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医课堂18李增肝风论
国医战队学术部第十八期讲课内容(真实整理) 主持人:邹秋婷 宣传:黄昱蝶刘金艳 整理:李世昌葛臻略 国医战队学术部专题讲座 主题——“肝风论” 主讲:李增 导语——有些话题,用来赞赏,有些话题,用来讨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五行之肝木,是否也如此呢?且看“肝风论”。 大家好,我医院的李增,今天由我来介绍一下自己对中医的领悟:肝风论。 《内经教会我们发散思维,《伤寒论》教会我们规范思维,《神龙本草经》提供了工具,《难经》提供了最好的解释和修饰。 我今天要讲的,不是《伤寒论》所提供的教科书式方法论。肝风论最早的来源,灵感来自《难经》的五脏病传。下面进入正题。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二者同享自然之精华,天地之造化,亦同受风雨之侵袭,季节之更替。故人与树者,颇相似也。盖古人之论述者,多以脾胃为主:如李东垣(yuan)之《脾胃论》,又如黄元御之《四圣心源》。又有以肾为论述者:如傅青主之《傅青主男科》惟肝风论少矣。而今时今日之病患,多为心之郁闷,脾之虚松,以致肝木之动摇,而肝阳上亢,内风起矣。余观病患之穷急,医者之骄幸,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著《肝风论》一文,为医者指引,以造福病患。 心为树干,肝为树皮,肺为树叶。脾为细树根,肾为粗树根。树皮所以为肝者,为人体之肝主血者。饮食入胃,化精血,为肝之用矣。饮食入口,如同自然之雨水,肺(叶)先感知。而脾(细树根)运化之。肾(粗树根)聚合之。肝(树皮)运送之。运化充分,则聚会有利,则运送畅通聚合有力。又经肺(叶)之气。化为血(树干),化为精(肾)。 这个理论有问题,没有六腑。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腑病易治,脏病难治。在这里抛砖引玉,欢迎大家共同探讨。 我要挑战的是:当今医疗界的难题,肝病和血液病,也是中医常见的癫狂之疾和血证。 第一节,癫狂之疾。 癫狂病者。多怒为癫。多喜为狂。癫者。精神不守。言语错乱。妄见妄言。登高骂詈是也。狂之病始发。少卧少饥。自贤自贵。妄笑妄动。登高而歌。弃衣而走是也。癫病者。贼邪之并于肝。狂病者。贼邪之并于心也。此皆实病。宜泻而不宜补。 常人所见,癫狂之疾,皆谓之:肝风。如同树木遇风则动一般。看似树干之摇动,实则脾肾之不固矣。万不可行“镇肝熄风”之举,为何不可?如若风来,人握住树木,使树干无法摇动。看似抵御风吹,实则“树干不受”,则树根受累矣。其治疗原则为:固脾肾,合心肝,泻肺。固脾肾,则遇风不易摇动。 然何为“合心肝”?乃树皮与树干之合矣,因大风之摇动,树皮撕裂,树干外露矣,肝主疏泄,为肝疏泄于肺,而肺主皮毛,所以泄矣,肝虽主泄,然“自身无法泄”。现时很多少阳病,或者说不表不里的病,不能光从肝经去考虑,很多人出现的肋痛,肋胀,就是树叶不得输布,堵在树皮上了。这叫邪入肺经。这种情况,内经有讲。 继续刚才的癫狂之疾,心肝合,则心热自泄,肝之郁闭自除,泻肺,除树叶,树木之负担少矣。 鹿茸乌梅汤(随证加减) 鹿茸6克,山药9克,阿胶9克,当归9克,乌梅6克,柴胡3克,石膏6克,甘草3克 固脾肾,合心肝,泻肺 阿胶之“补血”作用为:合心肝矣,然何为“合心肝”?乃树皮与树干之合矣,因大风之摇动,树皮撕裂,树干外露矣 第二节,癫狂之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者,为心(树干)热不散,久而膨大,肝木(树皮)经络受损,两片肝叶分裂。故虽有一心,然肝血之供应不同步,则心之所想,无以为继。 此症总因郁闷而起,法当开郁汤(随证加减): 当归9克,白芍15克,柴胡3克,半夏6克,枳壳3克,甘草3克, 白术6克,丹皮3克,薄荷3克 精神病患者,实为后天居多,开郁之法,为医所常用,并非高论。然,合肝叶之法,则少矣。 七子汤(随证加减) 桑葚20克,无花果20克,,开心果20克,决明子9克,五味子6克,莲子(带芯)6克,冬葵子6克 上药大火煎30分钟,兑入阿胶9克,温服。 开郁汤来自《傅山男科》。