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店智汇19种皮肤性疾病的联合用药方
单纯疱疹 1、3%硼酸溶液+3%阿昔洛韦软膏+维生素C 3%硼酸溶液具有抑菌消毒的作用。3%阿昔洛韦软膏具有抗病毒的作用。维生素c能够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渗出。 上述药物联合适用于以水疱或局部红肿为主要症状且病情较轻者,应连续用药至损害消退,效果良好,副作用轻。 2、1%---2%龙胆紫药液+0.5%新霉素软膏+阿昔洛韦 1%~2%龙胆紫药液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同时还有收敛作用,适用于疱疹溃破者。 0.5%新霉素软膏局部涂抹具有消炎的作用,同时口服阿昔洛韦用于抗病毒。 上述药物联合适用于感染较重、疱疹破溃且疱疹周围红肿并有淡黄色结痂合并继发感染者。 3、丙种球蛋白+复合维生素B+板蓝根冲剂+2%冰片 2%冰片局部用药具有干燥、收敛、防止继发感染的作用,应早期使用。板蓝根冲剂是中成药,具有清热解毒的功能。 丙种球蛋白配合复合维生素B能够增强人的自身免疫力,增加抗病毒能力,同时可以防止继发细菌感染。 上述药物联合适用于既往患单纯疱疹但经常复发患者的早期治疗,对防止病情加重和复发有很好的疗效。 4、板蓝根30克+马齿苋30克+紫草lo克+薏米30克 上述中草药联合水煎,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连续代茶饮可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带状疱疹1、阿昔洛韦+布洛芬+强的松 阿昔洛韦能被疱疹感染过的细胞吸收,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变化终止病毒的复制,从而起到抗病毒的作用。 阿昔洛韦不易进入正常细胞。因此对正常细胞的抑制作用很小,说明阿昔洛韦治疗疱疹有高效而副作角少的特点,是治疗疱疹病的首选药物。 阿昔洛韦适用于泛发性带状疱疹或合并肺炎或脑炎等严重患者。 强的松早期服用可消除神经根的炎症,疱疹性神经痛用强的松后可以减轻神经炎后期的纤维化,因而可减轻疼痛。 2、阿昔洛韦+干扰素+维生素B1+维生素B12+双氯芬酸+炉甘石洗剂 阿昔洛韦能被疱疹感染过的细胞吸收,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变化终止病毒的复制,从而起到抗病毒的作用。 阿昔洛韦不易进入正常细胞。对正常细胞的抑制作用很小,说明阿昔洛韦治疗疱疹有高效而副作用少的特点,是治疗疱疹病的首选药物。 阿昔洛韦适用于泛发性带状疱疹或合并肺炎或脑炎等严重患者。炉甘石洗剂具有收敛、止痒、消毒的作用。 双氯芬酸是止痛药物,对神经疼痛患者可以较快缓解症状。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均是营养神经的药物,可以减轻遗留的神经痛。 干扰素是免疫调节剂,可以增强人的抵抗力,有辅助抗病毒作用,可以改善症状、缩短病程。上述药物联合适用于疱疹未破但皮损较严重的患者。 水痘1、板蓝根颗粒+2%龙胆紫溶液+扑尔敏 板蓝根颗粒是中成药,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2%龙胆紫溶液具有消毒、干燥的作用。 扑尔敏(马来酸氯苯那敏)是抗组织胺类药物,具有止痒的作用。上述药物联合适用于免疫功能正常且症状较轻的患者。 2、阿昔洛韦+炉甘石洗剂+银翘解毒片 阿昔洛韦能被水痘病毒感染过的细胞吸收,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变化终止病毒的复制,从而起到抗病毒的作用。 阿昔洛韦不易进入正常细胞,所以对正常细胞的抑制作用很小,因此阿昔洛韦具有高效而副作用少的特点。 银翘解毒片是中成药,具有清热解毒的功能,与阿昔洛韦联合具有协同作用。 炉甘石洗剂具有消毒、止痒的作用,局部外用,可增强疗效。 上述药物联合适用于免疫功能受损或症状严重的患者。 