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北京时间10月5日17:3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我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奖,实现了中国科学获诺奖零的突破。屠呦呦最重要的发现是青蒿素,显著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

一同获奖的还有爱尔兰医学研究者WilliamC.Campbell、日本学者Satoshiōmura,他们找到了治疗线虫寄生虫的新疗法。

相信每个人的朋友圈,都在17:30之后,被“屠呦呦”这个名字刷爆了。《诗经》里说,“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孔子说,读《诗经》使人“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没有想到,屠呦呦不仅多识了,而且在这条路上成为第一个拿到诺奖的中国女人。

仅仅一夜,中国与世界都记住了“屠呦呦”这个名字,但是今晚之前,屠呦呦没有得到任何国内的重要认可,没有大奖、没有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荣誉称号。

在她并未被业界看好的情况下,曾有一个人力荐过屠呦呦获诺奖,你知道这位慧眼识珠的伯乐究竟是谁吗?

他就是饶毅。饶毅在科学界知名度很高,但不见得都知道他。他的事迹此处按下不表,先看几张屠呦呦或诺奖后《科学网》网友的评论~

当然了,屠呦呦获奖后,这位被赞为具有“过人之处和帅才眼光”的伯乐也第一时间发了朋友圈??

屠呦呦张亭栋获得的第一个个人大奖在北大生命科学学院:“年9月19日,葛兰素史克(GSK)“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在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颁发,两位获奖者分别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屠呦呦和哈尔滨医院教授张亭栋。”

为什么说屠呦呦获诺奖,饶毅的推荐功不可没?

这是因为,在科学界对屠呦呦还没有多少认识的时候,他做了非同寻常的科普工作。

年8月22日,饶毅在其博客首先刊登对屠呦呦和张亭栋从中药中发现化学分子的成就,其后他与合作者在《中国科学》发表文章,叙述屠呦呦和张亭栋的工作,称之为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在屠呦呦在科学界没啥名气的时候,饶毅能够对其“力荐”,这也是为什么大家赞他“独具慧眼”的原因。(饶毅对于其科学成果的详细解读见本文末)

饶毅的力荐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来。

年,饶毅落选院士,8月17日,他发表公开声明,称今后不再选院士。5天后,他发表长文,推荐屠呦呦贡献。当时,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之所以这样做,是“最近自我的第一身份出现一些情况,引起了出乎我意料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daia.com/qdls/8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