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与白癜风患者同在 http://pf.39.net/bdfyy/qsnbdf/

赵炳南(—)

中医皮外科专家

从医6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

形成了自己皮外科治疗的独特风格

赵炳南治湿毒疡

本医案患者贾某是一位48岁的男性,为外院会诊病例,会诊日期为年5月10日。患者发病前两天曾吃过熬灰菜和灰菜馅饼,随后在烈日下劳动数小时,不久便感到面部刺痒,回家后患者的面部和手背部(阳光照射的部位)开始出现明显肿胀,伴有灼热刺痛感。眼睑也开始肿胀,甚至不能睁开双眼。还有胸闷,咽干,微咳,咳痰不爽,大便干燥,小便短赤的症状。经检查,患者体温37℃,头部、面部以及颈部高度水肿,眼睑封闭,口唇肿胀,影响张口,口腔内粘膜呈紫蓝色并且水肿。头面部以及两手背的部分皮肤呈紫红色,压之不退色,没有看到水疱和糜烂面。脉弦滑,舌苔薄白。西医诊断为植物日光性皮炎。赵老医生辨证为湿毒内蕴,日晒后阳毒外燔型湿毒疡。采用清热解毒利湿法治疗。初诊时赵老开出的具体方药为:

金银花六钱、连翘六钱、浮萍三钱、公英五钱、薏仁米四钱、车前子(包)三钱、木通三钱、生甘草一两,外用黄柏二两,煎水毫升,放冷湿敷。

5月11日患者肿胀明显消退,口眼已经能够张开,但仍然咳嗽咽痛,咳痰不爽,大便两天未解。于是赵老在上方基础上,加贝母三钱,杏仁三钱,大黄三钱。

5月12日,患者肿胀部位基本消退,双眼睁开自如。赵老按上方加减化裁,加瓜蒌仁、黄芩、桔梗,让患者服用一剂。

5月13日,患者肿胀部位都已经消退,胸闷发憋现象有所好转,咳嗽也已经停止,但面部遗留有较多的出血斑,呈紫暗色,局部仍有疼痛感。于是赵老按照前法佐以凉血活血之剂:

生地四钱、丹皮三钱、紫草根三钱、浮萍三钱、白鲜皮三钱、薏仁米四钱、车前子(包)三钱、木通三钱、金银花六钱、连翘三钱、生甘草三钱,冷湿敷改用热湿敷(温度35℃左右)。

5月22日,患者连续服用上方十剂,面部紫斑基本消退,局部残留有3×2厘米的糜烂面,赵老让患者用化毒散、青黛散与等量花生油调敷后,基本痊愈出院。

本例患者所患疾病为植物日光性皮炎,是因食用光敏性植物后,又经过强烈日光照射而发生的皮炎。临床表现为阳光照射的部位突发性高度水肿,眼睑封闭,唇肿外翻,自觉瘙痒灼痛,有时有紫色出血斑,有时伴有发烧。赵老医生认为本病相当于中医所说的日晒疮。是由于机体内部脾虚水湿不化,蕴久化热,湿热内生,再加上外受阳光毒热之邪,内外合邪而成湿毒,所以在治法上以清热解毒利湿为主。方中金银花、公英、连翘清热解毒;薏仁米、车前子、木通、生甘草健脾利湿清热;白鲜皮、浮萍清热散风,透邪外出;若见出血紫斑因毒热迫血妄行者,加生地、丹皮、紫草根、赤芍等凉血活血之剂;若脾虚现象明显,则佐以白术,薏仁米,补脾而不燥。本例患者毒热较盛,所以重在清热解毒。对于外用药,由于早期红肿明显,内热过盛,主要采用冷湿敷法,以发散局部蓄热。疾病后期,因热灼脉络而出现瘀血斑,皮肤青紫,是瘀血凝滞之象,所以除了内服凉血活血之剂外,外部冷湿敷改为温湿敷,可使瘀血加速消散。

附录:

化毒散药物组成为乳香(酒炙)、没药(酒炙)、川贝母(去心)、黄连、赤芍、天花粉、大黄、甘草、珍珠粉、牛黄、冰片、雄黄粉,具有清热化毒,活血消肿的功效。

青黛散药物组成为青黛粉五钱、黄柏面五钱、滑石粉二两,具有收干止痒,清热定痛的功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daia.com/qdxw/5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