3、阿昔洛韦+炉甘石洗剂(儿童方) 阿昔洛韦能被水痘病毒感染过的细胞吸收,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变化终止病毒的复制,从而起到抗病毒的作用。 阿昔洛韦不易进入正常细胞。因此对正常细胞的抑制作用很少,所以阿昔洛韦治疗具有高效而副作用少的特点。 炉甘石洗剂具有消毒、止痒的作用,局部外用,可增强疗效。上述药物联合适用于孕妇和新生儿水痘。 4、苡薏仁20克+红豆30克+土茯苓各30克+粳米克 上述材料洗净共煮,称为苡薏红豆粥,待粥熟豆烂后拌冰糖吃,每日1剂,分3次服完。适用于水痘已出伴发热、尿赤、神疲纳差者。 5、金银花10克+竹叶6克+甘草3克+青黛散 上述中药加水煎服,具有清热利湿和解毒的功能,一日2次,连服3天,效果较好。皮肤抓破者可外敷青黛散,防止继发细菌感染。 6、鲜马齿苋30克+荸荠粉30、克+冰糖15克 马齿苋荸荠糊:鲜马齿苋洗净捣汁,取汁调荸荠粉,加冰糖,用滚开的水冲熟至糊状,每日1剂。适用于水痘已出或将出伴发烧、烦躁、稀便患者。 风疹1、抗病毒口服液+炉甘石洗剂 抗病毒口服液具有抗病毒作用,因风疹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所以此药物治疗有效。另外炉甘石洗剂具有止痒的作用,可很好地对症治疗。 2、板蓝根颗粒+炉甘石洗剂 板蓝根是中成药,具有清热解毒、抗病毒的作用。炉甘石洗剂也具有消毒止痒的作用,这两种药物是一组黄金搭档药物,效果较好。 3、鲜地肤子+鲜苍耳子 取鲜地肤子和鲜苍耳子适量,加水煎汤,搽洗患处。或取枯矾适量,研为细末,投入热酒中和匀,用棉球蘸酒搽患处,均适用于小儿风疹止痒。 疣1、病毒灵+左旋咪唑+30%冰醋酸溶液 病毒灵是抗病毒药物,对乳头瘤病毒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要1个月为一疗程。 左旋咪唑能提高人的免疫力,增强抗病毒能力。30%冰醋酸溶液外用可以破坏和去除增生的疣,上述药物联合效果较好。 2、泛昔洛韦+转移因子+5%氟尿嘧啶软膏+1%金霉素软膏 泛昔洛韦是抗病毒药物,具有抗病毒作用,配合转移因子可以增强人的抵抗力,进一步增强抗病毒作用。 5%氟尿嘧啶软膏和1%金霉素软膏外涂,交替使用,可以去疣。上述药物联合对寻常疣患者效果较好。 3、板蓝根31克+大青叶31克+牡蛎31克+紫草9克+郁金9克+桃仁9克+红花9克+苡仁12克+桑白皮12克 上述中草药共煎4次,取汁混合约0毫升,每日服2次,每次毫升,其余毫升用作擦洗患处及湿敷,擦洗患处的次数不限。 湿敷于睡前进行,取纱布4~6层浸透药汁敷2小时,每日用药1剂,对扁平疣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脓疱疮1、1/高锰酸钾液+百多邦(2%莫匹罗星) 1/高锰酸钾液具有消毒杀菌的作用。 百多邦即2%奠匹罗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更高的杀菌敏感性。 患者先用无菌针刺破脓疱,再用高锰酸钾溶液湿敷,然后涂抹百多邦会收到良好的效果,适用于渗液较多的患者。 2、青霉素+扑尔敏+百多邦(2%莫匹罗星) 百多邦具有局部消炎杀菌的作用。 扑尔敏是抗过敏药物,适用于瘙痒严重的患者,可避免搔抓创面,造成扩散。 另外青霉素全身应用{进一步增强杀菌作用。上述药物联合适用手皮疹较多、有全身症状的患者。 3、薄荷6克+银花10克+甘草6克 上述中草药用水煎服,具有清热除湿、解毒的作用,每剂,分2次服用。 4、野菊花30克+苦参30克+枯矾20克+蒲公英30克+青黛散 上述中草药加水0毫升,煎成毫升,渍洗疮面,具有止痒、杀菌、消毒的作用,每日2次。 洗后以青黛散适量,用植物油调成糊状外用脓痂较厚,外涂黄连膏。 毛囊炎1、2%莫匹罗星软膏+青霉素 2%莫匹罗星软膏外涂具有消炎和杀菌的作用,青霉素全身应用可以进一步增强抗炎和抗菌效果,适用于光滑皮肤部位反复发生迁延呈慢性的患者。 青霉素过敏者忌用。 2、三黄片+炉甘石洗剂 三黄片是中成药,具有解毒、消炎的功能,同时配合局部应用炉甘石洗剂可以内外兼治,取得良好的效果。 