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土豪们喜欢收藏中国艺术品,对大家而言想必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而在众多种类的艺术品中,他们大多都对瓷器情有独钟。

联合利华创始人威廉·赫斯基思·利华(WilliamHeskethLever)正是中国瓷器的狂热收藏家。来自格拉斯哥博物馆的中国艺术史专家钟瑜平博士以他为线索,对西方人对中国瓷器的情有独钟给出了很有意思的解答。

《青花》登上产品宣传海报

利华对中国瓷器的迷恋,从他收藏女画家露易斯·贾普林的作品可见一斑。贾普林以《青花》(BlueandWhite)为画作标题,巧妙地运用白地青花瓷器的陈设作为背景,印入眼帘的是维多利亚时期悠闲贵妇,身着薄纱蕾丝花边,手持亚麻布擦拭珐琅彩瓷,意在营造唯美气氛。

女画家露易斯·贾普林的作品《青花》。

年,利华在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夏季美展购得此画。他将《青花》作品运用到自己产品的宣传海报上,请插画家复制了这幅油画,并将自己的产品包装盒巧妙添加在珐琅器旁,仿如维多利亚仕女也都爱使用“阳光牌”肥皂(SunlightSoap),以古典浪漫的图像鼓动着家庭主妇购买。

“阳光牌”肥皂宣传海报。

收藏灵感:贵族生活+艺术游戏

利华对中国的迷恋,其实是受到英国艺文界19世纪后期唯美运动(Aestheticmovement)的影响;知名艺术家如罗塞蒂(DanteGabrielRossetti)和惠斯勒有意在画布上留下“china”的想象,带动了中国瓷器家饰时尚。他们的作品受到中产阶级的喜爱,他们竞相购买画作,并模仿艺术家的生活品味,使得中国瓷器市场价格不断攀升。“中国”的英文“China”,正与英文中“瓷器”(china)一致。

清乾隆粉彩太平有象瓷塑。

此外,利华还受到朋友詹姆士(JamesOrrock,-)的影响。詹姆士是一名来自爱丁堡的牙医师,但同时也是艺术家、收藏家、古董商。他特别喜欢康熙年间青花的鲜蓝青翠色调,以及那线条流畅如行云流水般的飘逸。年相识成为好友后,利华在詹姆士的鼓舞下持续收藏中国瓷器,甚至在至年间高价买下詹姆士不少珍藏,例如康熙青花冰梅纹盖罐。

利华选用康熙青花冰梅纹盖罐图像作为典藏目录的第一张图片;它在西方世界俗称Hawthorn或PrunusJar,在年间市价狂飙。

当时美国产业家追逐“皇室”般生活,不过,利华通过知名的古董商从伦敦及纽约的艺术市场取得中国瓷器,将他的“利华王朝”生活搬上国际舞台。他偏爱西方贵族向中国订制的瓷器,尤其是一套五件的组合,一般称为Garniture。对利华来说,收藏瓷器是一种贵族的生活方式,也是一种进入中国艺术市场的游戏。

中国瓷器进入西方贵族室内,起源于法国仕女对东方奢华的一种向往。她们喜欢清代前期景德镇彩瓷,于是通过传教士向中国大量订制。同时,出现了法文的专用术语,例如:familleverte(以绿色为主的釉上彩系列),主要是对清代康熙年间部分五彩瓷和素三彩的统称。

康熙年间的familleverte;图片来自icollector.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daia.com/qdpz/8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