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今书籍在线/离线阅读

刮痧是民间常见的一种养生、治病的传统方法,基本上是哪儿疼刮哪儿。小小一块刮痧板,在肌肤上轻重舒缓、简简单单地滑动,就能够激发人体自身的抗病和调节能力,驱走病痛。如今,不仅是老年人喜欢刮痧,不少中青年人也喜欢用这种方法来保健。那么,刮痧是否真能起到防病、治病的效果?刮痧时需要注意什么?又是否所有人都适合刮痧呢?

据香港媒体报道,歌手钟欣潼(阿娇)为迎接年底Twins合体演唱会而日夜操劳,搞到伤痕累累,但仍坚强面对伤痛继续努力!

她在微博晒出一张玉背照,露出一大片红肿伤痕,似刮痧后留下的痕迹。粉丝见到立即送上慰问,表示好担心,有粉丝更爆料,这个伤已经跟了阿娇好久!不过阿娇的态度非常积极,称自己没有放弃治疗:“从未放弃治疗!快把伤患治好,迎接年底演唱会,fighting(战斗)!”

刮痧疗效毋庸置疑

医院骨科康复科主任王立恒表示,刮痧本身的疗效是毋庸置疑的。从中医理论体系上,首先,人体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五脏六腑、筋脉肉皮骨都是相通的,相互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当刮痧刺激皮肤时,皮肤出现红痧、甚至紫痧。肺主皮毛,红紫色代表中医的“热”,皮肤上出现这样的征象,势必带走热邪,热邪驱散,表邪解除,肺热由此消散。其次,经络是协调人体脏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及皮肉筋骨的纽带,是联系人体内外环境的通道。而皮肤又与经络联系密切,通过刺激皮肤,起到调理脏腑的作用。

从现代医学的机理研究来讲,刮痧也有三大作用:调节神经,能够阻止疾病的恶性循环;抗炎作用,能够加强局部的新陈代谢;提高身体免疫力,调节内分泌系统。

哪里痛刮哪里

多数人都会在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时肌肉就容易出现紧缩、血液不通,从而出现疼痛。曲崇正表示,此时刮痧可以调节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使组织间压力得到调节,促进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起到活血、祛瘀生新的作用。

“刮痧的方法也很简单,哪里痛就刮哪里,但是使用的力度要注意,一般以自己所能承受的最大痛觉为佳,这样可以提高局部组织的痛阈,就是下次要感觉到这次的疼痛就需要更大的受损才能感觉到不舒服。达到这个效果的时候就可以停止了。”广州中医医院针灸推拿科副主任、副主任中医师曲崇正说。

四大误区

并非又疼又有淤才有效

不少人认为,刮痧时出痧越多越好,其实这是不对的。因为出痧的多少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一般情况下,血瘀之证出痧多,实证、热证出痧多,而虚证、寒证则出痧少;服药过多者,特别是服用激素类药物的人不易出痧;肥胖与肌肉丰满者也不易出痧;室温较低时出痧往往也不明显。

时间长短无碍

时间掌握是刮痧功效好坏的一个重要环节。养生专家建议,每个部位一般刮15~30次,以3~5分钟为宜;局部病变或者局部保健一般在20~30分钟之间,全身整体刮痧宜在40~50分钟之间。此外,刮痧不能来回刮,而是要由上向下,由内向外,应单方向刮拭。另外,由于刮痧多少对皮肤存在一定的损伤,所以一次刮完后要等过一段时间,一般为5~7天左右,再进行第二次刮痧。

去感冒刮痧好

林女士因晚上睡觉受凉,早上起床后便觉头痛、鼻塞,继而出现恶风、颈背痛、神疲乏力,采用刮痧治疗一次后症状基本消失。然而同样是感冒的刘小姐,在家里刮痧却越刮脸越苍白,人也更加虚弱。为什么都是感冒,都是刮痧,效果却大相径庭?