3、黄连6克+黄芩10克+丹皮10克+赤芍10克+银花10克+蚤休10克+连翘10克+三棵针15克+生甘草6克 上述中草药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先将上药用适量清水浸泡30分钟,再放火上煎煮30分钟,每剂煎2次。 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主要适用于臀部和头部毛囊炎患者。 头部疮加荆芥10克、桔梗5克;臀部疮加牛膝、蒌芍各10克;大便干者加生大黄(后下10克)。 4、银花18克+连翘15克+苍术18克廿黄柏18克+归尾9克+赤芍9克+猪苓9克+茵陈30克+车前子9克 将上述中草药加水煎服,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作用,适用于发际疮、坐板疮等。 毒热重者加地丁、野菊花、川军、土茯苓、黄芩、栀子; 湿盛者加生苡米、六一散、云苓、白术、苦参、防己;肿痛明显者加川楝子、乳香、没药、红花、川芎、丹参。 疥疮1、头孢拉定+复方新霉素软膏 头孢拉定是耐药性较青霉素小的药物,相对抗菌效果要强,要求静脉应用。 复方新霉素软膏是外用抗生素,局部可增强杀菌消炎作用。两者联合适用于病人合并发热等全身症状且皮损较重的患者。 2、牛黄解毒片+炉甘石洗剂 牛黄解毒片是中成药,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毒、消炎作用。 炉甘石洗剂外用具有消毒、抗炎的作用。 上述两药联合适用于皮损以皮疹为主的较轻的患者,效果较好。 3、洁霉素+10%鱼石脂软膏+丙种球蛋白 10%鱼石脂软膏外用具有确切的杀菌消炎的作用,配合全身应用洁霉素可增强杀菌消炎的作用。 丙种球蛋白是一种免疫调节剂,能增强人体抵抗力,从而达到间接抗菌作用。 上述药物联合适用于抵抗力较低或反复发作的疥病患者,同样适用于青霉素过敏者。 丹毒1、青霉素+50%硫酸镁溶液 青霉素是抗生素,对链球菌有很好的杀灭作用;且价格便宜,副作用小。 50%硫酸镁溶液具有消炎去肿的作用。 丹毒伴全身症状轻的患者可肌注青霉素,较重的患者可采用静脉滴注的办法,加强抗菌消炎力度。 2、红霉素+50%硫酸镁溶液 红霉素同样具有很好的杀菌消炎作用,50%硫酸镁溶液局部湿敷能够起消炎去肿的作用。 上述药物联合适用于对青霉素过敏的丹毒患者。 3、六神丸+玉露散 六神丸是中成药,主要由牛黄、麝香、蟾酥、雄黄、冰片、珍珠6味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近几年发现六神丸还有增强免疫力等作用。 玉露散也是中成药,用冷开水调敷,具有消肿止痛的作用。 对轻度丹毒患者应用中药治疗是较好的选择。 4、苍术9克+黄柏9克+板蓝根30克 将上述中草药用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用,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效果不错。 类丹毒1、青霉素+10%--20%鱼石脂软膏 青霉素是抗生素,对猪丹毒杆菌有很好的杀灭作用,且价格便宜,副作用小。10%~20%鱼石脂软膏具有消炎去肿的作用。 两种药物联合适用于皮损局限、无全身症状的患者。如患者皮损面积较大并伴有全身症状,可采用静脉滴注青霉素的办法,加强抗菌消炎力度。 2、红霉素+3%硼酸溶液 红霉素同样具有很好的杀菌消炎作用,3%硼酸溶液局部湿敷能够起消炎去肿的作用。 上述药物联合适用于对青霉素过敏的类丹毒患者。 3、六神丸+玉露散 六神丸是中成药,主要由牛黄、麝香、蟾酥、雄黄、冰片、珍珠6味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 近几年发现六神丸还有增强免疫力等作用。 玉露散也是中成药,用冷开水调敷,具有消肿止痛的作用。 对无全身症状的类丹毒患者应用中药治疗是较好的选择。 4、益黄膏+野菊花30克+土茯苓30克+忍冬藤15克+赤芍1O克+粉丹皮10克+蝉衣5克+嫩桑叶15克+透骨草15克 益黄膏由益母草与金黄散按1:1配制而成,其调制及使用方法: 将洗净晒干之益母草加工成细末,用文火浸煮3小时以上,待其冷却后备用。