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馆行业的良心和大脑■来源

羊城晚报·羊城派

3月29日,年广东省中医药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会议总结了“十三五”和年工作,部署未来五年与年的重点工作。

记者从工作会议上获悉,广东“十三五”时期中医药强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完成了年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中医药强省建设阶段性目标任务。未来五年,广东将有8大重点任务,努力构建中医药强省建设新格局。

广州、深圳、梅州、惠州、肇庆市卫生健康局(委),广州中医药大学、医院、医院、南方医医院等9个单位在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

▲工作会议现场。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林清清摄

-01-

一组数字见证广东中医药强省建设阶段性目标完成

年,广东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中医药强省的决定,提出了中医药发展的战略目标。经过多年努力,广东省中医药强省建设取得取得显著成效,基本完成阶段性目标任务。

“五年来,广东省中医药工作成效屡获国家肯定,广东在全国中医药大会上作交流发言、多次在全国中医药局长会议上作经验介绍;医院作医院获国务医院管理制度建设典型示范。

年全省中医药大会上李希书记对中医药强省建设成效予以充分肯定。”广东省卫生健康委主任、党组书记段宇飞在工作会议上,充分肯定了“十三五”广东中医药发展“做成了3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医药诊疗全面融入抗疫大战大考,中医药队伍全力服务全国疫情防控大局,戮力书写了广东中医药抗疫的优异答卷;

第二件大事,坚持“四有五抓一提升”的总体思路,推动广东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中医医疗资源实现提质扩容,中医药在构建“顶天立地”医疗卫生大格局中的作用更加彰显,完成了“十三五”时期中医药强省建设各项目标任务;

第三件大事,积极推动各级党委政府振兴发展中医药事业,中医药服务“双区”建设取得新成果,广东中医药改革发展政策体系基本构建。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主任、党组书记段宇飞

-02-

一组数据见证了广东中医药这些年的努力

首先,中医医疗资源实现了提质扩容。至年末,广东省有中医医疗机构(含村卫生室)2.3万家,医院家(其中三甲34个,二甲73个),中医床位数7.7万张。

“十三五”时期,广东省中医床位数较“十二五”期末增长45.3%。中医医疗机构房屋面积和业务用房面积分别增长39.2%和44.2%。全省医疗卫生机构中医年诊疗量突破2亿人次,中医年出院量突破万人次。中医“治未病”年服务总人次近0万,服务总量较“十二五”翻一番。

在构建“顶天立地”医疗卫生大格局中,一批具有引领性标志性的中医药重大项目落地实施。5家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重点医院建设全面启动,19个中医专科纳入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建设、12家医院进入全国三级医院绩效考核百强,数量均居全国首位。

首个中医类国家重点实验室落户广东。医院医院管理的典范。

在公共卫生体系方面,65岁以上老年人和0-36个月儿童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率分别达到58.16%、70.44%,超标准完成阶段目标。2家医院分别被确定为国家中医疫病防治队伍和疫病防治基地。

-03-

8大任务构建中医药强省建设新格局

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同时也是广东省委省政府《若干措施》和全省中医药大会精神的贯彻落实年。广东中医药强省建设还有什么大动作?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广东省中医药局局长徐庆锋在工作报告中,强调要以“建高地、育名医、补短板、强基层、推创新、兴产业、扬文化、保健康”为工作思路。

在重点领域下实功夫,持续深化中医药医改工作,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积极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加快全面建成中医药强省,为广东省实现高质量发展打下更加坚实的中医药健康基础。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广东省中医药局局长徐庆锋

徐庆锋指出,“十四五”时期中医药工作主要包括8大重点任务:

一是打造中医医疗高地。以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为中心,争取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和区域中医医疗中心落户广东。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医院、19个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省传染病中医药防治指导中心、省中西医结合应急救治中心。

二是培育高水平中医药人才。广东将建设40个临床医学领域中医重点学科、10个中医(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重点学科,培育名中医药领军人才。实施中医师承“薪火工程”。

三是补齐中医医疗服务短板。实现地级以上市三级医院全覆盖,30万以上常住人口县二甲医院全覆盖。

四是优化基层中医药服务供给,开展20个紧密型县域中医医共体建设。

五是推进中医药科研创新。建设国家和省级中医药科研平台、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创新中心,遴选一批经典名方、中药方剂、名优大品种进行二次开发,推进中医药标准化研究。

六是发展南药特色产业。打造一批岭南中药材专业村、专业镇,建设个岭南特色中药材种(养)殖基地和中药材农业林业产业园,建设医疗机构制剂中心,鼓励中医药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七是弘扬中医药文化。编撰岭南中医药文库,推进中医药文化基地建设。

八是突出发挥中医药优势。实施20个中医优势病种提质工程,推广中医治未病方案和中医康复方案,加强家医院康复科建设。

I版权声明本文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作者/林清清,版权归权利人所有。·END·编辑|重楼视觉|花椒-相关阅读-化危为机丨抓住疫情后中医馆行业变革机遇不怕天打雷劈,劝你来学中医

从中药店到中医馆:大夫方子开得再好,药不好也治不了病

-商务联系-

青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daia.com/qdls/7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