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古论今唐代女子妆容识别指南
“把手给我”近期你是不是也被打扮成唐朝美女的不倒翁小姐姐迷倒了甜美的笑容一眼万年的眼神让所有市民游客“心都融化了”那么唐朝女子到底是什么样的妆容呢? 唐代是中国封建文明的鼎盛时期 南北统一,疆域辽阔,政治稳定,经济发达,文教昌盛。各国使臣互相往来,互通有无。这一切,都为妆饰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云想衣裳花想容” 唐代女子妆容丰富多彩 达到了中国古代妆饰史的一个高峰 唐朝前期政治清明,社会安定。这一时期,女性的妆饰风格有了些许富丽的表现,但在总体上体现着自然之态。初唐女俑,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红妆并不浓艳,眉式以宽阔为主,发式大多高耸挺拔,所饰珠翠无几。这一时期的妆饰风格,透露出女性的自信。 盛唐时期,国力达到鼎盛。这时,女性的审美崇尚丰腴肥美,体现出浓浓的贵族气息。《捣练图》(局部),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 安史之乱以后,唐朝政治日趋腐朽,斗争不断,国力衰落。但各阶级穷奢极欲,因此,中晚唐时期,女子妆容并未重返简朴之风,反而比盛唐更为雍容华贵。晚唐弈棋贵妇绢画 年吐鲁番阿斯塔那号墓出土 接下来让我们走进唐代女子的世界一窥化妆的秘密面妆 01 浓艳的红妆是面妆的主流,女性不分贵贱,均喜敷之。唐代的美人们甚至将整个面颊都敷上胭脂。彩绘陶骑马带猞猁狩猎女俑 唐开元十二年(年) 西安博物院藏,图片为作者自摄 李白《浣纱石上云》中有“玉面耶溪女,青娥红粉妆”的句子。王建在《宫词》中也有“舞来汗湿罗衣彻,楼上人扶下玉梯。师到院中重洗面,金盆水里拨红泥”的描述。美人面部重敷胭脂,香汗淋漓时,拭汗的手帕、洗脸的水都会被染红。唐代仕女图绢画 年吐鲁番阿斯塔那号墓出土 当然,“红妆”的效果也会因涂抹的方法不同而效果各异。 酒晕妆,为红妆中最为浓艳者。这种妆先抹白粉,再在两颊涂以浓厚的胭脂; 桃花妆,则色浅而艳如桃花; 飞霞妆,比桃花妆更为淡雅,有白里透红之感。 唐代女子追求标新立异,除了上面介绍的这些,面妆还有胡妆、啼妆、泪妆、血晕妆等,此处不再赘述。河南安阳赵逸公墓(公元年)壁画,有学者认为壁画中女性面庞上的红道道即为“血晕妆”,看起来有点恐怖 眉妆 02 唐代妇女画眉样式演变图表 图自陕西历史博物馆编《唐乐舞记》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眉式最丰富的时期,长眉、短眉、蛾眉、阔眉都有流行。玄宗时有《十眉图》,记载了当时流行的鸳鸯眉、小山眉、五岳眉、三峰眉等十种眉式,而“十眉”也只是包含了眉式的一部分而已。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眉妆: 月眉:比柳眉略宽,比长眉略窄,状如新月。阎立本《步辇图》中,宫女皆画月眉。唐诗中也有这种眉式的描写,“长干吴儿女,眉目艳新月”“娟娟却月眉”,写的都是这种眉型。《步辇图》中宫女的眉式 柳叶眉,眉毛画成柳叶状,也称作“柳眉”。在文学作品中,有韦庄《女冠子》“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的诗句,也有白居易《长恨歌》中“芙蓉如面柳如眉”的描写。 阔眉:崇尚长、阔、浓,十分醒目。持如意侍女图,武惠妃敬陵出土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图片为作者自摄 蛾眉、远山眉、青黛眉:盛唐时期,流行的长、细、淡的眉式。