使用时将益母草煎汁与金黄散混合搅拌成膏状,加入冰片少许即成。 将上述中草药对水浓煎,待稍凉后浸泡患处20~30分钟,具有消炎、止痛的作用,1小时后外敷益黄膏可进一步增强消肿、抗炎的作用。 头癣1、2.5%--5.O%碘酊+5%~10%硫磺软膏 2.5%~5.o%碘酊具有消毒、杀菌、止痒的作用,并可扩张末梢血适用于皮肤癣菌病。 5%~10%硫磺软膏对头皮和头发具有保护、润}1作用,重要的是同时具有消毒、杀菌的作用。 两者联合应用可增强疗适用于皮损面积小、数目不超过3个者。 2、灰黄霉素+2.5%~5.0%碘酊+10%水杨酸软膏 2.5%—5.0%碘酊和10%水杨酸软膏联合同时具有杀菌、消毒;止痒的作用,且可以增强疗效。 灰黄霉素具有抗真菌的作用,但应注意月期间避免暴露于日光及紫外线下,应多进食脂类食物,以利于药物吸收,上述药物联合适用于头癣面积较大、数目较多的患者。 3、泼尼松+酮康唑+2.5%--5.O%碘酊+10%水杨酸软膏+红霉素 泼尼松是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抗炎、减轻炎症反应的作用。 坌素是抗生素,具有消炎、杀菌的作用。 2.5%~5.0%碘酊、10%水杨酸软膏和酮康唑联合是抗真菌治疗,具有止痒、杀真菌和消毒的作用。 上述药物联合仅适用于脓癣患者,且泼尼松应短期应用。肝病患者和孕妇龚酮康唑。 4、白矾15克+艾叶20克+蜂房9克 用上述中草药水煎洗头,具有清热、消毒、止痒和杀菌的作用,对头癣患者适用,效果较好,副作用小。 手(足)癣1、3%硼酸溶液+2%酮康唑乳膏 3%硼酸溶液能清除病损处的脓液,同时还有杀菌、消炎的作用,用其浸泡手或足后,再用2%酮康唑乳膏局部外涂,具有杀灭真菌的作用。 这两种药物联合适用于皮损为水疱型的手(足)癣,效果较好。 2、马齿苋30克+生地榆10克+明矾10克+黄柏10克+派瑞松霜 以上中草药用水煎后浸泡或湿敷,每日20~30分钟,具有抗细菌感染的作用,待继发细菌感染控制后,局部外涂派瑞松软霜用来抗真菌治疗效果较好。 上述药物适用于手(足)癣合并轻度细菌感染的患者。 3、头孢氨苄胶囊+皮康霜 头孢氨苄胶囊是头孢类抗生素,具有杀菌、消炎的作用,对头孢类过敏者可用红霉素口服,效果也较好。 皮康霜是抗真菌感染的外用药物,实践证明效果较好。上述药物联合适用于手(足)癣合并较严重细菌感染的患者。 4、苦参30克+黄柏20克+地肤子20克+白藓皮20克+枯矾15克 上述中草药联合用水煎后清洗患处,具有收敛、杀菌、止痒的作用,适用于趾(指)间湿烂者。 若糜烂、疼痛加蒲公英30克、马齿苋30克,水煎浸泡患处,每次30分钟,擦干后撒青黛散,每日2次,效果较好。 5、特比萘芬霜+伊曲康唑 特比萘芬霜是抗真菌类外用药物,具有消炎、杀菌作用,口服伊曲康唑具有加强抗真菌疗效、提高治愈率的作用。 应在进餐期间或进餐后立即服用,孕妇禁用,服药期间定期检查肝功能。 上述两种药物联合适用于皮损较重或合并甲癣的患者。 6、苦参30克+大蒜30克+石榴皮30克+使君子20克+威灵仙20克+食醋1千克 将上述中草药浸泡48小时,再以温火煎沸,去渣冷却,睡前浸泡患处20~30分钟,每日1次,7日为一疗程,适用于水疱、脱屑伴瘙痒者。 手足干裂者用以上醋泡方浸泡后,外涂雄黄膏、天麻膏。于慢性荨麻疹患者。 7、益黄膏+野菊花30克+土茯苓30克+忍冬藤15克+赤芍1O克+粉丹皮10克+蝉衣5克+嫩桑叶15克+透骨草15克 益黄膏由益母草与金黄散按1:1配制而成,其调制及使用方法: 将洗净晒干之益母草加工成细末,用文火浸煮3小时以上,待其冷却后备用。 使用时将益母草煎汁与金黄散混合搅拌成膏状,加入冰片少许即成。 将上述中草药对水浓煎,待稍凉后浸泡患处20~30分钟,具有消炎、止痛的作用,1小时后外敷益黄膏可进一步增强消肿、抗炎的作用。 8、西替利嗪+维生素C+炉甘石洗剂 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能够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渗出。炉甘石洗剂具有收敛、止痒的作用,可多次外涂。 