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红军成立了。但但是由于条件有限,无法生产统一的军装,红军战士们为了保暖,只能有什么衣服就穿什么衣服,敌人的军装,地主的长袍,工人、农民的粗布衣……各式各样,着装相当混乱。

“部队是焕然了,但还没有一新啊!”不但服装样式不一致,而且大部分的服装已非常破旧,甚至到了衣不遮体的地步。

当时闽粤边重镇长汀县城,人称“小上海”,物产丰富,富商云集,手工作坊遍布城乡,有很好的经济基础。年3月,红四军首次入闽,解放了长汀县城。

之后,当地就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斗地主、打土豪运动,没收了10余家反动豪绅的财产,还筹得军饷5万元。大家决定,利用这笔“巨款”和长汀良好的缝纫、印染条件,赶制套军装,以统一军装。

(第一套红军军服,收藏在古田会议纪念

服装厂的工人很快组建了工会组织,每天工作十二小时,加班加点为红军制作新军装。这家工厂有一批新的缝纫机,因为在那以前,战士们身上的衣服都是手缝的。

由于实行买卖公平的政策,商家们很乐意把布料卖给红军。当时商店没有灰布,染布坊就帮助把布匹染成灰色。

第一套军装到底该如何设计,定什么样式也是个大难题。最终,在长汀两个名叫谢日新、戴恒新的裁缝老板的统一负责下,确定了新军装的款式。

帽子为有檐的大八角帽,上缀一颗布质红五星帽徽;军装为灰蓝色布质,上衣为仿中山装式,开襟,衣前左右各有1个口袋,领口佩缀红领章,领章边缘绣一圈黑边;裤子则为半长的阔腿样式。

毛泽东曾作演讲说:“红军军服领口上的两个红领章代表两面红旗。”陈毅曾对军装的颜色做了说明:“灰蓝色代表天空、海洋、青黛色的群山和辽阔的大地。”

当红军干部战士们穿上新军装,个个都精神抖擞。

至此,红军终于有了第一批正规的军装。每一套有一副裹腿和一顶有红星的军帽。虽然没有外国军装那么漂亮,但对于当时的部队来说,也是其好无比了。

第一套军装代表着与旧时代的决裂,象征红色军队的形象。后来,这个服装厂历尽了长征的艰险,一直迁移到了延安。

出品:星火燎原新媒体工作室《红色故事》栏目

部分资料来源“江西宣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daia.com/qdtx/11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