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女子化妆与西方在观念上有很大不同,西方古典文明受古埃及影响,极重眼妆,而中国却不重眼妆,而重眉妆。早在周代《楚辞·大招》中便有“粉白黛黑,施芳泽只”的描述;《列子·周穆王》中则有“施芳泽,正蛾眉”的吟咏,说明至迟在周代,中国已有用黛画眉之俗。

根据文献记载,古人最早画眉用的材料称为“黱”。《说文解字》载:“黛作黱,画眉也。”汉刘熙《释名》曰:“黛,代也。灭眉毛去之,以此画代其处也。”即古人在画眉前一般要修去天然的眉毛,以黛画之。马王堆一号汉墓辛追的五子漆妆奁中便出土有一件角质镊,应为修眉之用。

▲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角质镊(图源网络)

青黛在本草资料中称靛(通淀)花、青蛤粉等,是一种植物色素的加工品,既具清热解毒凉血的药用,也可作为染料。在能够提取靛蓝染料的诸多含靛植物中,原产于热带地区的木蓝(也称印度槐蓝),被认为是提取靛蓝最为正宗的植物。

凡造淀,叶与茎多者入窖,少者入桶与缸。水浸七日,其汁自来。每水浆一石,下石灰五升。搅冲数十下,淀信即结。水性定时,淀沉于底。

——宋应星《天工开物》

据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所记载蓝淀的制法,沉于底的称为靛泥,用于染布可以染出很漂亮的蓝。将靛泥挖出晒干,磨成粉状便是青黛粉。将青黛粉与胶调和做成黛块,便可用于画眉。

▲制成的黛块(右)

做出的黛块因选择植株的不同及制作过程不同,导致颜色有所差异,以黑中透蓝绿色的青黛为上品。用青黛制成的眉黛,无需在黛砚上研磨,直接沾水即可描画,使用相对方便很多。

本期“粉黛满妆奁”活动将聚焦古代女子眉妆,带领大家一起还原眉黛的制法。

指导老师:王一帆

古代妆品复原人,迄今为止共计复原了35种古代妆品;年以“中国古代妆品复原”项目与上海大学植物地图课程合作,获得上海大学科研项目教学成果一等奖;年拍摄“一条”视频《90后美女复原年前中国人化妆术》视频,受到广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daia.com/qdry/9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