西替利嗪为抗变态反应药,可阻断H1受体,因其作用强,持续时间长,与维生素C、炉甘石洗剂联合适用于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效果较好。 9、氯雷他定+扑尔敏+维生素C+炉甘石洗剂 氯雷他定具有抗过敏作用,但是它没有中枢镇静作用,即不会产生想睡的感觉,与另一种抗过敏药物扑尔敏联合应用可增强抗过敏疗效。 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能够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渗出,可增强苯海拉明和赛庚啶的作用。 炉甘石洗剂具有收敛、止痒的作用,可多次外涂。上述药物联合适用于慢性荨麻疹的治疗。 夏季皮炎1、扑尔敏+维生素C+炉甘石洗剂+绿豆汤 扑尔敏是H1受体拮抗剂,具有抗过敏作用,能够减少炎症反应,减少渗出,高空作业、驾驶员和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能够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渗出,可增强扑尔敏的作用。 炉甘石洗剂具有收敛、止痒的作用。绿豆汤具有清热解毒的功能。上述药物联合是夏季皮炎较好的治疗方法。 2、蛇床子20克+地肤子20克+苦参20克+花椒20克+白矾20克 将以上药物煎汁,先熏后洗患处,每日1剂,熏洗2~3次,每次20分钟,10天为一个疗程。 具有燥湿止痒的作用,适用于夏季皮炎,有效率可达95%~oA。 3、黄柏6克+苍术6克+荆芥6克+蛇床子20克+防风10克+明矾3克 将上述药物研成粗末,用水煎煮或开水冲泡去渣,放入盆中,趁温热熏洗患处。 具有清热止痒的作用,适用于夏季皮炎。 4、冬桑叶30克+苏叶30克+陈艾叶30克+薄荷叶30克+明矾20克 将上述中草药加清水适量,煎沸,将药液倒入盆内,待温后外洗患处,每日1剂,洗3次,5~7荆为一疗程。 具有清凉解毒、消疹止痒的作用,适用于夏季皮炎,通常一二个疗程即可痊愈。 5、川黄30克+生川断30克+马齿苋30克+小川朴30克+地肤子30克+蒲公英30克+芒硝30克+枯矾12克 将上述中草药用水煎成毫升,洗患处,每日2~3次,每次10~20分钟,具有清热、燥湿止痒的作用,效果较佳。 痱子(粟粒疹)1、白芷15克+绿豆60克 将白芷和绿豆煎汤,日服1剂,具有清热消暑、解毒的功能,效果较好。 2、竹叶10克+西瓜翠衣50克 将竹叶和西瓜翠衣用水煎汤服用,每日1剂,具有消暑、解毒的功能,对痱子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3、徐长卿50克+马齿苋30克+黄柏15克 将上述3种草药用水煎汤,冷却后湿敷患处,具有消炎、止痒的作用,效果较好。 冻疮1、维生素E+冻疮酊 维生素E口服能够减轻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善血液循环。 冻疮酊局部外涂也具有促进局部皮肤血液循环、止痛止痒的作用。 二者联合适用于冻疮初发患者,效果较好。 2、维生素E+紫云膏 维生素E口服能够减轻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善血液循环。 紫云膏是紫草、当归、胡麻油和黄蜡的混合物,具有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适用于冻疮起水疱但水疱未破的患者。 3、青霉素+3%硼酸溶液+10%鱼石脂软膏 3%硼酸溶液局部湿敷具有清洁和轻度抗菌消炎的作用。 10%鱼石脂软膏具有保护、润滑和软化痂皮的作用。 青霉素肌肉注射可起到很好的杀菌消炎的作用。 上述3种药物联合适用于冻疮发生糜烂或形成溃疡、怀疑或已经继发细菌感染的患者。 4、麻黄6克+桂枝10克+细辛3克+附子6克+甘草9克十川芎10克 将上述中草药煎汤,分两次日服1剂。 