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入门小郎中学医记三26豨莶
26、豨莶草、臭梧桐 拼音XīXiānCǎo 英文名HERBASIEGESBECKIAE 别名肥猪草、肥猪菜、粘苍子、粘糊菜、黄花仔、粘不扎 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豨莶SiegesbeckiaorientalisL.、腺梗豨莶SiegesbeckiapubescensMakino或毛梗豨莶SiegesbeckiaglabrescensMakino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花开前及花期均可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性状本品茎略呈方柱形,多分枝,长30~cm,直径0.3~1cm;表面灰绿色、黄棕色或紫棕色,有纵沟及细纵纹,被灰色柔毛;节明显,略膨大;质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或带绿色,髓部宽广,类白色,中空。叶对生,叶片多皱缩、卷曲,展平后呈卵圆形,灰绿色,边缘有钝锯齿,两面皆有白色柔毛,主脉3出。有的可见黄色头状花序,总苞片匙形。气微,味微苦。 炮制豨莶草:除去杂质,洗净,稍润,切段,干燥。 酒豨莶草:取净豨莶草段,照酒蒸法(附录ⅡD)蒸透。每kg豨莶草,用黄酒20kg。 性味辛、苦,寒。归经归肝、肾经。功能主治祛风湿,利关节,解毒。用于风湿痹痛,筋骨无力,腰膝酸软,四肢麻痹,半身不遂,风疹湿疮。用法用量9~12g。贮藏置通风干燥处。备注(1)用于风湿痹痛、筋骨不利等症,常与臭梧桐同用。本品性味苦寒,又有化湿热作用,故痹痛偏于湿热的病症尤为适宜。摘录《中国药典》祛风湿,通经络,清热解毒,降血压。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中风,手足不遂;痈肿疮毒,湿疹瘙痒;高血压。偏瘫康复豨莶丸豨莶草《雷公药性赋》上记载:“张泳进御表云……臣服百剂,耳目聪明,渐服满岁,(须髭)再黑。罗守一坠马中风,不意十服即痊。僧知严七十口眼㖞斜,数服顿愈。”《活人方汇编》豨莶散:风、寒、湿三气着而成痹,以致血脉凝涩,肢体麻木,腰膝酸痛,二便燥结,无论痛风,痛痹,湿痰,风热,宜于久服,预防中风痿痹之病:豨莶草不拘多寡,去梗取叶,晒干,陈酒拌透,蒸过晒干,再拌再蒸,如法九次。晒燥,为细末,贮听用,蜜丸,早空心温酒吞服四、五钱。小指月跟爷爷正在赶制几料九蒸九晒的豨莶丸,原来用这单味豨莶草,反复地用陈酒跟蜂蜜炮制,是各类中风后遗症筋骨痿软甚至偏瘫臂痛的调补良方。最近有多例中风偏瘫后服用这药丸子缓解的,连服几个月,身体脏腑肢节功能都有所恢复,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懂得来竹篱茅舍,向爷孙俩讨要这豨莶丸。本来老先生想教他们做的,但他们都不专业,很难控制好火候,古代的丸药制作是传药不传火的,药物剂量搭配可以传,可这火候心法,不是不想传,而是没法传。爷孙俩正在用蜜酒层层和洒,一个在下面烧火,一个在上面调药,每蒸晒一遍都极不容易,稍微控制不住火候,这药丸子就佷容易浪费了。《本草正》曰,豨莶,气味颇峻,兽逐风湿诸毒,用蜜酒层层和洒,九蒸九曝,蜜丸,空心酒吞,多寡随宜。