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谈喉癌舌癌上颌癌内服外敷见疗效
上一谈,我们讨论了脑瘤相关问题,本谈接着讨论,然后介绍其它几种头颈部肿瘤的病案分析。 脑瘤偏于血瘀和偏于痰盛的临床表现已如前述。再来看偏于阴虚和阳虚的情况。偏于阴虚者,主要是肝肾阴虚,症见头昏目眩,耳鸣耳聋,口燥咽干,大便干燥,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沉细小数。偏于阳虚者,主要是肾阳虚,症见头昏乏力,腰膝冷痛,畏寒肢冷,嫩言便溏,小便清长,舌淡冷,苔白多津,脉沉细。 在癌症的八大组方遣药原则中,对抗脑瘤的核心方法仍然是化瘀解毒。偏于血瘀侧重于活血化瘤;偏重于痰盛侧重于涤痰化瘤;偏重于阴虚侧重于补阴化瘤;偏重于阳虚侧重于补阳化瘤。 脑瘤的康梭疗法处方示范:康梭1号毫克、号毫克,分两次早晚饭后服用。另针对血瘀、痰盛、阴虚、阳虚的偏盛情况,分别选用康梭活血汤、康梭利水汤、康梭补阴汤、康梭补阳汤,以及针对症状进行调配处方。并根据癌症的八大病理和具体病人的身体情况,设计应用康梭食疗法及其它康梭疗法。对于脑瘤压迫神经引起的偏瘫,配合针灸疗法为佳。 病案举例:患者,男,52岁,株式会社老板。经人介绍,于年3月16日从日本通过电子邮件远程诊断。一年前头晕头痛,经核磁共振检查诊断为脑瘤。曾接受γ刀治疗半年,无明显疗效;后又接受手术,脑瘤的80%已被切除。但术后不久,即头痛加剧,双眼睑下垂,复视,眼球转动受限,耳鸣,嗜睡,右侧肢体偏瘫,言语蹇涩,口角流涎。当地中医协会报告舌质紫暗,苔黄腻,脉弦滑。中医诊断为血瘀热毒盘踞脑内,血瘀压迫经络,热痰凝聚。调理原则为散瘀解毒,涤痰清热。用康梭1号毫克,号毫克,分两次早晚饭后服。另以康梭活血汤化裁:川芎10克,红花10克,郁金6克,三棱6克,莪术6克,丹参6克,赤芍10克,当归尾10克,天竺黄6克,石菖蒲6克,生牡蛎30克(先煎),另以三七粉3克,随汤剂冲服。另给其在日本介绍一位针灸师进行针刺治疗。服药一个半月,头晕头痛减轻,耳鸣减轻,头痛减轻。药方加减变化调整近一年,头痛已止,复视减轻,眼球活动度增强,言语能力增进,在日本针灸后也能够活动肢体及站立、拄拐行走。 4.喉癌、舌癌、上颔窦癌病案举例 (1)喉癌病案分析 患者,女,49岁,教师,年9月10日从安徽来北京初诊。2医院诊断为喉癌,经化疗三次,因反应过重,自行终止,转求中医诊治。根据喉镜检查报告,会厌部肿物呈菜花状,无法看清声带。当时喉部灼痛,不愿言语,饮食呛咳,头昏目眩,烦躁失眠,大便秘结,口干口渴,需随时频饮少量凉水。难受之极,万念俱灰。舌质通红,苔黄腐黑,脉弦数。中医诊断为血瘀热毒盘踞咽喉,胃肠积热、夹肺火上燔。调理原则为急泻壮火,釜底抽薪。康梭解毒汤化裁:金银花15克,连翘10克,赤芍30克,土茯苓30克,板蓝根60克,丹皮15克,桔梗6克,马兜铃15克,川贝母10克,山豆根6克,全蝎3克,生大黄6克(研末分次随汤剂冲服),水煎,每日一剂,分多次频频呷服。另以康梭1号、号各毫克,分两次早晚饭后服。还以犀牛角粉、羚羊角粉、牛黄、西月石、冰片各1克,共研极细粉,吹点患处。 上方仅用2天,病人即泻下一大堆黑燥粪便,至第5天,喉部灼痛大减,且睡了个安稳觉。反复化裁调理3个月,诸症基本控制,可进半流质饮食。病人不愿再做复查,带2个月药回乡里。随访一年,仍在服药调理,已能正常进食。 按语:喉癌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2%,男性发病率高。外观形态为乳头型、结节型、溃疡型,病理分类以鳞状细胞癌占95%以上,腺癌1%~2%,肉瘤罕见。