5、艾叶30克+干姜20克+草乌30克+透骨草30克 将上述中草药用水煎汤,趁热外洗患处,具有活血化瘀、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对于冻疮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神经性皮炎1、扑尔敏+维生素B1+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皮炎平) 扑尔敏是抗过敏药物,可以减轻因过敏引起的皮炎瘙痒症状,同时可以减少渗出。 维生素B1可以改善胆碱能神经的功能,从而达到从病因上治疗的作用,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皮炎平)外涂具有消炎止痒的作用。 上述3种药物联合适用于局限性神经性皮炎的患者,效果较好。 2、赛庚啶+胎盘组织液+曲米新乳膏(皮康霜) 赛庚啶是抗过敏药物,能够减轻因过敏因素引起的皮炎瘙痒症状,同时可以减少渗出。 胎盘组织液肌注以调节人体免疫力,增强对各种诱发因素的抵抗力,减少发病。 曲米新乳膏(皮康霜)局部外用同样可以起到消炎止痒的作用,适用于局限性神经性皮炎的患者。 3、扑尔敏+维生素B1+皮炎平霜+5%葡萄糖溶液+普鲁卡因+维生素C 扑尔敏是抗过敏药物,可以减轻因过敏因素引起的皮炎瘙痒症状,同时可以减少渗出。 维生素B1可以改善胆碱能神经的功能,从而达到从病因上治疗的作用。 皮炎平霜外涂具有消炎止痒的作用。 5%葡萄糖溶液、普鲁卡因和维生素C联合静脉滴注起到一个静脉封闭的作用,但应注意普鲁卡因用前需做皮试,以免发生过敏反应。 上述药物适用于泛发性神经性皮炎的患者。 4、当归片+炉甘石洗剂 当归和炉甘石洗剂均是中药,内服加外洗起到养血润肤、祛风止痒的作用,是治疗神经性皮炎较好的中药。 痒疹1、扑尔敏+胎盘组织液+维生素C+炉甘石洗剂 扑尔敏是H1受体拮抗剂,具有抗过敏作用,能够减少炎症反应,减少渗出,高空作业、驾驶员和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能够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渗出,可增强扑尔敏的作用。 胎盘组织液肌注可以调节人体免疫力,增强人体对各种诱发因素的抵抗力,减少发病。 炉甘石洗剂具有收敛、止痒的作用。皮损较局限时,效果较好。 2、赛庚啶+胎盘组织液+维生素C+炉甘石洗剂+10%葡萄糖酸钙+普鲁卡因+5%葡萄糖溶液 赛庚啶是H1受体拮抗剂,具有抗过敏作用,能够减少炎症反应,减少渗出,高空作业、驾驶员和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能够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渗出,可增强扑尔敏的作用。 胎盘组织液肌注可以调节人体免疫力,增强人体对各种诱发因素的抵抗力,减少发病。 炉甘石洗剂具有收敛、止痒的作用。 10%葡萄糖酸钙、普鲁卡因和5%葡萄糖溶液一起点滴具有抗过敏、减少炎症渗出和静脉封闭的作用。 上药联合适用于痒疹泛发较重的患者。 3、扑尔敏+胎盘组织液+维生素C+炉甘石洗剂+安定 扑尔敏是H1受体拮抗剂,具有抗过敏作用,能够减少炎症反应,减少渗出,高空作业、驾驶员和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能够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渗出,可增强扑尔敏的作用。 胎盘组织液肌注可以调节人体免疫力,增强人体对各种诱发因素的抵抗力,减少发病。 炉甘石洗剂具有收敛、止痒的作用。安定具有镇静作用,适用于有焦虑等神经精神症状的局限性痒疹患者。 4、荆芥10克+赤芍10克+川芎9克+防风15克+生地12克+黄芩9克 将上述中草药用水煎,日服1剂,分两次服用,具有清热去风的作用,适用于寻常性痒疹、夏季痒疹的治疗。 痤疮1、四环素+硫酸锌+3%--8%硫磺洗剂 四环素为广谱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特别适用于革兰氏阳性球菌引起的痤疮。 硫酸锌能够抑制皮脂分泌,具有轻度杀菌和收敛作用。 硫磺洗剂具有杀菌和收敛的作用。 上述药物适用于皮损为丘疹、脓疱性损害的患者。 