善治中风口眼歪斜,除湿痹,腰脚痿痛麻木。生者酒煎逐破伤风危急,散撤麻疔,恶毒恶疮,浮肿,虎伤狗咬,蜘蛛虫毒,或捣烂封之,或煎汤,或散敷并良。其扫荡功力若此,似于元气虚者非利。老先生说,指月,你知不知道这豨莶丸不简单?小指月说,怎么不简单?老先生说,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这豨莶丸还上供朝廷,江陵府有个节度使,他向皇上进表说,我有个弟弟中风伏枕五年,手足不利,百医难愈。有个钟道人看到后说,可以服用一味豨莶丸,便有可愈之机,不过要炮制得当,须九蒸九晒。我就依法炮制,令弟弟服之,果如其言。如今弟弟便可以行走如常。小指月不解地问,爷爷,这豨莶草为什么这么神奇?老先生说,你闻过它的味道没有?小指月说,闻过啊,有个奇特的臭浊味。老先生说,这豨莶草味道非常独特,古代的楚人称猪叫做豨,称草气味辛毒叫做莶,而这种草气臭如猪,故得此名。小指月说,那它通过什么作用,能够令得中风偏瘫后,关节活动不利都可以慢慢恢复呢?老先生说,大凡味道奇特之物,多能走窜筋骨,游通脉络,所以这豨莶草,善于走窜经络关节,利用它那奇特之味,把留浊的风湿驱散开来。小指月说,原来这样,为何药书上说它还能解毒呢?老先生说,这就要看豨莶草非常独特的臭浊味,凡物带有浊味者,一般善于降浊,这豨莶草能以浊降浊,身体里面中风偏瘫后,必定有浊阴之物留滞筋骨,靠这豨莶草独到的气味,可以辛通浊阴,并把它们排降下来,使出浊道。这样筋骨通利,功能便容易恢复。小指月说,原来它活血通经在前,然后把瘀堵在经络血脉的浊毒,排降下来在后。老先生说,所以豨莶草考之以古,验之以今,它善于活血解毒之功,而广泛运用于高血压中风后遗症的防治之中,切莫因为此物平常而忽略之。小指月又说,这豨莶草不是偏于苦寒的吗?怎么制成了丸药就能补益人体呢?有点难以理解。老先生说,问得好,这也是很多人都疑惑的,豨莶草以它苦寒之性,可以平肝降压,引浊热下行,所以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热痛,一般生用豨莶草即效。小指月说,可很多中风后遗症,身体阳气不足体虚占多数啊?老先生说,正因为这样,就要通过炮制的手段来去性存用。小指月说,去性存用,可以把药物的性味略微改变,但仍然可以保持它通经络利关节的功用?老先生说,正是如此,用酒蒸后,药性转为甘温,又由于用蜜制,所以在祛除风湿,通利关节之余,尚可以补益肝肾,不过此补益肝肾之力量比较缓慢,适合中风偏瘫等慢病患者长久服用,也正因为药力缓,所以久服方效。小指月便说,我明白了,这豨莶草经炮制后,先以它通利之功,祛除邪气,然后再一以它炮制的补益之力培养正气,这样所谓豨莶草善于补益人者,并不是说它是补药,而是邪气去则正气日昌,经脉通则功能日复,并非豨莶草本性之善补也。老先生点点头,便引《本草正义》上说,豨莶草,生时气臭味涩,多服引吐,盖性本寒凉,而气猛烈,长于走窜开泄,故能治热烦痈毒而吐痰疟;及其九次蜜酒蒸晒,和蜜为丸,则气味已驯,而通利机关,和调血脉,尤为纯粹,凡风寒湿热诸痹,多服均获其效,洵是微贱药中之良品也。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过去北京生产的中成药中有“豨莶丸”,是将生豨莶草用黄酒拌蒸,制成蜜丸,用于散风祛湿,活血通络。凡风寒湿邪引起的痹证,关节疼痛,游走不定,或腰膝痪软,手足麻木,步履不健等症,皆可用之。