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网站vip账号和密码 http://liangssw.com/bozhu/14772.html

这是一首描写升金湖的诗,作者是上世纪二十年代赴法留学生物学博士、池州东至籍生物学家章韫胎。

素有“中国鹤湖”之称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升金湖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池州大地,春之宛丽、夏之浩淼、秋之隽永、冬之灵秀,实在是美不胜收!

无数池州人都在日夜牵挂、精心呵护着升金湖。

他们由42人组成,分布在升金湖全域的12个保护点。

今天图说的是关于杨鹅头和高湖闸两个保护点的升金湖守护者们工作生活的场景。

高湖闸保护点

张永才、赵有树、沈家运、檀金钟四人组成高湖闸点,沈家运为站长。

今年55岁的张永才,祖籍江苏洪泽,在渔船上出生,自父辈始就以升金湖为生,昔日捕鱼抓雁,而今日夜守护、以湖为家。

整理收缴的渔网,左(张永才),右(沈家运)

自从渔民上岸工程实施后,他在岸边的白笏村安了家,过去在湖里讨生活,现在被聘为巡护员,每月能领到元工资。

休息的时间坐在船头,静静的看着这片美丽的水域

晚饭时间到了,管护队员们在准备晚餐

平常吃住都在船上,每天巡湖3—4趟,每趟3小时左右,虽生活单一,连电视都看不上,但是很充实。

抓紧时间休息一下,夜间还要再巡查一遍

张永才说“我们点要保护总长十余公里的河段,夏天巡湖蚊虫叮咬、冬天管护冷得发抖,野外一呆就是2-3个小时,其中的滋味无以言表。”

据管护队负责人介绍,去年下半年有一个队员为了追赶偷捕者,从摩托车上摔了下来,全身多处擦伤,到医院经过简单处理后,第二天又接着上岗巡护。

高湖闸点站长沈家运说:“曾经的升金湖,围网迷魂阵遍湖都是,偷捕毒鸟现象时有发生,渔民和沿湖周边村民长期无序过度捕捞,造成升金湖生态严重受损。

实施生态休湖工程后,经过几年的禁牧禁捕和休养生息,如今的升金湖生态环境大力改善,去年在升金湖越冬的侯鸟就有好几十万只。”

“这得益于长期在湖上驻守的这支管护队伍,正是有了他们的日夜守护,捕鱼的少了,水草多了,鸟也多了”张溪填六联村村民吴开林说。

近年来,为了保护升金湖,东至县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大力度依法整治升金湖突出环境问题,全面拆除湖区围网等设施,累计拆除围网42.4万米,上收渔船艘,分类解决名渔民社会保障问题。

出台《升金湖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工作实施意见》,完成退耕还湿1.1万余亩,种植芡实、莲藕等绿色水生植物近亩。

通过退耕还湿、限制养殖、渔民上岸等方式,让升金湖水清、岸绿、景美变成现实。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升金湖畔蜿蜒的河堤,青黛的山峦,错落的村庄,婆娑的垂柳,斑斓的彩蝶,成群的白鹤,无一不显露出浓浓的闲情雅趣,仿佛是一幅田园牧歌式的水墨画。

夜幕降临的升金湖,静谧而多姿,这其中倾注了多少管护队员的执着和坚守……

升金湖,我们日夜为您守护!

▍信息来源:雅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daia.com/qdtx/13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