆“28大杠”自行车,也是童年时的爱车,一天擦三遍,可以光亮照人。

“你问我爱宽巷子,还是爱窄巷了,我爱你!”这说出了多少爱侣的心里话。

宽窄巷位于成都长顺街附近,由宽巷子、窄巷子、井巷子平行排列组成。

宽窄巷,全为青黛砖瓦仿古四合院,是成都遗留保存下的清朝古街道。

康熙五十七年,即年,在平定准葛尔之乱后,留千余官兵驻守成都。

满清官兵在当年少城基础上修筑满城,不让汉人进入,满蒙八旗专属地。

满蒙八旗子弟在三条巷子盖起了青黛砖瓦仿古四合院,形成吃玩住之地。

三条巷子在清朝就极其繁华、分外热闹,是皇亲国戚吃喝玩乐烟花之地。

你想吃喝玩乐,不让汉人进入是不可能的,商贩、戏子、名伎多为汉人。

辛亥革命后,清朝交出政权,拆除了少城的城墙,达官贵人来此抢公馆。

于右任,田颂尧、李家钰、杨森等先后定居在这里,蒋介石也曾经住过。

这些达官贵人所为,从好的方面说,使得这些古老建筑得以保存下来。

有趣是,民国三十七年,年,一次城市勘测中,巷名被随手而定下。

传说当时勘测人员在度量之后,便随手将宽一点的巷子标注为“宽巷子”。

并且把窄一点的那条标注为“窄巷子”,有井的那一条自然成了“井巷子”。

走在宽窄巷,感觉清代遗风犹存,一路都有汉服小姐姐,弹琴、插花……

“心宽路不窄,方寸之间,宽窄有度,宽与窄互生互荣”,这是宽巷意境。

“心若窄时,宽也窄;心若宽时,窄亦宽”,这是窄巷子想表现的最高境界。

宽窄巷的美食不得不尝,炸臭豆腐各地都有,成都臭豆腐麻辣的有品味。

去喝喝茶,听堂会也是不错选择,感受当年八旗子弟大声“叫好”的韵味。

对成都人来说,舌头不用来勾出兔脑壳缝缝的肉和汤,是要生锈变僵的。

谁想到,成都人疯狂迷恋上啃兔脑壳这件事,不超过40年,成都最有名也是最早一批兔头,老妈兔头当仁不让。

名气之大,后头只要是做成麻辣、五香兔头,不管开在何处,都喜欢打上双流老妈兔头的招牌,让你难分真假。

正儿八经双流老妈兔头总店是在东升镇清泰路上,由老妈史桂如最先弄出来,去双流啃,很多成都人只认这家。

上世纪90年代,有一天,老妈有了大胆想法,兔脑壳可不可拿来煮着吃?

于是史桂如开始尝试把兔脑壳放进汤料中煮,后来因为小女儿来帮老妈。

她找来重庆手艺高超的炒料师傅,用多种香料炒制,味道更加惊艳……

(本文图片均由作者拍摄)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daia.com/qdtx/6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