“豨莶片”为生豨莶制成的片,每片重0.55g,每瓶装30片,每服3片,日2~3次,用其降血压。“豨桐丸”由豨莶草、臭梧桐叶组成,制成浓缩丸,每瓶内装36g,每服30粒,日服2~3次,散风、除湿、止痛,对风湿性关节炎有很好疗效。[中医杂志,,42(4):] 拼音ChòuWúTónɡ 英文名HarlequinGlorybowerLeafandTwig 别名臭桐、臭芙蓉、地梧桐、八角梧桐、楸叶常山、矮桐子、楸茶叶、百日红、臭牡丹、臭桐柴 出处出自《采药书》来源药材基源:为马鞭草料植物臭梧桐的嫩枝及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erodendrontrichotomumThunb. 采收和储藏:6-10月采由,捆扎成束,晒干。 原形态海州常山,灌木或小乔木,高1.5-10m。幼枝、叶柄及花序等多少被黄褐色柔毛或近无毛;老枝灰白色,有皮孔,髓部白色,有淡黄色薄片横隔。单叶对生;叶柄长2-8cm;叶片纸质,宽卵形、卵形、卵状椭圆形或三角状卵形,长5-17cm,宽5-14cm,先端尖或渐尖,基部宽楔形至楔形,偶有心形,全缘或具波状齿,两面疏生短毛或近无毛;侧脉3-5对。伞房状聚伞花序顶生或腑生,疏散,通常二歧分枝,花序长8-18cm,花序梗长3-6cm,具椭圆形叶状苞片,早落;花萼幼时绿白色,后紫红色,基部合生,中部略膨大,具5棱,先端5深裂,裂片三角状披针形或卵形;花冠白色或带粉红色,花冠管细,先端5裂,裂片长椭圆形;雄蕊4,与花柱同伸出花冠外。核果近球形,径6-8mm,包于增大的宿萼内,熟时蓝紫色。花、果期6-11月。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灌丛中。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北、华东、中南、西南等地。 栽培栽培技术主要用分要繁殖。北方在植株枯萎后至翌年春季萌芽前将植株刨出,视母株大小分成3-8株,然后按穴距60cm×30cm开穴栽种,穴深15-20cm,栽后覆土压实,浇水。性状性状鉴别小枝类圆形或略带方形,直径约3mm,黄绿色,有纵向细皱纹,具黄色点状皮孔,密被短茸毛,稍老者茸毛脱落;质脆,易折断,断面木部淡黄色,髓部白色。叶对生,多皱缩卷曲,或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广卵形或椭圆形,长7-15cm,宽5-9cm,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或截形,全缘或具波状齿,上面灰绿色,下面黄绿色,两面均有短柔毛;叶柄长2-8cm,密被短柔毛。花多枯萎,黄棕色,具长梗,雄蕊突出于花冠外;已结实者,花萼宿存,枯黄色,内有一果实,三棱状卵形,灰褐色,具皱纹理。气异臭,味苦、涩。以花枝干燥、叶色绿者为佳。显微鉴别叶横切面:上、下表皮细胞各1列,角质层明显,下表皮具气孔。腺鳞切面呈扁球形,腺毛柄单细胞,也可见局部的非腺毛。栅栏组织细胞1-2列,海绵组织细胞排列稀疏。主脉上、下表皮内侧均有厚角组织。主脉维管束外韧型,7-10余个,排列近圆圈状。主脉中央为薄壁细胞,偶含草酸钙方晶,长10-15μm,宽6-9μm。 化学成分臭梧桐叶含海州常山黄酮甙(clerodendrin),内消旋肌醇(meso-inositol),生物碱。