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白癫疯办法 https://m.39.net/disease/a_5713577.html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处于21世纪的我们正面临一个大数据激增,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网络所提供给我们的生活永远超乎我们的想象,也永远大于我们的野心,但是,享受这些的我们,同时也承受着它所带来的焦虑和不安,欲望正一天天地将我们压垮,我们需要释放,需要适当的慢下脚步,而乌镇,便是一个极为合适的选择。

乌镇,坐落于浙江省嘉兴市桐乡,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十大魅力名镇。更是国家5A级景区,素有“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之誉,是典型的中国江南水乡古镇,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境内河流属长江流域太湖运河水系,乌镇历史悠久,原名为乌墩和青墩,据文化遗址表明,早在七千年之前,乌镇的先民就在此地繁衍生息了。春秋时期属吴越边境,史称“乌戍”。后历秦至清数代,直到民国元年,乌、青两镇依旧分治,解放后才合并,统称为乌镇,属桐乡县,隶嘉兴。

当踏上青石板的那一瞬,便会觉得穿过了一层结界,进入了一个远离尘埃的地方,明明隶属繁华的杭州,在这里却感受不到一丝的喧嚣。并不是说这里安静,而是小狗的吠声,孩子的笑声,老人的鼾声,小吃店的吆喝声,木船摇橹的水花声,茶杯相碰的脆响声,游客走在青石板上发出的轻咚声,再加上缕缕烧水做饭时带来的人间烟火气,形成了一种安静的热闹。不见车水马龙,唯见小桥流水人家。乌镇是一幅画,透明的水,浅灰的墙,青黛的瓦,钴蓝的天,身着浓郁民族风情服饰的小镇居民,更为这幅画增添了一抹明艳的色彩。他们有条不紊地在画中穿行,让水墨画活了起来。

走在乌镇古老的小巷里,轻轻地、轻轻地把脚步,落在被雨水冲刷干净、长着青苔、千百年来不曾老去的石板上,每一步都仿佛叩响了历史,每一块石板似乎都诉说着一段沉寂了多年无人问津的历史。小巷蜿蜿蜒蜒不知通向何处,也不知走下去会看到怎样的风景、遇到怎样的人,更不知走在这样的小巷里,是否和戴望舒一般,能体会到丁香姑娘的些许惆怅。乌镇水网稠密,有水,就意味着有桥。一座座体积不大的石桥横跨在秀气的小河之上,撑起了乌镇居民的出行。

石桥两旁有长石凳,随处都可以坐下来欣赏美景,小河两旁都是临水而建的小水阁,空架河流之上,零星可见几艘小木船,顺着被风吹起波纹的小河流,向近前缓缓漂来,悠悠的河水把小船荡开的波纹又缓缓缝合,就好像抚平了乌镇千百年来的沧桑。船上的人,不摇橹,不掌控方向,闭着眼睛,或躺或坐,任凭着小船摇啊、摇啊……雨后的乌镇笼罩在薄薄的雾霭当中,神秘朦胧中愈发显得古朴秀气,好似一个远离尘世、羞涩腼腆的少女不愿掀开薄薄的面纱直面世人,“犹抱琵琶半遮面”大概就是这个意境吧……

一到夜晚,乌镇才算是真正的进入了尘世间,水活了,小船醒了,店铺也热闹了。小河里的木船多了,水的波纹变得欢快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在小木船里摇啊摇,小镇居民则坐于水阁之上,或饮茶或饮酒,或与友人欢谈或独自一人欣赏着乌镇夜景。水阁灯火辉煌,映的小河也闪闪发光,灯光点亮了小河,礼花则点亮了天空。这块深蓝色的巨大天鹅绒霎时间变得五彩斑斓,向上看天空,是礼花绚烂后的湮灭,向下看小河,却仿佛是一道明光乍现,要冲破河水的封印似的。摇橹的船夫交叉着双臂,脸上带着笑,偶尔与另一位船夫搭个话,快乐而满足。河里的小鱼大概是受了小船的惊吓,全都一股脑地冲向靠近岸边的地方,这又给船上的、岸上的人添了另一道风景,全身火红的金鱼在夜晚观看最是好看,它们游动着抢食的样子,就好像跳跃的火焰,拨动出了水的旋律,也像极了此时人们内心的欢愉。

乌镇像一首诗,缠绵、可人,她可以让你忘记一切烦恼,全身心地投入到她温暖的怀抱中。置身其中,总有轻微的水声萦绕在身旁,隔着薄雾,透过树叶间的缝隙,穿过日光、月光、星光,能看到悠悠的岁月,随着微风,随着小河,摇啊、摇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daia.com/qdpz/12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