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各科最高级秘方78则2
每晚8:00,不见不散 接骨散 成份:石斛克、巴戟天克、五加皮克、怀牛膝克、杜仲炭克土鳖虫克、没药克、续断克、自然铜克、大黄克、白芨克、桑寄生克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 功能:播血祛瘀、续骨止痛。 主治:骨折。 用珐:酒调外敷。 禁忌:有皮肤破伤者慎用。 消肿化瘀散 成份:赤芍克、当归克、生地黄克、元胡索克、乳香克、红花克、生大黄克、姜黄克、炙鳖甲克、白茄根克、红曲克、赤小豆克、血竭80克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 功能: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主治:软组织损伤,初期肿胀疼痛。 用法:醋调敷患处。 禁忌:有皮肤破伤者慎用。 腾洗药 成份:伸筋草、透骨草、荆芥、防风、汉防己、炙附子、千年见、成灵仙、桂枝、秦艽、羌活、独活、路路通、生麻黄、红花、川椒、苍术、炙草乌各等分 制法:上药共为粗末。 功能:舒筋活血、散风话络止痛。 主治:软组织损伤后期。 用法:将药物、粗末装入布口袋内,用水煮沸腾,洗患处。 接骨新药 成份:乳香克、红花克、土鳖虫克、苏木克、地龙克、续断克、骨碎补克、蜈蚣10条、蜗牛克、没药克、金毛狗克、自然铜克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 功能:祛瘀生新、续骨止痛。 主治:骨折,骨折迟延愈合。 用法:日服二次,每次服12.5克。 禁忌:孕妇禁用。 化筋膏 成份:威灵仙克、萆薢克冰片克、二甲基亚砜毫升、白凡士林克 制法:将威灵仙、萆薢共为细末,加冰片、二甲基亚砜,用凡士林调为膏。 功能:软坚化瘀、舒筋止痛。 主治:陈旧性伤筋、肌腱、腱鞘炎等。 用法:外敷用。 禁忌:有皮肤破伤者慎用。 努伤丸 成份:生大黄克、桃仁1克、红花1克、三棱1克、北柴胡1克、郁金1克、青皮1克、丹参1克、川芎1克、五灵脂1克、真降香1克、冰片克、大腹皮1克、大腹子1克、山楂1克、枳实1克、炙鳖甲0克、水蛭克、元胡索克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用腊纸包好。 功能:宽胸理气,祛瘀止痛。 主治:胸部软组织损伤。 用法:每日二次,每次一丸。 规格包装:每丸15克重。每袋拾丸装。 禁忌:孕妇禁用。 舒筋丸 成份:生麻黄克、炙马前子克、乳香0克、没药0克、草乌0克、红花克、羌活克、独话克、追地枫克、宣木瓜克、怀牛膝克、桂枝1克、穿山龙克、生甘草克、细辛克、威灵仙克、茯苓克、千年健克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 功能:舒筋活血、通络散寒。 主治:新久伤筋、或兼痹痛。 用法用量:每日二次,每次一丸。 禁忌:孕妇禁用。 接骨丸 成份:苏木1克、油松节0克、炙川乌1克、降香0克、乳香0克、没药0克、血竭80克、自然铜克、白芨0克、炒鸡蛋皮克、蝲蛄0克(土狗)、甜瓜子克、苍术克、煅龙骨克、煅牡蛎克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用腊纸包好。 功能:活血祛瘀、续骨止痛。 主治:骨折。 用法:每日二次,每次一丸。 禁忌:孕妇禁用。 活血丸 成份:公丁香克、木香克、血竭80克、孩儿茶克、熟大黄0克、红花1克、当归1克、赤芍1克、川芎1克、苏木1克、五加皮0克、乳香0克、没药0克、甜瓜子克、北防风1克、汉防己1克、猪苓2克、茯苓2克桃仁1克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用腊纸包好。 