刺槐素-7-双葡萄糖醛酸甙[acacetin-7-glucurono-(1→2)-glucuronide],植物血凝素(lectin)。臭梧桐素(clerodendronin)A和B,海州常山苦素(clerodendrin)A和B。臭梧桐还含洋丁得酚甙(kusaginin,acteoside)。药理作用1.降压作用臭梧桐煎剂、水浸剂、热浸剂及其提取物,不论经口灌胃或注射结给药,对麻醉或清醒的大鼠、兔、猫、狗及肾型高血压大鼠和狗均有不同程度的降压作用。水浸剂和煎剂作用最强,流浸膏次之,乙醇、乙醚及氯仿浸出液均无效。开花前的臭梧桐比开花后者降压作用强,结实后采集者或来年陈叶作用减弱。热浸剂或提取物灌胃给予肾型高血压大鼠,给药后3-10d出现降压作用,血压下降16%-57.4%。于停药后2星期内恢复给药前水平。麻醉犬和大鼠静脉给药则呈现两相降压作用:第1相作用强而短,注射后立即发生,持续30-60min;第2相作用温和而持久,多在给药后30-50min出现。肌内注射或口服仅出现第2相降压作用,维持2-3h;煎剂静脉注射只呈现第1相降压作用,口服无效。因此认为,第1相降压作用可能是非特异性的,似无治疗价值。臭梧桐对去脑猎的降压作用显着减弱,用六烃委铵或在第2颈椎处切断脊髓后,几乎完全消除臭梧桐的第2相降压作用。臭梧桐能长时间抑制电刺激腓神经和压迫颈动脉引起的升压反射,并能作用于肺血管内感受器后射地引起血压下降;静脉注射普鲁卡因封闭感受器后,降压作用完全或大部分消失。因此认为臭梧桐的降压用用主要是通过对血管运动中枢的抑制也有血管内感受器的反射机制参与。另有报道,臭梧桐热浸剂和臭梧桐素A对电刺激猫颈上神经节节前纤维引起的瞬膜收缩,有轻度神经节了阻断作用。臭梧桐对蟾蜍后肢血管呈直接的血管扩张作用。因此认为,臭梧桐的直接扩张血管与阻断神经节作用,可能参与第1相降压作用。2.抗炎作用臭梧桐、豨莶草或鬼针草的水煎剂,单味应用对大鼠甲醛性或蛋清性关节炎均无明显作用;但臭梧桐与鬼针草(1:1)组成的针桐全剂,制成水煎剂或乙醇浸剂,给大鼠灌服20g(生药)/(kg·d),连续5d,对上述关节炎有明显抑制作用与每日腹腔注射水杨酸钠mg/kg作用相似。臭梧桐与豨莶草(2:1)制成的豨桐丸,也有相似的抗炎作用。豨桐丸口服可使大鼠肾上腺内维生素C含量明显降低,似有刺激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作用;但对上肾上腺大鼠仍能明显抑制蛋清诱发的大鼠足肿胀,提示其抗炎作用并不完全是通过垂体-肾上腺系统作用。3.镇痛作用电击鼠毛法试验证明,给小鼠腹腔注射臭梧桐煎1.65g/kg以上时,呈现镇痛作用,给药后20-40min出现峰值,以后逐渐降低,可维持2h之久。开花前的臭梧桐镇痛作用较开花后的强。臭梧桐素B有较强的镇痛作用,给小鼠腹腔注射mg/kg和/kg后,分别比吗啡10mg/kg和20mg/kg的镇痛作用强而持久。4.镇静作用给小鼠灌服或腹腔注射臭梧桐煎剂有轻度镇静作用,加大剂量也不引起睡眠。臭梧桐素A的镇静作用较强,与催眠药戊巴比妥钠有协同作用。5.其他作用大鼠长期藻服臭梧桐,可致甲腺明胶样物质含量增加。这种作用可能是调节甲状腺激素释放入血的交感神经受抑制的结果,并非毒性反应。臭梧桐有驱肠虫作用。6.毒性臭梧桐煎剂小鼠腹腔注射LD50为20.6g/kg。臭梧桐热浸液小鼠静脉注射LD50为19.4g/kg;大鼠灌服热浸液g/kg,72h内未见动物死亡。