白居易《上阳人》有云:“青黛点眉眉细长,天宝末年时世妆”。也有李商隐《代赠》“总把春山扫眉黛,不知共得几多愁”,更有张祜《集灵台》中虢国夫人“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的描写。 八字眉:中晚唐时期,八字眉与乌唇、椎髻的组合妆容一度流行,称为“元和时世妆”。此时的八字眉与汉代的八字眉相比,更为宽阔和弯曲。河南安阳赵逸公墓(公元年)壁画 图中女性的眉形即为八字眉 唇妆 03 唐代点唇的唇脂有了一定的形状。在元稹《莺莺传》中,有“口脂五寸”的记录。 当时的口脂是一种管状物体,已经和现代的口红区别不大了。而口脂的颜色也十分丰富,包括檀、朱、绛等颜色。 唇妆的形状,以樱桃小口为尚,以小巧圆润为美,在晚唐时期达到顶峰。唐代流行的几种唇妆 表格改绘自周汛、高春明 《中国历代妇女妆饰》 面饰 04 唐代,各种面饰已进入寻常百姓家。女子面饰造型各异,色彩浓艳,是唐代女性妆面中极具特色的一个方面。 额黄妆始于汉代,流行于六朝,盛于隋唐。唐卢照邻《长安古意》对这种妆容有记载:“鸦黄粉白车中出,含娇含态情非一。”《北齐校书图》局部 侍女将额头及鼻梁涂成淡黄色 有学者认为此即“额黄妆” 在唐代,额黄妆发展出了新款式——蕊黄妆,在额头以黄粉绘制花朵形象,非常艳丽。唐温庭筠《南歌子》有“扑蕊添黄子,呵花满翠鬟”句,可见其流行程度。 斜红一般描绘在太阳穴部位,或如弦月,或如伤痕。有时为了造成残破之感,还用胭脂晕染成血迹模样。不过,斜红自晚唐之后,便销声匿迹了。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绢画上的女性 太阳穴处的一道红色即为“斜红” 花钿,简单者似小圆点,复杂者以金箔、云母片、鱼鳃骨等制成各种花朵形状(见下表)。花钿贴于额上,宛如一朵朵仙葩。各式花钿 图自周汛、高春明《中国历代妇女妆饰》 面靥,多以胭脂或颜料点于嘴角两边的酒窝处,好似两颗小痣。盛唐以后,面靥的样式增多,有的形如钱币,有的形如杏桃,有的形如花朵。旅顺博物馆藏女俑头像 花钿、斜红、面靥齐备 护肤品 05 唐人的护肤观念非常讲究。各种护肤品制作精湛且考究:面脂,用来滋润皮肤;澡豆,类似现代的香皂,用于洗面;香泽,用于润发…… 杜甫《腊日》诗中有“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的诗句。诗中提到的口脂、面药,就是涂在唇部和脸部的化妆用品,类似于我们现在的润唇膏、保湿霜等,可以护肤、防冻。 唐代皇帝常在腊日赐给臣子脂膏,表示对下级的体贴爱护,展现皇室的“恩泽”。唐代鎏金飞鸿折枝花银蚌盒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藏 是盛放化妆、护肤用品的器具 端详着博物馆中那些美丽的女俑、仕女图,千年前的美人仿佛活过来一般,拉近了与现代人的距离。主要参考资料: 李芽《中国历代妆饰》 周汛、高春明《中国历代妇女妆饰》 孟晖《贵妃的红汗》 来源:博物馆 看展览 编辑/郝双玥校对/关关审核/枫楠 更多精彩 更多“文化曲江”精彩内容 文化政策 亲商助商环境产业园区 入区企业服务 文旅盛会 一场咖啡盛宴文化精品 影视文创荟萃 创新创业 智诚环球吴瑕电子竞技 最热电竞赛事 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最好北京市中科医院好不好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weiziz.com/qdry/4633.html
- 上一篇文章: 拒绝小新眉,我用董欣青黛眉笔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