功能:舒筋活血、消肿止痛。 主治:损伤初期肿胀疼痛。 用法:每日二孜,每次一丸。 禁忌:孕妇樊用。 骨科搽剂 成份:闹羊花克、生川乌克、生草乌克、红花克、五加皮克、生南星克、北细辛克、樟脑克 制法:上药共为粗末,用辣椒酊0毫升,50%酒精27.毫升,浸泡二周,过滤取汁。 功能:祛风散寒、活血止痛。 主治:软组织损伤。 用法:用脱脂棉或用沙布蘸药水搽患处,搽至发热。 用量:日用1-3次。 禁忌:有皮肤破伤者禁用。 骨科渗透液 成份:红花1克、生草乌1克、生川岛1克、当归1克、自然铜克、马前子0克、北细辛0克、生麻黄0克、苍术克、五加皮1克、鲜生姜1克、桂枝1克、川椒1克、炙乌蛇克、淡全蝎克 制法:上药共为粗末,用75%酒精密封,浸泡二周,过滤取汁。(药:酒=l/5) 功能:活血软坚、祛寒止痛。 主治:陈旧性软组织损伤、髌骨软化、骨质增生。 用法:将患处先作湿热敷20分钟,后再将沙布用渗透液浸湿敷患处,上盖塑料布,用棉垫包好保温,待凉后取下。 用量:日敷1-2次。 禁忌:孕妇及患有皮肤过敏性病者慎用。 骨刺丸一号 成份:炙川乌克、炙草乌克、北细辛克、白芷克、当归克、生甘草克、秦艽克、炙南星克、怀牛膝克、萆解0克、红花0克、炒苡米0克、穿山龙0克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 功能:活血止痛、祛风散寒。 主治:骨质增生、风寒疼痛。 用法:每次一九,日服二次,温开水送下。 禁忌:孕妇禁用。 外科 当归饮子丸 成份:生地黄克、白芍克、川芎克、当归克、黄芪克、女贞子克、白蒺藜克、荆芥克、北防风克、生甘草克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水泛为丸。 功能:养血祛风。 主治:皮肤搔痒症、慢性麻疹、慢性湿疹。 用法:日服二次。 用量:每次服15克。 消风丸 成份:羌活克、荆芥克、防风克、川芎克、厚朴克、党参克、茯苓克、陈皮克、生甘草克、乌梅克、蝉蜕克、藿香克 功能:疏风散热、燥湿调中。 主治:湿疹、荨麻疹搔痒症等。 用法:日服二次。 用量:每次服15克。 班秃丸 成份:生地黄克、熟地黄克、女贞子克、当归克、黄芪克、白芍75克、霜桑叶50克、白菊花50克、枸杞子克、菟丝子克、桑葚子克、黑豆衣50克、白蒺藜75克、紫河车25克、红枣肉克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用腊纸封包。 功能:滋阴养血。 主治:斑秃(油风)、脱发。 用法:日服三次。 用量:每次服1丸。 二术丸 成份:苍术克、乌蛇克、夜交藤克、苦参克、川芎克、当归克、北防风克、威灵仙克、青风藤克、胡麻仁克、焦白术克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水泛为丸。 功能:养血祛风,燥湿止痒。 主治: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癣等。 用法:口服二次。 用量:每次服15克。 禁忌:孕妇忌服。 润肤丸 成份:生地黄克、熟地黄克、炙黄芪克、当归克、天门冬克、麦门冬克、枯黄芩克、天花粉克、升麻克、桃仁克、红花克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用腊纸封包。 功能:滋阴、活血、润燥。 主治:慢性湿疹、手足皱裂、牛皮癣、神经性皮炎等。 用法:日服二次。 用量:每次服15克。 脂溢性皮炎丸 成份:当归克、侧柏叶克、苦参克、丹皮50克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水泛为丸。 