臭梧桐素A小鼠腹腔注射LD50为1.84g/kg(相当于生药量g/kg);臭梧桐素B小鼠腹腔注射LD50为3.21g/kg(相当于生药量g/kg)。大鼠灌服热浸液0.25g/(kg·d)和2.5g/(kg·d),连续60d,除少数动物出现安静、活动减少和稀便外,生长发育、血象、尿及病理检查均未见异常改变。臭梧桐煎剂给狗灌服10g/(kg·d)连续3星期,对肝功能、血象、心电图及心、肝、肾病理检查均无明显影响,但剂量在20g/kg以上时可致呕吐。另有报道,在试验臭梧桐降压过程中,发现少数猫出现血尿、蛋白尿,可能对肾脏有一定影响。毒性毒性不大。狗口服水煎剂20g/kg以上引起呕吐,10g/kg以下不吐,每日10g/kg连服3周,肝功能(B.S.P.清除试验)、血象、心电图及心肝肾病理检查均无明显改变。大鼠每天用热浸剂0.25-2.5g/kg灌胃共60天,除引起部分大鼠饮水量增加、活动减少和大便变稀外,无其他严重毒性。小鼠静脉注射,热浸剂半数致死量为19.4g/kg,提出物为0.98g/kg。给大鼠灌胃,热浸剂g/kg,提出物17g/kg(相当生药g/kg),72小时内未见死亡。少数猫在试验中发见血尿、蛋白尿,可能对肾有一定影响。毒性:茎、叶煎剂20g/kg给狗灌胃可致呕吐;煎剂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20.6g/kg。炮制拣去杂草,用清水略浸,润透,切成lcm长的小段,晒干,生用。 性味味苦;微辛;性平归经肝;胆;脾经功能主治祛风除湿;平肝降压;解毒杀虫。主风湿痹痛;半身不遂;高血压病;偏头痛;疟疾;痢疾;痈疽疮毒,湿疹疥癣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鲜品30-60g;或浸酒;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研末掺或调敷。注意臭梧桐经高热煎煮后,降压作用减弱。复方①治男妇感受风湿,或嗜饮冒风,以致两足软酸疼痛,不能步履,或两手牵绊,不能仰举:地梧桐(花、叶、梗、子俱可采取,切碎,晒干,磨末子)一斤,莶草(炒,磨末)八两。上二味和匀,炼蜜丸如桐于大。早晚以白滚汤送下四钱。忌食猪肝、羊血等物。或单用臭梧桐二两,煎汤饮,以酒过之,连服十剂,或煎汤洗手足亦可。(《养生经验合集》桐丸)②治半肢风:臭梧桐叶并梗,晒燥磨末,共二斤,用白蜜一斤为丸。早滚水下,晚酒下,每服三钱。(《纲目拾遗》)③治风湿痛,骨节酸痛及高血压病:臭梧桐三钱至一两,煎服;研粉每服一钱,一日三次。也可与?莶草配合应用。(《上海常用中草药》)④治半边头痛:川椒五钱,臭梧桐叶二两。先将桐叶炒黄,次入椒再炒,以火酒洒在锅内,拌和取起,卷在碉内,扎在痛处;吃热酒一碗,取被盖颈而睡,出汗。(《纲目拾遗》)⑤治一切内外痔:自梧桐叶七片,瓦松七枝,皮硝三鲸。煎汤熏洗。(《纲目拾遗》)⑥治湿疹或痱子发痒:自梧桐适量,煎汤洗浴。《上海常用中草药》)临床应用1.治疗高血压病:臭梧桐具有和缓而持久的降压作用,并有解除高血压病症状,恢复心脏功能,对抗小动脉痉挛等作用。据数十例至数百例的治疗结果,降压的总有效率自56.69-81.4%不等。配合地龙应用,疗效有所提高,有效率可达81%以上。一般服药后显着降压出现较晚,大多数在第四、五周血压始明显下降。血压下降后,若停止服药,血压可在1-2周内迅速回升;如给予较小的维持剂量,则血压常可维持在已下降的水平上。