心热,有半夏降胃,有枳壳祛肺邪,有白芍柔肝,则心热自除。合肝叶之药,并无当归,白芍,柴胡,源此种药为“顺应肝木之生长”。而此症需“合肝叶”。也就是:先泄心热,再合肝叶。心火之余者,务必消磨之,而非克之,消磨法,打铁是也。火克金,克金多,则心火消。 第三节,虚人常外感。 久病久虚之人,常易外感。咳嗽发热,甚则战栗不已。庸医皆以肺热,故以银翘散泄热,至于桔梗,鱼腥草,金银花之属,则更常见。肺叶之热,投以清热泻火之药,有何不可?此不明病理矣。心火炎上于肺叶,肺叶化气于肝,肝化血藏于骨髓。如肝不化血,不能上注肺脉,则肺叶失濡润,不能外展,甚至失水萎缩,肺叶之热无从泄。是以一遇天气变化,皮肤受风郁闭,则肺叶之热甚,则“外感”矣。 方用当归芦荟丸(随证加减): 当归(酒炒)g龙胆(酒炒)g芦荟50g青黛50g栀子g黄连(酒炒)g黄芩(酒炒)g黄柏(盐炒)g大黄(酒炒)50g木香25g麝香5g 黄绿色至深褐色的水丸;气微,味苦。 以上十一味,除麝香外,其余当归等十味粉碎成细粉,将麝香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用水泛丸,低温干燥,即得。 口服,一次6g,一日2次。 贫血的小儿特别容易感冒,肝不化血,心血之热伤肺气,外感肺气郁闭,则肺叶之热更无从泄。 今天的重磅来了,也是我根据肝风论,想到的第一个创意。 第四节血证论之血友病 《诸病源候论·九窍四肢出血候》载:“凡荣卫大虚,脏腑伤损,血脉空竭,因而恚怒失节,惊忿过度,暴气逆溢,致腠理开张,血脉流散也,故九窍出血。”《景岳全书·血证》对血证作了较为系统的归纳,指出:“血本阴精,不宜动也,而动则为病。血主营气,不宜损也,而损则为病。盖动者多由于火,火盛则逼血妄行;损者多由于气,气伤则血无以存。”《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吐血》中提到了治疗吐血3法,即“行血不宜止血”,行血使血循经,不致瘀蓄;“宜补肝不宜伐肝”,伐肝会损肝之体,使肝愈虚而血不藏;“宜降气不宜降火”,气有余便是火;故降气即所以降火。先天之肾气不足,则肝木失其荣畅,则肺叶之气亦不足生发,则气不行血,无以吐故纳新。故金木互以为鄙,气不统血,血不顺气。法当大补肾阳,清肝,润肺。 方用鹿茸黄豆饮(随证加减) 人参9克,鹿茸6克,熟地20克,葛根20克,黄豆20克,绿豆20克 上药煎1小时,先大火,后小火,4碗水煎作一碗,为汤液之清澈,绿豆另煎或后下。长煎是为肾阳之厚重,清澈是为肝木之畅达。 鹿茸,补肾壮阳,而因是未成熟之鹿角,故又有肝木之生长之相,补肾而通肝。人参通五脏,熟地补肾阴补肝血,葛根入脾肺二经,升阳,黄豆入脾肺二经,润燥,清热,解毒,绿豆为补中之泄,清心血之毒,因血友病患者血之:瘀滞矣。 第五节儿科 凡人种树,必先培土,施肥,以长根系。方施以生长之剂,而开枝散叶。观今日父母,不待脾肾坚固,急求心智成熟。不待枝叶葱茏,急求开花结果。各种英语,数学,舞蹈,音乐之培训。以致树干之膨大,而树根之受累矣。是以一遇外感,则肺气郁闭,肝风摇动,心血受损,久治不效。肾之根本,但无他法,贱食足矣。有土豆,山药,红薯,南瓜,莲藕。万不可食,西兰花,番茄之属。盖因脾肾之根系不足,而西兰花,番茄属树叶果实。则树叶果实愈重,而树根愈疲。 方用半夏泻心汤(随证加减) 半夏(9克)黄芩(6克)干姜(6克)人参(6克)炙甘草(6克)黄连(3克)大枣(4枚 各位都知道,人参,为小儿禁用。为小儿之阳气足,生气足。但今日之小儿,不同往日之小儿往日之小儿,多接地气,为无忧无虑,根系坚固,今日小儿,树干膨大,而根系不足,肝肾不足,人参本身亦是根茎,取其补根之意。 以上就是肝风论,残缺不完整,但希望能够给各位提供不同的灵感,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 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动动手指,快加入我们吧!!!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daia.com/qdry/1205.html
- 上一篇文章: 带状疱疹特效秘方,大公开,治一个,好一个
- 下一篇文章: 成长内家功做力量强大的美好女子