专家解释说,感冒用刮痧疗法,一般效果是很明显的。但是,如果感冒是以发热为主,则不宜单一进行刮痧,要配合药物治疗。尤其不能“头痛刮头,脚痛刮脚”。因为头痛刮痧必须排除头部有无器质性疾病,医院诊断清楚再行刮痧。

越疼越有效果

很多人以为刮痧一定是感觉到疼痛难忍、刮得“惨不忍睹”才是最高境界,其实这是错误观点。刮痧并非愈痛愈有效,也不是刮得又黑又紫才好。其实,刮拭部位出痧后呈现微红色或紫红色就可以停止。刮痧部位、力道等若掌握不当,片面追求出痧的颜色,不仅无效,还可以造成皮肉损伤。

刮痧注意事项

“晕痧”的多是青壮年

现在,刮痧在美容院、养生中心被广泛运用。专家告诉记者,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刮痧的,有一些基础病的、肝功能不全的、有血液病的等都不适合。另外,需要提醒的是,过分饥饿、刚吃过饭、过度疲劳等都不能刮痧,所以,医院,上午11点后、下午4∶30以后,基本上就不刮痧了,此时刮痧容易“晕痧”。

什么是“晕痧”,就是刮着刮着,出现呕吐头晕的症状。在刮痧治疗室,“晕痧”的居然多是青壮年。黄美说,这主要是因为现在小年轻都太疲劳了。夜生活加上高压的工作,到零点才睡觉,早晨六七点就要赶去上班,严重睡眠不足,持续疲劳。

在进行刮痧操作时,若出现头晕、眼花、心慌、恶心或呕吐、脸色苍白,甚至四肢厥冷、出冷汗、脉微弱、血压下降等晕刮症状时,应迅速平卧,头部放低,解开衣扣与裤带,保持通风,同时也可喝热水、糖水或点压人中、内关、涌泉等穴位。

医院针灸科主任孙建华提醒,刮出痧30分钟内不要洗凉水澡。至于刮痧的频率,孙主任认为两次刮痧之间要要相隔3~6天,而且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不宜在原处再次刮痧。

来源:健康时报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有医院就医

进食补药不等于养生保健–人参杀人无罪,大黄救人无功★★★

中医如何调治高血脂、脂肪肝?

这份私人健康计划,从0岁到60岁都能用得着

人的命运为什么能够“算”出来?★★

如何通过听声音判断五脏健康情况?

中医教你从眼皮肿看体内湿气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黄芪当归汤,中医补气补血的第一良方★★★★★

从西医怕感冒说起……★★

认识人体经络–手阳明大肠经

再生障碍性贫血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帕金森氏综合征(震颤)

《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海风藤★★★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青风藤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丁公藤、昆明山海棠、雪上一枝蒿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路路通(上)★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路路通(下)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秦艽

《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田七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嘴上起泡是什么原因★★

补脾健脾食物大全★★

从头发看健康出现五种变化说明出问题了

脚部出现这些问题可能是疾病先兆

7种活血化瘀食物让你从内到外的美

《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古代名医与药名的来源★★

中药治疗手足干燥、脱皮★

麻黄的妙用

中药不传之秘在于量之麻黄利尿

神经性耳聋(2)

小儿癫痫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

百病生于过用!“五劳”你占了“几劳”?★★★★★

九个错误日常急救常识,你中招了吗?

五脏常见虚劳症(阴、阳、气、血)的调理法

温阳法在儿科临床的应用

动植物皮有何药用?

冬季进补有禁忌,火锅、食疗宜辨证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中药消除口味异常★★★★★

年12月文章汇总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每个人都可以读懂的中医 ★★★★★

人体穴位大全

中医古籍的剂量不知道算多少?收藏这篇就够了

中国第一部全面《急性心肌梗死》防治电影,转发1次挽救1条生命★★★★★★★★

中药炮制知识

中医传统治法

中药学知识

中药基本理论知识

年12月文章汇总

年11月文章汇总

年10月文章汇总

年9月文章汇总

年8月文章汇总

年7月文章汇总

欢迎







































武汉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治疗白癜风的药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daia.com/qdry/1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