临床症状如心悸、气急、头痛、头晕、失眠及夜尿等大多有明显改善或消失,个别有心绞痛的病例,服药后亦消失。部分病例经检查证明:凡显着降压看心脏增大几乎完全恢复,期外收缩消失,但心串、心音无明显变化,心电图有冠状动脉硬化所引起的缺血现象亦可恢复;大多数眼底小动脉的痉挛可解除削。实践中还观察到,疗效与年龄、病期等有一定关系。40岁以上者降压作用较佳。对早期高血压及晚期高血压尚无严重并发症者均有疗效,对急进型高血压和晚期高血压伴有并发症者,疗效不佳;有动脉硬化者亦有疗效。但也有报告,对三、三期高血压或有明显之动脉硬化着,疗效并不显着。部不适、恶心、呕吐、便秘或稀便等,部分病例有软弱无力感。一般均能忍受,继续服药或酌情减量后可自行消失。用法:1.1.臭梧桐片剂,每日10-16g,分3-4次服。 1.2.采用臭梧桐叶提取物二-臭梧桐甲索内服,开始每日60-90mg,待降压后可减至每日40-60mg为维持量;分3次服。 2.治疗慢性气管炎:取新鲜臭梧桐茎叶吐两制成煎剂,为1日量,分3次服。10天为一疗程。88例患者于7-8月份经三个疗程后,总有效率达81.8%,其中显效以上为46.6%。初步观察,在止咳、化痰、平喘等方面有一定的近期疗效;但消炎作用较差,有的疗效还不巩固,显效时间较慢。 3.治疗疟疾:内服八角梧桐片(每片重0.25g),成人每6小时1次,每次14片,共8次,以后日服3次,每次5片,连服5天。7天为一疗程,总剂量路在2O0片左右。小儿剂量酌减。例各型疟疾(三日疟96例,间日疟88例,恶性疟24例,混合感染18例)患者,服药后4天内,全部控制症状发作,观察3月未见复发。血检结果:服药后2天原虫消失者例(82.3%);第4、7天的阴转率分别为97.3%和98.6%。药物反应较少,少数出现心律不齐、恶心、呕吐;个别发生全身及下胶浮肿、荨麻疹,但多不严重。 摘录《中华本草》臭梧桐祛风湿,降血压。治风湿痹痛,半身不遂,高血压病,偏头痛,疟疾,痢疾,痔疮,痈疽疮疥。治风湿的杀手锏小指月说,怎么豨莶草、臭梧桐都可以降血压呢?老先生说,它们都可以祛风湿,通经络,脉管表面的风湿解散开来,里面的经脉疏通,身体的压力便随着减轻。小指月说,那为什么很多祛风湿通经络的药都没有平肝降压的作用呢?比如海风藤、青风藤。老先生说,这臭梧桐跟豨莶草,跟其他祛风湿通经络之品最大的不同是什么呢?小指月摇摇头。老先生说,是它们的气味。小指月说,是不是它们都有一股奇怪的臭浊味?老先生点点头说,一般药物气味,臭者可降浊,比如鱼腥草可以降肺中痰浊,败酱草如败酱味,可以降肠中败浊,鸡屎藤新鲜叶子如臭鸡屎味,可以把整条消化道的积滞通降下去,使浊阴出下窍。小指月说,爷爷这么一讲,我好像明白了,照这样说,豨莶草,臭梧桐,它们都善入经络,可以把经络脉管里头留滞的浊气降下来,这样管道通畅,周身脉络舒缓,五脏压力都随着减轻,这样不就达到缓肝急,平肝气,降肝浊的效果吗?老先生说,不错,所以《本草纲目拾遗》中,有个臭梧桐丸,就用单味臭梧桐,制成药丸子,治疗肢体风瘫,血压偏高的,利用它通经络之能,重建偏瘫的脉络跟利用它降肝浊的特长,把血压缓降下来。《纲目拾遗》曰,治半肢风:臭梧桐叶并梗,晒燥磨末,共二斤,用白蜜一斤为丸。早滚水下,晚酒下,每服三钱。有一个风湿双脚酸软疼痛的病人,找来竹篱茅舍。她说,医生我不是来治风湿的,因为知道治不好,治了这么多年,都不曾看到过希望,这次我是来治感冒的,为什么这几年来我老是感冒?老先生说,人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中医治病是整体观,不管你是风湿还是感冒,都要一起参考治疗。