2、红霉素+硫酸锌十2%汞溴红溶液 红霉素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细菌有强大的抗菌作用,适用于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硫酸锌能够抑制皮脂分泌,具有轻度杀菌和收敛作用。 2%汞溴红溶液外涂具有杀菌消炎的作用。 上述药物适用于炎症较重、对四环素耐药或不适用四环素的皮损以丘疹、脓疱性损害为主的患者。 3、异维A酸胶囊+2%汞溴红溶液 异维A酸胶囊具有抑制皮脂产生和影响皮脂腺上皮细胞分化的作用,且能增强人的免疫力。 2%汞溴红溶液外涂具有消炎杀菌的作用,适用于没有继发细菌感染的痤疮患者。 4、己烯雌酚+硫酸锌+2%汞溴红溶液+红霉素 红霉素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细菌有强大的抗菌作用,适用于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 硫酸锌能够抑制皮脂分泌,具有轻度杀菌和收敛作用。 2%汞溴红溶液外涂具有杀菌消炎的作用。己烯雌酚为雌激素,可对抗雄激素的作用。 适用于痤疮较重的女性患者。 5、黄体酮+硫酸锌+2%汞溴红溶液+红霉素 黄体酮是一种天然孕激素,能够促进子宫内膜增生,从而使月经来潮。 红霉素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细菌有强大的抗菌作用,适用于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 硫酸锌能够抑制皮脂分泌,具有轻度杀菌和收敛作用。2%汞溴红溶液外涂具有杀菌消炎的作用。上述药物适用于痤疮月经前加重的患者。 6、益母草膏+颠倒散洗剂 益母草膏是中成药物,具有调经和活血化瘀的作用,从而达到使人体内分泌功能稳定的作用。 颠倒散洗剂具有散热、去脂和止痒的作用。适用于青年女性痤疮患者。 脂溢性皮炎1、红霉素+维生素B6+维生素岛+赛庚啶+硝酸益康唑乳膏 红霉素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细菌有强大的抗菌作用,适用于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 赛庚啶是H1受体拮抗剂,具有抗过敏作用,能够减少炎症反应,减少渗出,有较强的中枢镇静作用,因此高空作业、驾驶员和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脂溢性皮炎的发生考虑与B族维生素缺乏有关,因此给予适当维生素B6和维生素B2有助于减少皮脂腺的分泌。 硝酸益康唑乳膏外涂具有抗真菌的作用,可以从病因上控制疾病。 上述药物搭配适用于皮损为红褐色斑片及油腻性鳞屑的患者。 2、扑尔敏+维生素C+派瑞松 扑尔敏具有抗过敏的作用,能够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渗出,抑制过敏反应。 维生素C同样也具有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渗出和抗过敏的作用。 派瑞松是一种由硝酸益康唑及曲安奈德混匀的复合物,局部外涂具有抗真菌和消炎止痒的作用。 3者联合适用于婴儿脂溢性皮炎。 3、防风通圣丸+2%酮康唑洗液十2%酮康唑乳膏 防风通圣丸是中成药,具有养血、润燥、祛风、清热的作用。 酮康唑主要作用仍然是抗真菌,因脂溢性皮炎主要与真菌是卵圆形糠秕孢子菌感染有关,所以先用洗液洗头,后涂酮康唑霜,适用于头部损害仅为灰白色糠秕状鳞屑斑的患者。 ?长按3秒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daia.com/qdpz/8503.html
- 上一篇文章: 影落明湖青黛光马未都谈蓝釉下
- 下一篇文章: 大青叶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全国中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