功能:清热凉血。 主治:脂溢性皮炎。 用法:日服二次。 用量:每次服15克。 白癜丸 成份:当归克、赤芍克、鬼见羽克、鸡血藤克、白蒺藜克、紫草根克、黑豆克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水泛为丸。 功能:补肾、养血、祛风。 主治:白癜风。 用珐:日服二次。 用量:每次服1丸。 苦参丸 成份:苦参克、北防风克、枯黄芩克栀子克、炙川军75克、生地黄克、丹皮克、天花粉克、地肤子克、土茯苓克 制法:上药共为细未,炼蜜为丸,用腊纸封包。 功能:清热利湿、祛风止痒。 主治:急性湿疹、牛皮癣等。 用法:口服.次。 用最:每次服1丸。 清热解毒丸 成份:蒲公英克、青连翘克、赤芍克、枯黄芩克、生大黄克、紫花地丁克、丹皮克、天葵子克、金莲花克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水泛为丸。 功能:清热凉血、消肿解毒。 主治:痈疖感染。 用法:日服二次。 用量:每次服15克。 禁忌:孕妇忌服。 脱疽丸 成份:炙附子克、金银花克、白花蛇克、活蛤蟆5只、当归克、鸡血藤克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水泛为丸。 功能:活血化瘀、解毒通络。 主治:脉管炎。 服法:日服二次。 服量:每次服克。 禁忌:孕妇忌般。 消核膏 成份:生南星50克、生半夏50克、猪苦胆25个、老醋克、苯甲酸钠23g 制法:先将生南星、生半夏研成细粉,再将猪胆汁、老醋用文火煎熬为糊状,兑入南星半夏面调匀为高,最后兑入苯甲酸钠。 功能:化核软坚。 主治:淋巴结核。 用法:外涂。 冲和膏 成份:冲和散克、白凡士林克 制法:先将凡士林溶化后,加入冲和散搅匀为膏。 功能:活血软坚。 主治:阴疽或半阴半阳症。 用法:外涂。 金黄膏 成份:如意金黄散克、白凡士林克 制法:先将凡士林溶化,后加入金黄散搅匀为膏。 功能:清热解毒、活血消肿。 主治:痈疖、无名肿毒等。 用法:外涂。 红粉软膏 成份:朱砂克、红粉50克、白凡士林克 制法:先将朱砂、红粉研为细末,然后将白凡士林溶化,兑入以上药粉调匀为膏。 功能:祛腐、生肌、解毒。 主治:陈旧性肛裂、牛皮癣静止期。 用法:外涂。 禁忌:对汞过敏者禁用。 肛裂软膏 成份:白芨克、地榆克、黄柏克、五倍子克、乳香克、没药克、冰片50克、白凡士林克。 制法:上药共为细粉,将白凡土林溶化后,加入上药细粉,最后加入冰片搅匀为膏。 功能:活血止痛。 主治:肛裂。 用法:外涂。 藤黄膏 成份:生藤黄粉克、白腊克、香油克 制法:先将香油煮沸溶化白腊后,加入藤黄粉搅匀为膏。 功能:拔毒生肌。 主治:慢性皮肤感染及狼疮。 用法:外涂。 痔消炎膏 成份:飞炉甘石25克、黄丹10克、血竭5克、朱砂5克、滑石粉25克、儿茶5克、乳香25克、明矾10克、冰片5克、白凡士林克 制法:上药共为细粉,将几士林溶化后,加入细粉搅匀为膏。 功能:止痛消炎。 主治:痔术后及有肿痛者。 用法:作成坐药或用甘油灌肠器注入肛门内。 黄连膏 成份:黄连克、苍术克、黄柏克、白凡士林2克 制法:上药共为细粉,将凡士林溶化后,加入上药细粉调匀为膏。 功能:清热、燥湿。 主治:毛囊炎及细菌性皮肤病、急性湿疹。 用法:外涂。 樟脑膏 成份:樟脑克、猪板油克、白腊克 制法:先将猪油与白腊溶化,再加入樟脑粉搅匀为膏。 功能:杀虫、润燥。 主治:鹅掌风、手足破裂 用法:外涂。 天麻膏 成份:炙草乌克、钩藤克、木鳖子克、藜芦克、川芎克、狼毒克、皂刺克、轻粉克、黄腊1克、猪板油克、香油2克 制法:上药用香油炸至焦黄色,去渣、过滤、黄腊猪油溶化,最后加入轻粉面,搅匀为膏。 功能:杀虫、止痒。 