这病人说,可我风湿都这么多年了,不坐轮椅都已经是万幸了,能拄着拐杖走路就很不错了。老先生说,你有没有想过为何这么多年屡治乏效呢?这病人说,我倒从来没有想过,我就只管吃药跟找医生。老先生感叹地说道,埋头苦干没有错,就像拉车一样要脚踏实地,但时不时还得抬头看看天,看看方向有没有走错。这病人说,医生你是说我这风湿治这么多年出现方向性错误了?老先生没有正面回答她,继续说,你以为你得风湿是因为吃少药的问题,还是生活居处的问题呢?这病人说,肯定不是吃少药的问题。老先生说,中医为什么将关节痹痛,屈伸不利,称之为风湿呢?很明显告诉大家,一要防风,二要避湿。你如果一不防风冷,二不避潮湿,你这病何时能好呢?这病人说,没办法,在家里天天衣服要我洗,而且儿子开空调,我虽然不想吹,但在里面也没办法。老先生说,你要跟你儿子说,你身体吹不得风冷,再吹风冷,这些关节就废了,而且你身体在治病吃药期间,要像坐月子那样保护自己,不然医生用药把你毛孔打开来,想把风湿赶走,你又着凉受冷,经常碰凉水,这样汗孔用药打开来,不是在排风是邪气,反而把外面的风湿邪气招进身体里来,所以越治身体越差。这病人点点头说,大夫,看这么多医生,就只有你跟我讲到这些,我一直以为吃药就算了,生活上的事忍忍就过去,想不到越忍越感冒,关节越痛。老先生笑笑说,如果忍受可以解决一切问题,那么大家都可以不得病了。小指月说,爷爷,那该采取什么态度呢?老先生说,应该直面疾病,分解它,剖析它,揭穿它的本质,在源头上杜绝它们。随后老先生便给她豨桐丸,就是由豨莶草跟臭梧桐两味药组成的,并叫她先用臭梧桐煎汤来熏洗手脚,这病人先熏几天后感冒马上好了。然后她听从老先生的话跟娃子讲,少开空调了,家里也买个洗衣机,这样避开了风冷外因,寒湿外侵,然后再用臭梧桐煎汤加酒来送服这豨桐丸一个多月,而且严格遵循老先生的要求,喝药的时候要趁热喝,并且要把自己衣服跟裤子多加一件,把身体的风湿通过微汗逼出来,然后再换上干爽的衣服,每天都这样借助药力进行小汗两次。这样一个月后,居然腿脚有劲,不再屈伸不利,上下楼梯把拐杖都丢了。小指月说,难道以前的医生都不知道给她用豨桐丸之类的祛风湿药吗?老先生说,以前医生给她用过的一些药物比豨桐丸还厉害。小指月说,那为什么没治好她的风湿呢?老先生笑笑说,不患邪之不去,而患邪之复来。医生在用药这层面只能打开邪之去路,病人在养生方面防风冷寒湿,方能绝疾病之来源。小指月也笑笑说,原来这才是爷爷治风湿的杀手锏啊!医患合作,用药跟养生并进,使风湿根本没办法再生起来。然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养生经验合集》曰,豨桐丸男妇感受风湿,或嗜饮冒风,以致两足软酸疼痛,不能步履,或两手牵绊,不能仰举:地梧桐(花、叶、梗、子俱可采取,切碎,晒干,磨末子)一斤,豨莶草(炒,磨末)八两。上二味和匀,炼蜜丸如桐子大。早晚以白滚汤送下四钱。忌食猪肝、羊血等物。或单用臭梧桐二两,煎汤饮,以酒过之,连服十剂,或煎汤洗手足亦可。 北京哪里白癜风医院好郑州白癜风专科医院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weiziz.com/qdls/4432.html
- 上一篇文章: 品读徐书教授用药特色虫类药物经典论述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