发病部位分声门上区、声门区、声门下区,以原发在声门的预后相对较好。临床表现为声音嘶哑、进行性加重,咽喉部异物感、吞咽不适、咽下疼痛,或伴刺激性咳嗽、痰中带血,重则呼吸困难、颈部肿块。研究表明,约80~90%的病人有吸烟史,且发病年龄较不吸烟者早10年。另外,饮酒,以及长期接触石棉之类有害粉尘也有一定关系。从中医学来讲,与病人情绪易怒、嗜食肥甘厚味、体质平素偏热等有关。 声明:本例及有关病例,凡所用中药涉及与美国FDA规定及有关法规及动物保护相冲突之处,俱为本人在中国北京等地做医师时所经历,为如实反映历史而列出事实,仅供读者参考,请勿套用。 (2)舌癌病案分析 患者,男,56岁,从深圳到北京诊治,生意人,年2月26日初诊。舌体左侧溃疡经久不愈6月余,医院舌体活检,诊为“鳞状细胞癌Ⅱ级”,拒绝手术及放射疗法,希望看中医。来诊时,舌体左侧肿胀隆起,前1/2处见1厘米×1.5厘米溃疡灶,边缘凹凸不平,色白质腐,中间凹陷约0.5厘米,色黑红。舌头灼痛,心烦不寐,口渴口臭,头昏目眩,气短乏力,纳呆消瘦,舌质红,苔黄腐燥,脉弦滑数。中医诊断为血瘀热毒盘踞舌头,心胃火盛,气阴两伤。调理原则为散瘀解毒,清心清胃,佐以养阴益气。康梭解毒汤化裁:金银花10克,连翘6克,赤芍15克,土茯苓30克,板蓝根30克,丹皮6克,生地30克,竹叶15克,木通6克,山豆根6克,牛黄1克(分冲),黄连粉3克(分冲),水煎,每日一剂,分三次早中晚饭后服用。另用康梭1号毫克,号毫克,分两次早晚饭后服用。外用方:犀牛角粉1克,羚羊角粉1克,生山栀粉3克,冰片1.5克,青黛粉3克,白矾1克,珍珠粉1克,共研细面,分次频撒于溃疡之处。病人反映,药用第2天,即排出大口大口黑脓血,一周下来,舌肿明显减轻,灼痛大减。前后调理约1年,病情反反复复,最终得以控制,舌面溃疡完全消除,诸症随之消除。嘱病人长期服用ACT,及演练康梭防癌法。年3月追访病人,尚健在。 按语:舌癌居口腔癌的首位,好发年龄为50-70岁,外形为乳头型、溃疡型、浸润型,以溃疡型为多见。病理分类绝大多数为鳞状细胞癌,少数为腺癌及未分化癌。约40%患者出现颈淋巴结转移。中医对舌癌有个相类似的病名,叫做“舌疳”。从中医理论,舌为心之苗,舌癌以清心火为主要法则。 (3)上颔窦癌病案分析 患者,男,41岁,工程师,年3月10日初诊。素有鼻过敏,1年前右侧鼻塞突出,有时右侧鼻出血,有时右侧偏头痛。半年前右下颔骨疼痛难忍,右眼向外突出,经活检确诊为上颔窦粘液样上皮癌。病人希望放疗与中医药配合。除上症外,纳呆乏力,腰背酸痛,便干溲赤,舌红苔白厚夹黄,脉弦滑。诊断为血瘀热毒盘踞上颔窦,胃肠湿热积滞,中气不足。调理原则为散瘀解毒,清热利湿,补中益气。用康梭1号毫克,号毫克,分两次早晚饭后服。另以康梭解毒汤、康梭补气汤合方化裁:连翘6克,赤芍15克,土茯苓30克,板蓝根30克,丹皮6克,生黄芪15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山药6克,苍耳子6克,升麻6克。外用方:龙胆草3克,青黛3克,生山栀3克,共研细面,用鲜芦荟汁拌搅,取适量平摊于纱布,外敷突起之眼睛。 各位看官,欲知患者效果如何,且听下谈分解。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daia.com/qdtx/1808.html
- 上一篇文章: 新知丨小药材背后的大秘密中药是
- 下一篇文章: 秘密武器沙尘天出行口罩是标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