主治:慢性湿疹、鹅掌风。 用法:外涂。 三黄一椒膏 成份:生大黄克、雄黄克、硫黄克、胡椒克、白凡士林克、无水羊毛脂克、二甲基亚砜毫升 制法:先将凡士林、无水羊毛脂、二甲基亚砜溶化,加入上药粉搅匀为膏。 功能:燥湿、杀虫、止痒。 主治: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及菌癣皮肤病等。 用法:外涂。 禁忌:有炎症者禁用。 青黛散膏 成份:青黛克、黄柏克、滑石克、煅石膏克煅炉甘石克、白凡士林1克、无水羊毛脂1克 制法:上药共为细粉,用凡士林、无水羊毛脂加热溶化,加人上药细粉搅匀为羔。 功能:清热、祛湿、止瘴。 主治:急性湿疹(包括婴J湿疹)、皮炎、带状疱疹等。 用法:外涂。 青黛散 成份:青黛15克、黄柏15克、滑石粉30克、煅石膏30克、煅炉甘石15克 制法:上药共为细粉混匀。 功能:清热、收湿、止痒。 主治:急性湿疹、皮炎。 用法:外撒。 二黄粉 成份:大黄25克、黄柏25克、滑石粉50克 制法:上药共为细粉混匀。 功能:收湿、止痒、清热。 主治:脚癣、股癣、急性湿疹、痱子。 用法:外撒。 颠倒散 成份:大黄25克、硫黄粉25克 制法:上药共为细粉,研匀。 功能:清热、燥湿、杀虫。 主治:脂溢性皮炎。治皱鼻、痤疮。 用法:外洗或外擦。 补骨脂酊 成份:补骨脂50克、75%酒精克 制法:先将补骨脂打碎,浸入75%酒精内,浸泡一周,过滤取什。 功能:活血通络。 主治:白癜风。 用法:外涂。 百部酊 成份:百部草克、75%酒精克 制法:将百部草浸入75%酒精内,浸泡一周,过滤取汁即得。 功能:杀虫止痒。 主治:皮肤搔痒症、阴虱病。 用法:外搽。 神经性皮炎药水 成份:羊蹄叶根克、白鲜皮50克、土槿皮50克、枯矾50克、斑蝥(去头足)20克 制法:将上药串成粗末,浸入75%酒精内,浸一周,过滤取汁。 功能:燥湿、杀虫、止痒。 主治:神经性皮炎、癣疮、慢性湿疹等。 用法:外搽。 禁忌:有炎症禁用。 皮肤病洗药 成份:蛇床子50克、苦参25克、川椒25克、苍术25克、枯矾25克、葛根50克 制法:上药共为粗末。 功能:燥湿、杀虫、止痒。 主治:脚癣、湿烂型。 用法:将药物用水西西煎煮40分钟(由开锅时计算)外洗。 用量:每次用一袋。 生肌散 成份:煅石膏25克、海螵蛸50克、血竭15克、冰片5克 制法:上药共为细粉研匀。 功能:生肌收口。 主治:痈疽,后期毒净时用之。 用法:外上。 消炎1号 成份:煅石膏50克、红升丹5克、轻粉3克、黄连5克、冰片6克 制法:上药共为极细末。 功能:提毒、祛腐。 主治:疮疡,溃后脓腐末尽时用。 用法:外上。 止血粉 成份:马勃25克、丝瓜络10克、白芷10克、花蕊石25克、白芨10克、枯矾20克、陈石灰10克、冰片2.5克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研匀。 功能:止血、消肿、止痛。 主治:痔疮、术后出血。 用法:外撤。 烫伤膏 成份:生地黄克、当归克、头发克、紫草克、寒水石面克、黄柏面50克、地榆面50克、香油1克、白腊克 制法:用香油炸透生地、当归、头发、紫草,去渣、过滤,将白腊溶化后,兑入寒水石等4味药粉,搅匀为膏。 功能:清热、凉血、解毒生肌。 主治:水火烫伤。 用法:外涂 温馨提示;请您看后,长按下面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daia.com/qdls/5796.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医方剂学每日方剂小活络丹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